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4种移动互联网思维之十二《迭代思维》

 永续智慧馆藏 2016-08-14

迭代是循环执行、反复执行的意思,它是颠覆式创新的灵 魂。

从不完美到完美

传统企业做产品的路径是:不断完善产品,等到完美的时候再投 向市场,再修改完善就要等到下一代产品了。而互联网思维则不然。 互联网思维讲究的是快,尽快的将产品投向市场,然后通过用户的广 泛参与,不断修改产品,实现快速迭代,日臻完美。24种移动互联网思维之十二《迭代思维》

特斯拉是不断的迭代,不是一开始就是走这个模式,特斯拉生产 第一款车时,没有自己的生产线,那款车的整体结构是从一个英国品 牌买到的。由于这个车整体是买一个已有车的结构,所以他没有办法 做出一个革命性的电池安置,只好把大块电池塞在空间。第一款车非 常难看,结构设计不合理,好像背部背了一个大炸弹。而到现在就已 经完美解决了这个问题,他没有服务中心,一旦有问题就派出一个大 车,里面装一些工具,把车开过来解决问题,他最开始都没有服务中 心,而现在这些中心可以和最好的汽车中心相媲美。

所以迭代是颠覆式创新的灵魂,在特斯拉整个发展过程中,迭代 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于是,互联网产品在推出时,通常显示有测试版,也有封测、公 测等概念。互联网会重视用户社区,重视粉丝建设,依靠用户的集体 智慧,帮助完善产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在飞速发展的互联网行业里,产品是以用户为导向在随时演进 的。因此,在推出一个产品之后要迅速收集用户需求进行产品的迭 代,在演进的过程中注入用户需求的基因,完成快速的升级换代裂变 成长,才能让你的用户体验保持在最高水平。不要闭门造车以图一步 到位,否则你的研发速度永远也赶不上需求的变化。

2000年,百度完成了第一版的搜索引擎,功能已经相当强大,超 过市面上的其他搜索服务。但是单从纯技术的角度来看,第一版搜索 程序或许还存在一些提升的空间。开发人员秉承软件工程师一贯的严 谨作风,对把这版搜索引擎推向市场有些犹豫,总是想做得再完善一 点儿,然后再推出产品。

当时,对是否立刻将这款并不完美的产品推向市场,百度的几位 创始人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家的意见很不统一。最后,李彦宏 来下结论了。“你怎么知道如何把这个产品设计成最好的呢?只有让用户尽快去使用它。既然大家对这版产品有信心,在基本的产品功能 上我们有竞争优势,就应该抓住时机尽快将产品推向市场,真正完善24种移动互联网思维之十二《迭代思维》

它的人将是用户。他们会告诉你喜欢哪里不喜欢哪里,知道了他们的 想法,我们就迅速改,改了一百次之后,肯定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产品 了。”李彦宏说,“所以,这个过程中不怕走弯路,但重要的是快速迭代,早一天面对用户就意味着离正确的结果更近一步。”

上线后,百度的新产品果然受到用户的普遍欢迎,当然,从后台 观察上百万用户的使用习惯与应用方式,也让大家更清楚了用户需 求,从而明确了改进的方向,技术部集中力量进行了一轮又一轮的攻 关改进,一周之内,功能上已经进行了上百次更新,而这种优化从此 便延续下来,直至今日。

如果秉承完美之后再推出的心态,百度可能永远也不会推出自己 的搜索引擎,因为用户的需求日新月异,永远都没有最好,只有更 好。

今天,百度产品的更新迭代更快了,大家不知道,其实每天都会 有上百次更新升级上线,网页搜索的结果页每一天都有几十个等待测 试上线的升级项目,失败了不要紧,改过再上。百度的工程师已经习 惯了一个叫“AB test”的开发模式,即如果我们不确定A、B两种结果哪一个更符合用户的需求,就让用户来为我们test,得到结论后迅速调整。

正是这种越来越快的迭代演化使百度在中文搜索引擎的生态圈里 永远保持在进化链的最高端。

在一次总监会上,李彦宏详尽地阐述了他的“快速迭代理论”,“这个产品究竟是该这么做还是那么做?用二分法来看,经过100次试错之后,你就能从101个选择中,找出那个唯一的正确答 案”。

在他看来,用户是最好的指南针,任何产品推出时肯定不会是完 美的,因为完美本身就是动态的,所以要迅速让产品去感应用户需 求,从而一刻不停地升级进化,推陈出新。这,才是保持领先的捷 径。

现在要小步快跑24种移动互联网思维之十二《迭代思维》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互联网创业,速度一定要跟上去。”“要死也要死得快,早死早超生!”这是雷军做投资那几年常说的话。 在雷军看来,“快”就是互联网创业的利器。一旦速度跟不上,就

会面临一系列解决不完的问题。

当时,朱建武的公司刚成立不久,是一个只有五六个人组成的小 团队。身兼数职的几人无力应对资金周转的困局。2005年,国内一家 非常著名的投资机构原本计划投资乐讯,但是因为当时的市场环境和 各种其他因素,最终没有投资成功。

