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关了自己的公司,在荒漠里待了五年,用尽一生做出了只为贫困而生的建筑

 ChopinYam 2016-08-15


当我看见一个杏核埋在土里,

给它点水,

它就把泥土变成了树、枝、花和果实。

这就是大地建筑。





「AssBook搜神记」

给你讲述最神奇的建筑故事





2015年4月25日,

尼泊尔加德满都遭受了8.1级大地震,

大量房屋坍塌损毁,

造成了重大灾难。






而位于加德满都的一所儿童福利院

Pegasus Happy Home

除了表面的墙体水泥砂浆抹灰裂缝,

几乎完好无缺。






建筑超强的抗震性、

科幻世界一般的外观,

瞬间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Pegasus Happy Home采用的是

Superadobe超级土屋技术,

由村民和学校师生一起建造。






创造超级土屋技术的是

Nader Khalili(1936-2008)

一位伊朗裔美国建筑师






他一生致力于帮助贫困的人,

用自然资源为自己盖个舒适环保的家。






直到1975年,

Khalili 还是名资深高层建筑设计师,

在德黑兰经营设计公司。

一次和儿子在公园的经历,

改变了他的人生方向。



4岁半的儿子是小伙伴中最小的,

也跑得最慢的,

总是在赛跑中最后一名。

最后儿子终于要求:

“我只和我自己赛跑!”



于是Khalili用树枝在地上画了条起跑线,

“预备,跑!”

儿子认真的跑起来,

回来时开心地带着片悬铃木叶子回来了。

看着开心的儿子,

Khalili开始思考。






“和自己赛跑意味着

从人生的停滞状态开始一段新的生活,

和别人的竞争,打败的,

充其量是别人的潜能,而非自己的”。



于是他关闭了公司,

买了辆摩托车,

在伊朗沙漠荒原里骑行游走了五年。






一边学习古老的建房技术,

一边实践着他对陶瓷建筑最初的想象。



波斯苏非派神秘诗人鲁米的诗歌,

是Khalili灵感源泉。

当他还是个小婴儿,

祖母就给他轻轻地吟唱。






诗歌中对自然,对永恒的元素,

土,火,水,空气,人,

爱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也深深影响他,

并产生了最初Superadobe的灵感。






他相信所有的智慧都存在于

上帝创造的世界万物中,

人们所需要做的,

只是用心去找的它们。



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失败,

Khalili一步一步完善他的陶罐建筑,

更合适的使用这些永恒的元素,

就像在Rumi的诗歌中那些永恒不变的主题,

一步一步地找到他们。






Khalili梦想中的建筑,

最终在加州的希斯皮里亚成为了现实。






1986年他成立了加州大地艺术与建筑中心,

在那里建造了很多陶瓷建筑的原型,

和其他形式的建筑并致力于教学与传播,

向全世界传播超级土屋建筑和Khalili人文关怀理念。





Khalili认为,

只有靠自己的力量实现的,

才是人权的、尊严的。



他的一生也都在致力于帮助贫困的人,

老人,女人,孩子

都能用自己的双手给自己盖个

舒适的,环保的房子。






当人们不再砍伐树木,

不再毁坏大地,

就像海里的生物用水创作一样,

用土也可以创造一切。






如果不行,

仅仅是我们自身的限制,

我们被我们的习惯、灵感,

教育和想象力限制了。





基准的土屋叫做Superadobe,

实际上就是一个生态圆顶屋.

内部空间大约是40平米,

由一个大的中央圆顶,

并由四个小壁龛和一个风铲包围。




分层管或袋状“土包”形成压缩结构。

产生的蜂窝结构采用拱支撑,

形成了一个蛋状的造型。






2008年的时候,

老建筑师Khalili去世了。

当初那个自己跑步的小孩子

Dastan Nader继承了父亲的遗志。





在他的带领下,

Cal-Earth已经成为全球知名的公益项目。

很大的年轻人都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

用爱心建造大地建筑已经成为一种流行。





在搭建好基本结构后,

还要注意防风漏水的问题,

做好修补的问题。

室内根据主人的喜好自己设定。





每个房子都是一个集体协作的成果,

有无数的参与者的灵魂在里面。



他也认为,就像上帝创造的世界,

我们每个人身体里都有很大的创造力,

所有的Superadobe都不应该有特定的形式,

而应该根据每一个具体情况做调整。





从1995年以来,

“超级土坯”已被投入十几个国家使用。

作为一个低成本的设计,

它造福了很大一拨人。



Khalili的设计不贵也不精致,

但实用而易于建造。

他把建筑交还给大地,

让每个人都能平等地获得自己的天地。



再来回顾一下这个大地建筑


文章素材来源于公众号 MakeItBetter,

其它来自Google,

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科普Q&A


什么是土袋建筑方法?


