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致哈佛招生官: 再鼓励我做志愿者活动, 我就编给你看!

 长沙7喜 2016-08-14





哈佛大学教育学院的官网发表一则招生提议《各位招生官们,咱们要在招生过程中嘉奖那些做好事儿的申请者呀》:我们AO应该强调长期投入的、真心的、形式各异(diverse)的社区活动的重要性。





不管大学招生的终极标准应该是什么,我都觉得哈佛教育学院对改变招生过程现状的这次尝试是失败的。因为作者们只是站在制高点提供录取的道德标准,却没有考虑现实世界里令人失望的人性。



本文来源:公众号“Stoooges三士渡教育”(ID:StooogesEducation)。


........................................


哈佛鼓励学生真心长期地投入志愿者活动


最近由于工作原因我开始逐渐接触这么一个人群:爬藤妈妈。可能由于自己申请季时CUUS与学生自主DIY模式仍是名校录取的主流渠道,自己之前对这个人群竟几乎一无所知。不知什么时候起这些妈妈们为了孩子能够接受到理想的教育开始建立申请群、参加群讲座、请假奔走为孩子的申请打探消息寻求资源,可谓煞费苦心。她们拥有超乎想象的嗅觉,对各种留学信息机构八卦都了如指掌,以至于我有时在跟她们交流时都需要小心翼翼,生怕自己哪句话说得不准确被她们引用传播出去,岂不打脸。




最近就有一位家长朋友找到我,向我咨询孩子活动规划的事儿。她属于家长朋友中较为温和的,说话非常有礼貌,总让我感受到自己的职业被尊重。一次她给我发了一张某机构所提供的课外活动包办收费单,里面包括了诸如去柬埔寨支教、去非洲做志愿者等看起来十分高大上的国际志愿者活动


这些活动被该机构的咨询师吹得天花乱坠,收费2万到5万元不等。在我看来已是天价,而在一些家长朋友看来可能是属于“为了孩子应该花的钱”。这位家长让我帮她孩子选一个对他申请加分最大的活动。我笑了笑,告诉她这种交钱就能参加、无法体现孩子动机的水活动在大学申请过程中没有负面作用就不错了。而这位家长朋友可能确实做了不少调查工作,带着一丝不甘与反抗告诉我:

“哈佛大学招生官可说过要在录取过程中更加重视学生的志愿者/社区服务活动哦。”

我愣了一下,以为这位家长朋友又被哪位无良咨询师用哈佛这种噱头忽悠了,谁知她随后马上给我发了一篇文章链接,文章题目叫:Turning the Tide Inspiring Concern for Others and the Common Good through College Admissions。翻译过来就是:《各位招生官们,咱们要在招生过程中嘉奖那些做好事儿的申请者呀》

我在确定这篇文章是发布在哈佛大学教育学院的官网后,开始阅读。一上来就被哈佛这种我不造个大新闻谁敢来造的气势镇住了。这一整页的名单里包含了所有决定响应这篇文章号召的大学AO名单,the list goes on:




唔,作为一个极有情怀的教育学院,哈佛所发表大新闻的内容自然也是比你们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我相信这篇文章的内容一定能打动许多对留学行业与大学招生过程仍充满憧憬的同志们,但对我这个老油条来说却都是空空之谈,毕竟我见得太多了,国内的什么中介我不了解?虽然自己一直坚持不向这个行业的黑暗面妥协,但却已经理解它们存在的合理性与它们真正的后台:市场浮躁的需求与中国文化里根深蒂固的竞争观念。不过忽视那些填充物,仔细阅读该文章还是能够读出其明确的论点:

