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年宋词 | 带你领略不一样的辛弃疾

 steventwotwo 2016-08-14

辛弃疾,豪放派又一领军人物,其词风大气,感情激昂,堪称词中之龙。

说到辛弃疾,大家的第一反应一定是一心为国、豪放大气。他的确配得上“豪放”二字,且看他的词作,张口就是“千古兴亡事”。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他登高远眺,看到的不是儿女情长,而是对历史的思考,朝代更迭就如同这流之不尽的江水,可若问英雄几何,不过年少时期孙仲谋。

与豪放相随的一般是豁达,若不是足够豁达,怎能在一次又一次的挫折中不忘初心?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

近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

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西江月·遣兴》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当他暂时放下忧国忧民的心,原来也是一个风趣的人,醉酒的他似乎更容易接近。

他与苏轼同为豪放派,但也许是时代背景不同,他比苏轼多了几分悲壮。

一句话形容辛弃疾的一生,那就是“报国欲死无战场”,即使如此,醉梦中的他也要挑灯看剑,沙场点兵。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这个一心想替君主完成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取得世代相传的美名的人,壮志未酬却已成了白发人!

几经波折的他,似乎看开了,却又似乎放不下。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他不再口口声声要上战场了,可是他又分明希望皇家使节来问一声:尚能饭否?若真有这样一个机会,他怕是依旧会不顾一切的冲向战场。

他就这样想了一辈子,念了一辈子,可最终还是无人会意。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最后,无奈的他,将往年的一腔热血归为少年不知愁滋味: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到如今,却有几分归隐的味道了。能说出的委屈,都不叫委屈;能写出来的愁,不叫愁。

就是这样一个铁血男儿,也有怦然心动的柔情: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青玉案·元夕》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恰似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花市灯如昼,美人嫣然回首,一段如梦似幻的邂逅。

辛弃疾晚年隐居,过了一段诗情画意的田园生活: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清平乐·村居》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词短短的,充满童趣。很为他高兴,虽然未能实现夙愿,但终归是一段美好的时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