土袋建筑是一种“弹性形式夯土”(flexible-form-rammed-earth)的方法,将适当比例混合的泥土装进麻布或是聚丙烯袋子中,封口并且像砌砖那样层层交错堆栈起来,再利用铁刺网线放置在层与层之间作为黏合的“沙浆”,然后加以夯实使之互相结合。



为什么要建造土袋屋?


一个永续性的方法应该具有高度的可调适性以便能顺应环境。土袋建筑有非常高的多样性,你可以修改这个建筑方法的毎个层面,包括“土”和“袋”。

土袋建筑结合了废弃再利用的资材(袋子)以及就地取得的资材(土),因此能将碳足迹大幅降低,资源的运送也变得很少。

将高耗能资材(如水泥、钢铁等)使用量大幅降低。因此适度的使用这类资材是可以的。

土袋建筑使用日常生活中的材料和工具(土、袋子、针、线绳、铁刺网等等),毎个人都可取得,也容易购买。

在社会意义上也是永续性的,因为土袋建筑只需要半专业以及非专业的劳力,不要求特殊的建筑知识。只要有一般的常识即敷所需。

土袋房子可以由一小群人来兴建,即使只有两个人也可以建立他们自己的家!

不需要建筑师或是土木技师!(注意:必须依据当地法律行事)

在过程中能让个人的创意尽情发挥,毎一部分都能依照需要修改!

珍贵的表土可以被保存下来(表土是世界各地的建筑工地中最不被珍惜对待的资源)。

与其他使用土的建筑方法例如泥砖(adobe)、竹编泥灰墙(wattle and doub, 将灰泥涂在竹或藤编墙体上)相比,建造的速度较快。



土袋怎么做?


如果一个土袋建筑使用的是“结构性”的袋子,那么只要是在夯实干燥之后能够维持形状不变的材料即可使用,像是砂或是碎石子便是这样的材料。但是如果使用的是“非结构性”或是作为“板模”的袋子,那么填充的材料就要很小心地加以选择。组成填充材料的各个成分的比例是极为重要的。在决定最终的组成成分之前进行测试并且尝试几种不同的比例和组合是很必要的。

表土或是富含有机质的壤土绝对不可以用来建造房子,适合用来耕种植物的土壤也不可以拿来建造房子。一般来说,在土袋建筑中混合了水分的填充材料是由30%的黏土和70%的砂组合而成。如果黏土的比例增加,那么超级泥砖在干燥地过程中会产生裂缝,反过来说,如果砂的比例增加,那么超级泥砖会无法保持形状而变形。

因此,有必要对建筑基地的土壤作测试,并依据结果调整成分来得到想要的比例。不需要将土壤送到实验室作测试(如果刚好有机构可以提供这些测试或者是要进行较大规模的建筑计划,那么很值得一试。) 在现场进行简易的测试即可了解当地土壤的性质。

固定剂(stabilizer),例如水泥或是石灰可以加入混合材料中来帮助各个成分更稳固的黏结在一起。一般而言,可以加入5%的水泥作为混合的材料的固定剂。

在混合材料中所加入的水的份量,对于土袋能否被确实夯实有很关键的影响,加入的水要足够以便能使混合材料适度的潮湿。抓起一把潮湿的混合材料并用手挤压,它应该要能保持一定的形状不散开,并且不会沾湿你的手掌。

在整个建筑的过程中,要持续检视土的混合比例,以及所加入的水的份量。

用来建造房子的袋子应该要依据填充的材料、建筑物的特性和袋子本身是否容易取得来考量。可以使用麻布/黄麻袋子,但是聚丙烯(PP)袋子会更加强韧和耐久。不过要注意的是如果将聚丙烯袋子曝露在日晒下,会因为紫外线的照射而造成损坏,袋子会变得易碎而很容易被撕裂。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让这些聚丙烯袋子一直有遮荫,避免阳光照射。一旦完工,就要把墙面抹上灰泥(plaster)加以保护。

袋子的大小要能够让人容易使用。装水泥的袋子容量是50公斤,当建筑超过一定高度之后会因为太笨重而增加施工的困难。所以当墙愈筑愈高,就要使用容量较小的袋子。水泥袋子通常在混凝土建筑物施工完成后就被丢弃或是烧掉,应该可以用低廉的价格在一般的建筑工地中买到很多空的水泥袋子,甚至是免费的。大部分的水泥袋可能有破洞,如果破洞很小是没有关系的。破洞大一点的袋子则可以用来当作“半个土袋”,若不行的话就要丢弃。

另外也可以用装肥料或是谷物的袋子,它们大多为25公斤的容量。袋子的尺寸不宜太小,否则可能会使得筑起来的墙不稳定。

你也可以用聚丙烯长管(即尚未裁切成袋子,呈长管状的聚丙烯编织布)来形成圈状,一层一层堆栈起来即可建成墙。这种方式消除了以砌砖方式叠墙时袋与袋之间的垂直接合面,从而增强了稳定性。




- AssBook -

这就是你发现世界的方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