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企业新媒体运营到底做什么,怎么做?

 冰红茶whzuwugb 2016-08-15


“我想问新媒体运营要怎么做?”猛地抛出这个问题,其实很棘手,因为这个问题答案太复杂,不是几句话就可以说完的。下面是公众号:修北笔记(xiubeinotes)运营人员修北(微信:dark-kingxl)对于新媒体运营的一些经验及看法,可以和自己所想的碰撞一下。





1 企业新媒体运营做什么?


先来谈谈新媒体运营做什么。在之前我指出运营的终极目标就是实现盈利,运营是有情怀在内的,运营有着对用户和产品的尊敬,所以运营实现盈利的过程与销售不同,是一种更深层次的盈利模式。运营是通过情感来感染用户,促进消费,盲目追求利益的运营还不如去做销售。


简单理解,新媒体运营=新媒体+运营。所以新媒体运营就是利用新媒体完成运营工作。在文章里,我简单的说明了自己对新媒体运营的3点认识(简单又复杂、有趣又枯燥、定位最重要),但这三点也只是认识,并没有对新媒体运营做什么解释。


为防止真小白直接来做新媒体运营,我先解释下自己对新媒体的认识:新媒体字面意思就是新型媒体形态,目前来看网站、论坛、博客、微博、微信、空间、贴吧、播客这几个新媒体平台比较火爆,现在的企业新媒体运营也基本上是围绕这些平台开展的。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知道什么是新媒体,跟得上最潮的新媒体平台,才能更好地展开新媒体运营工作。


不过现阶段新媒体平台更新迭代速度加快,不能说只做好一个平台就可以安然,说不定今天还是WeChat独领风骚,明天突然杀出YouChat占据半壁江山,那么这就要求企业新媒体运营人员有敏锐的嗅觉,比如大家都在博客时代,你提前占领微博的阵地,然后又开拓了微信平台。能快人一步抢占先机,就像是别人还在辛辛苦苦拖着粮草辎重搬迁,你早已建好城池笑傲诸侯了。杜蕾斯等几个大号就是这么崛起的,微博一开始进驻,然后等别人反应过来的时候,小杜杜已然功成名就了。


一般来说新媒体平台(不包括线上直销和微店)自身无法直接盈利,只能实现间接盈利。也就是在运营过程中,通过推送优质内容和举办活动达成增加粉丝数量、提高品牌认知度,展现公司正面形象的目的。从而增加公司影响力,增加公司获取潜在用户的能力,实现公司资产的隐性增值。(可以参考《微信公众号八种活法与内容运营三大定律》)


新媒体运营的工作大多不能直接反映到公司收入增加情况,因为确实难以拿出实际的数据证明新媒体运营为公司产生了多少利润。不能说公司这个月多了2万个用户,其中5000个就是新媒体运营上个月的转化,也不能说本来公司本来是1000点知名度,但新媒体运营参与话题和炒作以后给公司带来了500点知名度,这个评估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对的。




因为工作效果难以精确评估,但品牌知名度和企业公信力这种隐性资产又不能忽视。所以公司常用关注量、阅读量、xx量等数据来做运营人员的考核。关于这个考核我不说什么,只能说确实在一定程度反映了运营人员的工作状况。正是因为这种评估标准的不确定,全凭运营一张嘴的现状,所以很多新媒体运营人员喊得口号很响,但是做的事情却很差,生生的把自己逼成了一个线上销售,利用公司新媒体平台强行卖产品,转头汇报业绩:“我这个月实现了xx万销售额”。对于这种人员,还真不好呵呵,毕竟是创造利润了……不过这也算好的了,还有些运营人员购买虚假粉丝、阅读故意刷量混工资的……


在我看来,企业新媒体运营人员,如果不是做网店运营和线上直销的,那么千万不要只看重眼前的利益,要长远来看,你的每一次发布,都是在对外展示公司的形象,都是在决定用户的选择,所以,不要只是xx和抄袭,要学会利用品牌,宣传公司,让公司的正面形象出现在大家面前,用一种别样的形式展现自己公司的文化和氛围,让已有的用户认可公司,吸引潜在用户。


最后说一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的思想都不一样,对我的认识你可以赞同也可以批判,但是在做新媒体运营的时候,请一定要明确自己对新媒体运营的认识,因为没有自己的思想,运营也只能是人云亦云,会迷失自我!



