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帝内经·玉机真脏论篇第十九》节选三

 醉牛988 2016-08-15



是故风者,百病之长也。今风寒客于人,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当是之时,可汗而发也。或痹不仁肿病,当是之时,可汤熨及火灸刺而去之。弗治,病入舍于肺,名曰肺痹,发咳上气,弗治,肺即传而行之肝,病名曰肝痹,一名曰厥,胁痛出食。当是之时,可按若刺耳。弗治,肝传之脾,病名曰脾风,发瘅,腹中热,烦心出黄。当此之时,可按、可药、可浴。弗治,脾传之肾,病名曰疝瘕,少腹冤热而痛,出白,一名曰蛊。当此之时,可按、可药。弗治,肾传之心,病筋脉相引而急,病名曰瘛。当此之时,可灸、可药。弗治,满十日,法当死。肾因传之心,心即复反传而行之肺,发寒热,法当三岁死,此病之次也。然其卒发者,不必治于传,或其传化有不以次,不以次入者,忧、恐、悲、喜、怒,令不得以其次,故令人有大病矣。因而喜,大虚则肾气乘矣,怒则肝气乘矣,悲则肺气乘矣,恐则脾气乘矣,忧则心气乘矣,此其道也。故病有五,五五二十五变及其传化。传,乘之名也。


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其气动形,期六月死,真脏脉见,乃予之期日。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内痛引肩颈,期一月死。真脏见,乃予之期日。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内痛引肩项,身热、脱肉破月囷。真脏见,十月之内死。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肩髓内消,动作益衰。真脏来见,期一岁死,见其真脏,乃予之期日。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腹内痛,心中不便,肩项身热,破月囷脱肉,目眶陷。真脏见,目不见人,立死;其见人者,至其所不胜之时则死。


急虚身中卒至,五脏绝闭,脉道不通,气不往来,譬如堕溺,不可为期。其脉绝不来,若人一息五六至,其形肉不脱,真脏虽不见,犹死也。



原文理解:因此风是百病的起源,如今风寒袭人,使人毫毛直立,皮肤腠理关闭而气郁发热,这时候,可以通过发汗而发散邪气。如果有麻痹不仁肿胀疼痛,当这个时刻,可以通过熨烫以及火灸的以及针刺的方式使疾病被消除。如果不治疗,病邪进入肺脏,就叫做肺痹,发动就是咳嗽逆气。再不治疗,就会从肺传至肝脏,因为金克木,这是顺传,病就叫做肝痹,又叫阴阳气不相顺接而四肢发冷甚至腹部发冷,胁肋部疼痛,吐出食物,此时可以按摩或者针刺耳穴。如果再不治疗的话,那么病邪从肝脏深入至脾脏,因为木克土,这就叫做脾风,发热,腹中也热,心烦发黄,此时可以中药也可以药浴。再不治疗,那么就会传到肾脏,病名就叫做疝气癥瘕,少腹就会无名的烦热,而且发痛,大小便出白津,又叫做蛊,这时候可以按摩也可以内服用药。再不治疗的话,满十天就到了死期。肾脏传输到心脏,心脏反而传输至肺脏,然后往来寒热,三年必死,这个病还不是最重的。然而那些突然发作的,不必治疗其传化的脏器,或者其传化有的不是次要的,如果不是次要的,而且有担忧、恐惧、悲伤、喜悦、发怒,使得无法有其他次要的症,所以使人患大病。因此开心过度心虚那么肾水就会趁其不备,同理发怒会导致肝气乘脾土,悲伤导致肺金乘肝木,恐惧就会使肾气虚而使脾土传之,忧伤则会使肺气虚,使心乘之,这就是五行相乘之规律。因此病有五脏,而五五二十五变是他们的传化所致。传,是乘的名称。


骨头枯槁,肌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能方便,上气使人体也随之震颤,预期六个月死,因为真脏脉显露,所以给予一个预测日期。大块骨头枯槁,肌肉陷下,胸满气促,喘息不能方便,体内疼痛引肩背,预期一个月就死,真脏脉见,所以给予日期。大块骨头枯槁,肌肉陷下,胸满气促,喘息不能方便,体内疼痛引肩背,身体热,形体瘦小肤质差,真脏脉显露,那么十日必死。大块骨头枯槁,大肉陷下,肩髓都从内消亡,行动变得迟缓,真脏脉未见,预期一年后死。直等到真脏脉显露时,才给与日期。骨头枯槁,肌肉陷下,胸中气满,腹部痛,心中恍惚,肩项以及全身发热,形体消瘦,目眶凹陷,真脏脉见,眼睛无法看见人,马上就死了。如果眼睛还能够看到的,等到其所不胜之时,他就死了。


突发的被物体重伤,身体虚弱,造成五脏无法受到胃气的供养,血脉不通,呼吸不顺畅,就像坠楼和溺水一样,不可以预期死亡。他的脉如果不能来,人一呼吸就是跳动五六下,形体未变,真脏脉也没有,也会死。


这一整节都是在讲说如何通过人的外观以及内部症状表现外加真脏脉的显露来预期患者的死期,其实就是评估预后的一种方式,但是人不是神,无法准确预期人死亡的时间,也没有必要去预测,只是做到心里有个准备,患者没到最后一刻,业医者应当全力以赴救治!上天有好生之德,事在人为!信之有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