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植保技术】根结线虫的特点、危害及防治技术分析(珍藏版)

 老农花 2016-08-14

       7月28日-29日,由郑州郑氏化工产品有限公司承办的中国化工学会农药专业委员会第十七届年会在郑州隆重召开。本届年会是中国农药领域高规格、高水平的学术盛会。来自农药化工领域的专家与学者齐聚一堂,交流学习,展示了众多前沿的科研成果。其中华东理工大学药物化工研究所上海市化学生物学重点实验室陈修雷作了关于《含4-噻唑酮结构的苯并三嗪酮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线虫活性研究》的报告,他介绍了植物寄生线虫及防治根结线虫技术的进展。

       根结线虫常见种类有:南方根结线虫、花生根结线虫、爪哇根结线虫、北方根结线虫、象耳豆根结线虫和哥伦比亚根结线虫等。根结线虫的寄主植物超过3000种,根结线虫平均每年给世界造成主要40种粮食作物减产12.3%,造成经济损失约1200亿美元。


根结线虫对作物的生长、品质和产量造成巨大危害

       根结线虫的生活史要经历卵、幼虫和成虫三个时期。在适宜条件下,卵经过2天分裂成约20个左右的细胞,然后进入囊胚期,再经过2天,第4-5天进入原肠期,之后的4-5天先出现口针,形成一龄幼虫,再经过静伏和第一次蜕皮,破壳孵出即是二龄幼虫。二龄幼虫是根结线虫侵染危害植物的唯一有效龄期,二龄幼虫感染植物的根,由植物根尖侵入根部,在分生区侵染植物细胞,造成根部肿大,形成根结。再经过两次蜕皮发育成成虫,雄成虫重回到土壤中,雌成虫完成性成熟后,开始产卵繁殖后代,多数根结线虫只进行孤雌生殖。根结线虫主要以卵、卵囊或2龄幼虫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当气温达到10℃以上时,卵就能孵化出幼虫。


线虫生活史

       感染根结线虫的植物细胞叫巨细胞,通常是正常细胞100倍,每个巨细胞大概有80个细胞核,它的遗传物质总量约是正常细胞的800倍,这是形成根结的内在原因。线虫非常小,肉眼看不到,它通过腺体分泌一些化合物作用于细胞壁,使细胞丧失免疫能力,然后分泌果胶酶和纤维素酶分解细胞壁,线虫并没有直接取食细胞内的营养物质,而是通过分泌信息素等物质,改变植物的细胞。它通过分泌一些酶、激素、遗传物质等把细胞改变为为它生产营养物质的巨细胞。


线虫对植物的侵染

       根结线虫是非常难防治的,生产中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以及化学防治的措施进行防治。化学防治措施高效、起效快,是最常用的手段。但化学杀线虫剂品种较为单一,抗药性严重,可用品种较少。由于杀线虫剂靶标不明确,线虫生活环境主要在地下,而且涉及到土壤性质,如酸碱度,微生物等,因而创制非常难。

       在化学杀线虫剂发展过程中,溴甲烷作为熏蒸剂,由于破坏臭氧层已经被禁用;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由于具有高毒、低选择性等特点,以后将逐步被淘汰;因而,“高效、低毒、环境相容性好”的绿色杀线虫剂成为必然趋势。郑州郑氏化工产品有限公司即将推出的0.5%阿维菌素颗粒剂对根结线虫具有非常好的防治效果,符合绿色杀线虫剂的发展趋势,市场前景广阔。

       目前,杀线虫剂市场占有率低,市场发展迅速。预计到2016年,全球杀线虫剂市场总额将达到12亿美元,开发前景广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