2 企业新媒体运营怎么做?


上面说了企业新媒体运营做什么,也说了主要做的内容。那么也该说说怎么做了,那么企业新媒体运营该做些什么事情呢?又该怎么实现所谓的品牌营销、文化展示呢?


拿“杜蕾斯”举例子,我从没见过杜蕾斯在自己的平台上说什么:“杜蕾斯air 20一盒甩卖”或者“杜蕾斯土豪定制超薄超爽只要299/盒”。


看看杜蕾斯最近几期的内容,你或许会觉得它就是软广,不论什么话题,什么内容,都可以强行扯到爱情,扯到sex,然后顺理成章性感而不色情的扯到杜蕾斯。不信来看几个实例:


■杜蕾斯官方微信:父亲节当天,杜杜通过责任和成本对比,来体现父亲的爱和伟大,然后用一句“没做好准备当负责任的父亲前,尽量先当好一个负责任的男人。”将话题引入爱情和责任,然后话锋一转,表达自己的产品,转化功力可见一般!



■杜蕾斯官方微博:入'势'有风险,杜杜保安全!


看到这个微博的一瞬间,我真的震惊了,杜蕾斯的运营团队,你们收下我的膝盖吧,你们说的好有道理,我真的无力反驳!大家想想,当自己的股票跌到崩盘的时候,突然看到这个图,会不会热血冲头的去买一盒小杜杜保平安啊?而且一语双关,配图精妙,顺便普及个小知识:“势”有人及动物的睾丸之意,也代指男性生殖器。这下那句文案看懂了吧?既保人势,亦保股势!小杜杜就是这么牛。



我觉得这就是新媒体运营的工作,不是告诉你杜蕾斯的价格和促销信息,而是潜移默化的告诉你,我们为顾客的生活服务,我们关心的是用户的爱情,我们做的是有责任有态度的品牌,然后让用户对品牌有一种认可。说不定当我需要买一个套套的时候,走过超市的柜台,脑海中正好浮现出小杜杜的微博内容,这大概就是运营人员想要的结果吧。(推荐《炒事件,追热点,狂撕逼,到底是为了什么?》一文,可能加深你的理解)


有些人可能又会说,杜蕾斯天生有类别优势,他们本来就抓眼球,新媒体运营团队人又多,加上需求高,怎么扯都是对的。那你既然这么想,我是不是该谈谈人员配置的问题了!

新媒体运营的相关信息可参考《如何做好新媒体运营?绝不是...



3 企业新媒体运营人员配置


首先一个企业新媒体运营人员要根据自己团队的人数确定工作,之前说过新媒体运营的人员可以少也可以多。而企业新媒体运营,决定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的重要因素就是人数。




1人:在你能力不足的时候,关注2-3个竞争对手(与自己公司规模类似,产品相近,并且还有优势的企业)的新媒体平台,每天研究它的行为,然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发布的内容可以偏向于微原创,但是切勿完全抄袭,转载也请注明出处;每天的数据统计制表,内容归类,关注行业动态。差不多一个人能做的事情也就这样了,能力提升一些的话,可以做个分析和预测,然后试着策划一些平台小活动,做一下内容预安排,事情再多可能就有些吃不消了。


2—3人:这时候算是有一个小型的运营团队,可以考虑分工了,让大家在集体工作的情况下展示个人价值。这时候你们除了做到上面的内容,当然还要有所增加。比如关注更多的竞争对手,开始运营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毕竟个人魅力只能是个人魅力,成规章制度后才能一直流传,尝试自己原创内容,还要负责活动策划、风险和应急预案处理、甚至可以开始深入了解用户和产品。对一些爆炸性传播展开跟踪分析,尽快跟热点做相关内容,不求超越杜蕾斯,但求能向其看齐,突出事件和品牌的联系。