  1. 我们AO应该联合起来在录取过程中鼓励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

  2. 我们AO应该强调长期投入的、真心的、形式各异(diverse)的社区活动的重要性。

  3. 我们AO要改变学生对“好大学”的认知,不鼓励学生爬藤,找中介,减少考试与课外活动等“成就”给他们的压力,让他们腾出时间用心做社区活动。




没错,这些建议都一针见血地反映出了现在留学咨询行业存在的问题,道出了很多留学生与从业者的心声,让人有种拍手叫好的冲动。


不过仔细想想,这些建议到底能给这个浮躁的行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我一向认为,在为他人提建议之前需要知道这个人群的核心需求是什么,所谓因材施教。在创业初期时,我对于学生课外活动的建议一向是:be yourself,勇敢做自己就好。只要你把真实的自己呈现给AO,打动AO,就能拿到心仪的录取通知。这一切都自然得浑然天成,以至于我自己都曾以为理想状况下,自己所从事的行业与最“正确”的教育观念是相辅相成的。


直到有一天,在我热情满满鼓励一位学生勇敢追求自我之后,他无奈而坦诚地告诉我:“TT啊,其实我真的没啥想法。如果你鼓励我做自己想做的事儿,我肯定就去打游戏了。当然,我对game design也没啥兴趣,就是单纯喜欢宅在家里看剧打游戏。你觉得这些能写到申请表格里么?”




开始我当然不甘心,觉得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只要我用心发掘总能挖出他们有趣的地方。不过几年的经验让我逐渐意识到:其实大部分申请者,高中时并没有什么追求。他们的人生观甚至还没有进入萌芽的状况。

其实理论上这些申请者并不需要努力包装自己,来进入更适合“有追求”申请者的美国名校,可能他们去一个竞争压力没那么大的学校会更有利于个人成长。不过一来家长花钱送孩子出国总是希望孩子能接受最优质的教育资源,二来来自周围的竞争压力已经让DIY申请者处于绝对劣势的地位:如果我不努力做一些为了大学申请才做的事儿,我很可能甚至去不了一个与自己匹配的学校,因为周围的同学早已把竞争的门槛提高了。

此时的我,已经懂得在理想主义教育理念与现实的市场需求之间找一个平衡点。我会这么告诉自己:如果不是美国大学对课外活动的要求,很多家长或孩子可能根本懒得投入时间与精力在课外活动中。


美国大学录取标准存在的意义绝不仅是录取到适合自己学校的申请者,而更像是中学生守则、或是申请者人生的风向标,鼓励他们“健康地“成长。因此自己虽然生存于这个千疮百孔的行业,却还是保持了一丝作为教育者的尊严:因为就算是需要与现实妥协我们仍可以问心无愧地说自己在帮助申请者成长。




哈佛的招生提议在中国的可实行性


我对于哈佛大学教育学院的良苦用心当然是致以敬意的:哈佛大学的这次造势是为了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不过这次价值观输出在我看来多多少少有些纸上谈兵的滑稽。

首先,到底什么是这篇文章所鼓励的“真心”的志愿者活动呢?


听起来哈佛教育学院的意思是说:我们鼓励申请者真心做社区服务,因为真心的社区服务是我们录取过程中很看重的内容哦。(自带背景音:为了被录取你还是真心做点社区服务吧)所以不知道什么时候,真心的定义自动变成了“大学所期待看到的”?




当然,哈佛教育学院不仅是在空谈,这篇文章明确表明:AO们应该更加注重对申请者活动真实性的衡量:如注意申请者活动的持续时间跨度,注意申请者推荐信老师对申请者志愿者活动的描述。

这种暗示对于申请者的成长可能是危险的,因为这背后的逻辑是:学生应该把自己包装成某种可以用数据衡量真实性的人物形象,以提高自己被录取的概率。可以想象的是,部分申请者在看过这篇文章后会客意延长自己可能已经失去兴趣的志愿者活动的周期,或客意在自己老师面前展现自己的某个特点以谋求老师在推荐信中美言几句。

当然,以上的假设甚至都是建立在对申请者最理想化期待的基础上的,起码我们假设了申请者的诚信度。在现实中,美国大学现有的招生系统不可能保证AO能对申请者活动真实性与真诚性有评估的能力。




