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子线长短与钓鱼吃口的关系!有数据有真相!

 jnly999 2016-08-14

悬垂钓法是把铅坠从塘底移到了水中,这就大大地增加了铅坠的可移动性,这是钓鱼活动中的一次革命。
即使这样,钩动标也不一定动,从标到坠再到钩它不是一次运动而是两次运动,鱼吃钩必须带动铅动才能看到标动。这就涉及到我们常忽视的子线问题,别看不起这短短的一段子线,其玄机大的很呢,搞不清子线是怎样传导鱼讯的,我们在钓鱼中的许多问题也搞不清。

要了解子线请大家先看一个实验:当我们把一线组(主线0.4,子线0.2,子线长14cm,OC0.5号钩,1号孔雀翎软尾标)在一鱼池内做实验。
鱼池水深近一米,清澈见底,调标为四目,采用拉饵实验。
○ 当标露出5目时,见双子线弯曲,用一铁丝拨动钩饵,钩饵在池底活动的幅度很大,但标尾却只有轻微的晃动,根本没有下顿及下挫的一丝反应。
○ 当上钩离底时,用一铁丝拨动钩饵,钩饵在池底活动的幅度也很大,可标尾还只有轻微的晃动,有时有点上浮,但不明显。
○当双钩离底时,用一铁丝拨动钩饵,钩饵在池底活动的幅度很大,可标尾还只有轻微的晃动,有时有点上浮,但也不明显。

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即不管你怎样动钩饵,标都没有下顿及下挫的反应,即使你用铁丝快速拨动钩饵也没有反应。
○即使坠在空中,但要起动它也不是那么容易。
钩饵乱摆标都不动,那鱼吃钩标为什么就有下顿或下挫呢?再看我接下来的实验。
实验的方法还和上面的一样只是铁丝换成了空心塑料管,当我们把管口对准钩饵时,轻轻一吸,钩饵入管1cm甚至0.5cm标都有一个下顿动作,只不过当双子线弯曲时下顿动作小一点;

当我们吸的更轻一点,钩饵入管不到0.5cm,我们也能看到标尾周围的水随标也能轻轻地向下一凹(可能是水与标尾之间的张力作用的结果,在眼前看的特别清楚,这也可能是高手意念观标的基础)。那我们用一铁丝拨动钩饵时,钩饵乱摆标都没有下顿,我们用空心塑料管吸钩饵时标为什么就有下顿呢?

我们都知道标提坠,坠压标,这中间的大线绝对不会松弛,坠动标即动是成立的。而坠和钩之间这个关系就不成立,要起动坠使坠位移,我们必须对坠施加一定的力,在实验中我用铁丝对钩饵一个作用力,这个力随着饵的摆动被分成两个力,一个切线力,一个向心力,向心力对坠有作用,切线力却没有作用,而向心力很小不足以引起铅坠的位移。

当我们把子线的下端搞一个临时支撑点再作用钩饵一个力,这个力就不会被分散,它会直接拉动铅坠,这样铅坠就会移动,我们就能看到标动了。
在实验中我用空心塑料管吸钩饵时空心塑料管的下缘即为临时支撑点,当鱼吃饵时那鱼的口周即是临时支撑点。到此为止我在实验中出现的结果就能解释通了,那我们在实钓中出现的现象也就好解释了。

子线越长,力传导损失的越多,标的反应越小,当然顿。
子线越粗硬,就会越直,力传导损失的越少,标的反应越大,这就是我们钓生口用稍及硬的子线的原因。
子线粗细长短的选择和选钩一样,根据鱼的大小粗选,再根据鱼的吃口细选。

 长子线可以在钓慢鱼时或钓大鲫时使用,目的是要铅坠到底后的钩饵那一摆引鱼就饵。钓底层接口时我们也常用长子线。
标的下顿全部是钩饵入口,鱼的搅动,标的反应是标的上下起伏或左右晃动。空竿是鱼吐钩了。
子线弯曲时,鱼用同样的力吸饵会更深些,吐的更慢些,当然空竿会少些。
看过之后,你的思路是不是更加清晰?记得下次钓鱼一定要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这样爆护才不是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