5—8人:如果是纯运营团队,这个配置已经很高,毕竟算上技术和美术的外援可能已经突破10人团了。这个时候能做的东西应该很多,上面说的那些就太基础了,你们要着眼更细致和更庞大的东西。这时候还是微信平台就不够团队发挥了,可能需要着眼于整个新媒体平台。


完善的制度和规定、更为详尽的数据统计和分析报告、对技术开发的需求、更好地用户分析、实现内容的全部原创、内容规划的长久性。开始形成新媒体平台联运意识,不再只关注某一块的波动、对企业的运营方针有了了解、懂得借势和造势、开始有传播学和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介入。



4 企业新媒体平台联运


上面提到了企业新媒体平台联运模式,这个模式我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只能简单的说一下我的想法,如果大家有更为完善有效的意见,还希望能多多交流!


就现在来看,各个企业可能都有自己的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有些企业可能还存在贴吧和论坛。但是运营方式可能各有不同,大部分企业一般都不会去打理网站,除非有新闻发布或者信息变更才会去修改一下;微博目前可能是xx行业动态、公司活动,参与下用户互动,保证不掉粉就是;微信或许关注比较多,因为一大批企业看上了微信上若干的用户和小圈式闭环市场,试图打造一个熟人经济圈盈利模式.......


我觉得首先应该划分各个平台的属性,认清楚各平台优劣,然后才可以更好地开展运营活动。


贴吧/论坛:典型的UGC平台,平台依靠优质的UGC内容支撑,用户多为兴趣聚集或人际关系存留。作为互联网一开始就出现的东西,UGC平台历经无数变革依然还存在,并且不断发展。只是因为用户需要一个交流和兴趣相关的聚集地。贴吧和论坛的运营应该被划分到社区运营中。这里面重点工作是协调用户与内容的关系,维系用户粘性,要注重下发给用户的权力和提供的用户激励措施,当然相应的积分规则、勋章系统就不说了。至于策划各种活动什么的,有活跃用户以后,还需要担心么?要相信,有时候用户会做的比我们更好。


微信/微博:虽然都是微字辈产品,也有一定的用户重合度,但是属性真的不一样。




所以在运营的时候,也应该注意。微博相对来说是一个闭合平台,内容在朋友圈和聊天中流传,那么微信运营就应该注重内容的传播性和平台的服务性。微博则是一个开放平台,要注重内容的热门性和传播性,尤其是迅速高效抓热门,带着话题性的微博很容易出彩。


我觉得平台联营最重要的就是要避免各平台各自为营,要建立起平台之间的交互。要合作,但也要做颜色不一样的烟火,联运模式要避免各自为营,但是也要避免千篇一律。同一个内容,同一群受众,却在微博、微信、论坛、网站几个平台都看一遍,换了自己是什么感觉?


信息轰炸虽然暴力有效,很容易给用户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但做的不好就真的是强奸用户了。所以就算联运,同一个东西,也可以换几个说法说出来。


比如我司签约王丽坤代言新手游,我要是一个报道连发四遍,别说盈利,不被骂死都算我厉害。但是我可以在网站中规中矩做一个官方报道:“王丽坤代言蜂派游戏神秘新游,敬请期待!”,论坛机智的做个投票:“大家最希望王丽坤代言十三钗的什么游戏角色呀?”微博可以来一个互动:“#王丽坤##国民女神#@王丽坤,再美的黛玉也抵不过坤坤一次回眸~”相信微博用户的力量,这个时候坤哥的粉丝绝对很给力。至于微信,一大票美女原画壁纸、礼包福利送到,再来一波萌妹纸摇旗呐喊:“为了金陵十三钗!”想一想都觉得激动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