于是,朱建武便通过朋友找到了雷军,两人约定在珠海的一家酒 店见面。当时,雷军因为有事,时间安排得很紧。听朱建武讲了一下 乐讯的情况之后,雷军就说:“移动互联网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你们做得不错,我可以考虑投资,但是不会一次性投很多钱。”

接着,他又跟朱建武解释说:“我先投你200万元人民币,如果这个方向做不下去了,我是说如果,我继续投资你200万元。原因很简 单,因为我不可能一直看着你半死不活,创业失败是很正常的事情。 第一次试,方向不合适,没有关系,早死早超生,我们接着来。我一 次性给你2000万元人民币,想死也死不掉,但是200万元要死要活6个 月就能见分晓,分晓完了从头再来。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要死也要 死得快!24种移动互联网思维之十二《迭代思维》

雷军发现,互联网行业和其他行业不一样,所有的人都是24小时 的,要在最快的时间里解决好问题。于是,在MIUI的开发过程中,小米团队一直紧盯着论坛看有没有新的建议或者问题反馈。这个过程一 般要花掉两天的时间,接待一百多位用户,接着,再花两天时间开 发,两天时间测试,争取在周末将新的成果发布出来。这样一来, MIUI一直都能坚持每周迭代。

随着小米手机的渐渐走红,一系列配套产品也相继推出。最有意 思的要数“米兔”——一款戴着雷锋帽、系着红领巾的很可爱的玩具。这款产品在小米网站属于最畅销的产品之一,每天限购2000次,不穿 衣服的卖49元,穿衣服的卖99元。

这个产品其实也是雷军“快”字理念的一个体现。雷军开玩笑地说:“它叫雷锋兔。你们知道为什么这么叫吗?那是因为它是雷军做的手机品牌。那为什么叫兔子呢?因为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我们强 调快,兔子是跑得最快的。”

互联网产品爆发一般是在3-7天,决胜期是1个月之内,如果想成功还必须要持续创新。所以,在开发的过程中小步快跑,快速迭代是 制胜的关键。

在飞速发展的互联网行业里,产品是以用户为导向在随时演进 的。因此,在推出一个产品之后要迅速收集用户需求并且及时进行产 品的迭代——在演进的过程中注入用户需求的基因,完成快速的升级 换代裂变成长,才能让你的用户体验保持在最高水平。不要闭门造车 以图一步到位,否则你的研发速度永远也赶不上需求的变化。

互联网是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每天都有新的事物产生,用户需 求变化得非常快,竞争也很激烈,一旦速度跟不上,就会被淘汰。

“快速迭代”是对产品的基本要求,能否做得足够快已成为衡量一款产品研发是否成熟的标准之一。

持续试错,实时改进

从2011年情人节正式上线,到2012年2月网站注册用户超过600万,定位于女性购物社区的蘑菇街在一年时间内吸引了数百万名用 户。

蘑菇街CEO陈琪认为在蘑菇街漂亮的增长曲线背后有两个关键点:一是快节奏地进行试错,产品方向大致靠谱后再进行资源投放; 另一个就是以数据决定商品的排序,而不要过早让社区充满商业化元 素。

陈琪坦言,有很多产品和运营思路不是想当然就可以判断是否符 合用户喜好的,因此团队要极富执行力、快节奏进行试错,在看到方 向比较靠谱之后团队才有底气投入资源来进行推广。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蘑菇街上线后一个月陈琪看到了Pinterest的“图片墙”,兴奋地认为这种呈现方式可以平衡商品信息量和用户浏览体验,因此团队当天晚上就开始尝试,到第三天蘑菇街的“图片墙”正式上线。

陈琪并不讳言第一阶段蘑菇街主体页面较为凌乱多变,但这都是 团队快速试错的表现,“对于最初的种子用户我们的改变太过频繁,随着用户基数的快速增长,我们的试错会更加谨慎小心,但我们很满 意的一点在于,尽管创业过程中有很多点子不靠谱,通过试错我们起 码可以判断出哪些方向是不靠谱的,而我们只会在靠谱的方向进行投 入,这有效控制了团队的试错成本”。

“三只松鼠”的老板章燎原说:相对于传统企业,我们会控制得更好一点儿。因为我们的反馈系

统很实时,供应链响应很快速。举一个例子来讲,你到超市去买一袋 坚果。肯定生产日期是三、四个月以前的,甚至更长。因为传统的模 式,这个产品,我要买给你,要通过代理商,通过这个仓库,那个仓 库,通过商超,积压等各方面。它的货龄会比较长。第二个在整个物 体的运输过程当中,它会失去一定的控制。

所以我们的产品,相对传统企业,它会更新鲜。因为互联网,大 家都知道是直销模式,是我的仓库发给你。我的仓库夏天的时候会有 空调,可以起到保鲜作用。这是一个先进性。第二个,对上游供应商 的管控,我们能够实现快速的响应。这个快速的响应是指我的数据是

实时发的。每个消费者买过之后,好不好他都会做出评价。

“那么对于这个品质的好坏,我们相对传统企业,我们的反应是迅速型的。有人说咸了,有人说淡了,买过之后他立刻写评价。你的 产品好不好,4.9分,4.8分,马上出来。我们会实时改进。以前叫持 续改进计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