分享

千年殉葬女复活真相惊人,盗墓者对年轻女尸这么上心到底啥动机

 夏光* 2016-08-14

千年殉葬女复活真相惊人,盗墓者对年轻女尸这么上心到底啥动机

梧桐树下戏凤凰 2016-08-14 01:39

盗墓搭班子——“拉”字诀

本文作者 倪方六

俗话说,强龙难压地头蛇,这在过去的盗墓圈内特明显。

一般说来,在我地盘上,别人别想来挖,要挖也得我挖。民国时,有一种特别的盗墓搭班子方法——“拉”,便由地方上财主豪强、保甲长一类的“地头蛇”组织,或官场强势人物出面,拉人入伙,迫着你来帮我盗墓。

千年殉葬女复活真相惊人,盗墓者对年轻女尸这么上心到底啥动机图:古墓发掘现场

“拉伙”也是临时性质盗墓的班子,与师傅扯起来的盗墓团伙不同,拉伙的组织者一般都不是盗墓圈中人,头儿自己也不懂盗墓。但头儿有权有势,我不懂盗墓,我可以找来懂的人帮我盗墓。

整个盗墓活动中的吃喝、购买工具等花费,也都由组织者供给,当然盗挖出来的财宝也全归组织者。

这种盗墓班子,真的就是土匪团伙。但会定出临时规章,分出层次:高层是组织者、出钱出物者;中层是一班有技术、有经验的职业盗墓贼,组织者往往不会亏待他们;下层都是拉来挖土推泥卖苦力的当地农民,不参与分配,拿固定的工钱。

民国十五年(1926年)农历腊月,洛阳当地红枪会头子率领一百多人,拉伙盗掘洛阳西乡孙旗屯村附近周山(俗名“笔架山”)上一座古墓,传说是周灵王冢。前后挖了几十天,得到许多宝物。他们这种盗墓,就是临时拉伙,强行让大家帮他盗墓。

千年殉葬女复活真相惊人,盗墓者对年轻女尸这么上心到底啥动机图:挖墓现场


说到盗周灵王冢时,中国古代盗墓史上有一大奇事要提一下。

周灵王冢被盗不只民国时这一次,在东汉后的曹魏时期,周灵王的陵墓即曾被时人盗过。据东晋人郭璞所记,墓打开时盗墓者发现,竟然有一殉葬的年轻女尸没有腐烂,如刚睡着一样,即所谓“不生不死”状态。接下来的事情更是活见鬼了:女尸“至数日而有气,数月而能言,状如二十许女子。”

这事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复活女子后被送到京城,郭太后很低喜欢她,便留了下来,让她做自己的侍女。十余年后,郭太后死了,此女因悲伤过度,一年后也死了。

千年殉葬女复活真相惊人,盗墓者对年轻女尸这么上心到底啥动机

我在《盗墓史记》一书中,曾将此事作中国盗墓史上发现的“死而复活”案例之一列了出来。很显然,人死不可能复生,但此“殉葬女”复活的事情不只郭璞一人笔下有记录,其他古籍上也有提及到此事,有的书称此女还能与郭太后交流,可见这事并非空穴来风。

实际上,如果结合当时并不鲜见的谋杀现象来分析,此事就很清楚。当时,民间流行“私刑”,将仇人或仇家人弄死后不敢公开,怕被官府追查,常将尸体塞进墓穴或地洞、地窖一类不容易被发现的地方藏匿。这个女的很可能就是被人打昏之后,被匿尸于周灵王地宫中的。

千年殉葬女复活真相惊人,盗墓者对年轻女尸这么上心到底啥动机图:古墓深穴,匿尸其中不是盗墓往往无人发现

巧的是,在匿尸不久,盗墓者来盗墓,发现了昏死过去的女子,被当成了周灵王的殉葬女子。其实如果此女真是周灵王殉葬女,那她至少是两千年前人,两前年人怎么可能与郭太后交流,语言也不通啊!

可见女尸复活的背后是杀人匿尸阴谋,这般破解也算合理,但是,这里面还有不解之谜:盗墓者对年轻女尸为什么这么上心?仅仅因为千年不腐?其间又是怎么将女子弄有气的?到底出于什么动机?欲奸尸?

千年殉葬女复活真相惊人,盗墓者对年轻女尸这么上心到底啥动机

言归正传,继续说盗墓搭班子。

民国十六年(1927年),陕西凤翔县境内土著军阀党玉崐,盗宝鸡市境内斗鸡台诸城古墓,其实也是采用拉伙的形式。像曹操当年盗梁孝王刘武的墓,在军中委任“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成立“盗墓办公室”一样,党玉崐也专门成立了一个“挖宝领导小组”,分别委任一班人为盗墓总指挥、技术指导、监工、登记员。

当时,参与党玉崐盗墓的全是当地人,全都是被迫来的,每天干活有工钱。有意思的是,党玉崐的盗墓“技术指导”郑毓文,人称“挖宝先生”的盗墓高手,也是党玉崐派人抓来的,负责掌眼。郑毓文当时躲在家里,党玉崐的人来后,也不知道到底想干什么,吓得躲了起来。

千年殉葬女复活真相惊人,盗墓者对年轻女尸这么上心到底啥动机

这种由地头蛇“拉”起来的盗墓组织,有时还实行公司化、以股份制形式运作,是真正的“盗墓公司”。据民国考古学家卫聚贤先生所记,民国十七年(1928年),他经过洛阳,调查邙山一带严重的盗墓之事,便发现这种公司化盗墓——

“民国十六年革命军兴,洛阳为九朝建都之地,古物甚多,于是地痞呈请地方当局,设立古物征科机关,凡掘出古物,售出时许得纳税,于是成为公开的发掘。由数人组织公司,或单独一人出资,雇请工人若干名……”

千年殉葬女复活真相惊人,盗墓者对年轻女尸这么上心到底啥动机图:随葬品出土

这种公司化盗墓团伙,可以说是现代盗墓集团“产、供、销一条龙”的雏形。民国时,盗墓贼已开始适应市场的需要,来寻找盗掘目标,如当时铜器受到古玩商的欢迎,售价亦高,他们便不盗唐宋墓,而专寻先秦、汉及以前的墓挖。

说明:梧桐树下戏凤凰 是著名历史学者倪方六的私家史,内容以历史、考古、盗墓、风水、收藏为主。文章除注明外,均为倪方六原创,有版权,使用请联系作者!作者微号:jsnjnf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