一个申请者编造说自己每天都会帮助儿童福利院的孩子学习数学,AO们如何辨别真伪?一位去支教营体验了一周的申请者声称自己坚持支教了一年,而作假成本只是把CA里描述活动持续时间的某数字后面多加一个0,AO们到底如何评判这个申请者活动的持续性?推荐信真的就能帮助AO全方位了解申请者么?谁不知道大陆党申请者的推荐信10封里面7封是申请者自己写的,2封是申请者与老师“共同完成”的。这“作假”概率比吃到黑心豆腐的概率都大吧。

原本说好的通过文书表现申请者内心世界的渠道也随着Commonapp活动文书的取消而被削弱。当然,作为一位咨询师,我自然明白如何通过移花接木、乾坤大魔移帮助申请者梳理PS逻辑、加强文书语调性。而所谓的“真实心声”也不过是用可操作性极强的语言作为媒介传播的。

如果那些联名支持哈佛教育学院动员的大学们真的想让招生过程变得更加公平真实,你们敢不敢拿出点诚意来?CommonApp这么多年来的150字符的活动描述,真的能让申请者写出自己长期坚持某个活动的热情么?那些公立大U每年让一位大中华区招生官负责审阅上千份申请材料,你不是逼AO在一份申请材料上只花8分钟么?害怕学生申请文书被过度修改你们能不能学习中国大学自主招生的模式设置现场/在线对学生测试?PS要讲故事啊!

说到底这还是个成本控制问题,换句话说:对于大学本身的利益来说,保证招生过程的真实与公平性其实没有那么重要,所以就不愿在录取招生上投入过多财力。本来这是个动态的利益平衡,不过不要忘了,大学的招生标准不仅是大学自身分配学生的方式,更是广大申请者成长的指南。而后者在教育领域的意义我认为是远比大学生源分配效益更重要的。可惜没有一个机构或者利益集体目前能够站出来去改变大学招生的利益天平,让大学有动机去考虑the common good(社会主义大法好啊)。


于是,在现在的招生标准下,作为一个咨询师的我就不得不做一些令人无奈的抉择,比如:对于一个真心想要坚持支教的申请者,我到底是鼓励她追求自我价值实现,还是冷冰冰地告诉她,支教活动早已被做烂且作假成本太低你还是乖乖放弃吧。




当然,哈佛大学教育学院的提议本身也是建立在一个可以质疑的假设之上的:那就是大学应该多录取些具有奉献精神的学生。奉献精神与同情心自然是人类道德体系中重要的品质,然而把这些品质与教育资源相联系却未必符合人类发展的利益。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如果Harvard AO录取了一位具有奉献精神的物理男,那他自然就需要拒绝一位可能在物理方面造诣比被录取者更高、但同情心看起来不如被录取者大的男生。这也是为什么这么些年中国大陆的IMO金牌们申请Harvard本科大一几乎拿到的都是拒信,而很多CMO金牌却凭借课外活动出色的表现被录取。但是如果我们把大学录取的标准看成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那似乎我们并不需要客意改变任何大学录取的规则。因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或许(只是或许),懂得并愿意努力追求大学教育资源的申请者更需要这些资源。


不过不管大学招生的终极标准应该是什么,我都觉得哈佛教育学院对改变招生过程现状的这次尝试是失败的。因为作者们只是站在制高点提供录取的道德标准,却没有考虑现实世界里令人失望的人性。




所以对于大学来说,是否需要真正响应文章号召录取更多申请材料看起来能体现奉献精神的申请者是招生官需要为学校利益思考的问题。对于申请者来说,我相信你们最终会足够聪明地发现这篇文章号召的行为并不一定符合你的利益。而对于跟我一样的从业者来说,我只能祝福各位在这个灰暗的行业都能找到一个让自己良心过得去的平衡点,继续在妥协中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



........................................


【蓝橡树家长圈】家长的圈子决定孩子的人生高度!和数万家长一起,学习最新最全教育理念和方法;与数百位牛爸牛妈畅聊教育;线上线下家长沙龙提前占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