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方之中风篇略谈

 醉牛988 2016-08-15



 1.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柴胡四两、龙骨、黄芩、生姜、铅丹、人参、桂枝、茯苓各一两半,半夏二合半,洗、大黄二两、牡蛎一两半、熬,大枣六枚,擘


2.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汤。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

柴胡半斤、枳实四枚,炙、生姜五两、黄芩三两、芍药三两、半夏半升、大枣十二枚,擘


3.阳明病,法多汗,反无汗,其身如虫行皮中状者,此以久虚故也。


4.吐已下断,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脉微欲绝者,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主之。

炙甘草二两、干姜三两、附子大者一枚,生,去皮,破八片、猪胆汁半合


5.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

防己一两、甘草半两,炒、白术七钱半、黄芪一两一分,去芦


6.侯氏黑散:治大风,四肢烦重,心中恶寒不足者。

菊花四十分、白术十分、细辛三分、茯苓三分、牡蛎三分、桔梗八分、防风十分、人参三分、矾石三分、黄芩三分、当归三分、干姜三分、芎?三分、桂枝三分


7.风引汤:除热癫痫。

大黄、干姜、龙骨各四两,桂枝三两,甘草、牡蛎各二两,寒水石、滑石、赤石脂、白石脂、紫石英、石膏各六两


8.防己地黄汤:治病如狂状,妄行,独语不休,无寒热,其脉浮。

防己一钱 桂枝三钱 防风三钱 甘草二钱

上四味,以酒一杯,渍之一宿,绞取汁;生地黄二斤,呋咀,蒸之如斗米饭久,以铜器盛其汁;更绞地黄汁和,分再服。


9.头摩风散:大附子一枚,炮,盐等分


10.《古今录验》续命汤,治中风痱,身体不能自持,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或拘急不得转侧。

麻黄、桂枝、当归、人参、石膏、干姜、甘草各三两,川芎一两、杏仁四十枚


11.《千金》三黄汤:治中风,手足拘急,百节疼痛,烦热心乱,恶寒,经日不欲饮食。            麻黄五分、独活四分、细辛二分、黄芪二分、黄芩三分


12.崔氏八味丸:治脚气上入,少腹不仁。

干地黄八两、山茱萸、薯蓣各四两、泽泻、茯苓、丹皮各三两,桂枝、附子炮各一两


13.《千金方》越婢加术汤:治肉极热,则身体津脱,腠理开,汗大泄,厉风气,下焦脚弱。麻黄六两、石膏半斤、生姜三两、甘草二两、白术四两、大枣十五枚


14.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          

黄芪三两、芍药三两、桂枝三两、生姜六两、大枣十二枚


15.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薯蓣丸主之。               

薯蓣三十分、当归、桂枝、曲、干地黄、豆黄卷各十分、甘草各二十八分、人参七分、川芎、芍药、白术、麦门冬、杏仁、柴胡、桔梗、茯苓各五分、阿胶七分、干姜三分、白蔹二分、防风六分、大枣百枚,为膏


16.大逆上气,咽喉不利,止逆下气者,麦门冬汤主之。

麦门冬七升、半夏一升、人参二两、甘草二两、粳米三合、大枣十二枚


17.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


18.产后中风发热,面正赤,喘而头痛,竹叶汤主之。

竹叶一把、葛根三两、防风、桔梗、桂枝、人参、甘草各一两、附子一枚,炮,大枣十五枚、生姜五两

 

中风从西医的角度来说就是脑中风,前期人体会释放信号诸如头痛、头晕、手麻、言语不畅等告知人体脑部血管血脉充盛或者瘀阻。因为无论瘀阻还是血管内血液过多导致血管压力过大,挤压附近的神经,然后导致了这个指导中枢对于全身的一个统领作用,人体就失去了平衡,产生了脑溢血,脑梗塞这样的中风病,如果在这个时候不抓紧治疗很容易留下后遗症,而中医对于此病的治疗就是辨证论治,无论是中风前、中风时、中风后,没有严格区分,而是随证治之,故而相对西医就有严格的分型不同,中医无定法,那么我就接着常见的类型与伤寒杂病论常见使用在中风上的方证做个简要的描述,望指正。

 

首先节选这些条文,出于以下考虑,其一:条文中出现身重、拘急不解、四肢烦重、癫痫、独语不休、不能自持、百节疼痛、少腹不仁、下焦脚弱、身体不仁、咽喉不利、中风发热等字眼,这些皆和中风的证情有所关系,所以皆可以有用上此方的几率,所以节选。其二:根据胡希恕老师的经验使用了大柴胡汤加桂枝茯苓丸的,所以也将大柴胡汤一并纳入。

 

那么首先我大致谈一谈自己对于中风疾病的理解,首先是中风发作时是因为血管淤血或者血管爆掉了,那么为什么如此呢?那和血液的粘稠度有关系,因为血液粘稠度高就容易变得流动缓慢,然后就会有淤血,产生高血压然后要么就是瘀阻要么就是血管破裂。

 

那么粘稠度和什么有关系,那就是和痰湿有关系,痰湿是重浊的东西,你看一个人满是赘肉,胖乎乎的,那跑步能跑得动吗?道理一样,那么为什么会产生出这些痰湿呢?那就是因为人体的运输这些物质的脏腑出了问题,那就和肝脾肾有着很大联系了。因为脾主运化,运化能力差,体内营养无法处理掉就会堆积产生痰湿,还有就是肝喜舒畅,如果肝郁人体气机就不通畅,体内营养物质代谢速度也会减弱,另外就是肾脏了,肾脏是排泄液体状的代谢废物的,如果肾脏出了问题人体水液代谢也就出现了障碍,累积在体内就成了痰湿,所以中风时患者多是属于痰湿体质,另外肝脾肾就基本上都或多或少有问题。

 

中风后就在人体多了需要铲除的淤血了,这是在中风后出现最大的问题,所以胡希恕老先生提出来中风后一般常用大柴胡汤加桂枝茯苓丸(第二、第十七条),一来顺肝气,二来通腑泄浊,三来活血化瘀,和患者的大部分情况下很符合,所以胡老多以此方治愈中风后遗症。

 

那么大柴胡汤的应用指征是:默默不语饮食、心烦喜呕、往来寒热、胸胁苦满这四证出现其中一种即可或者有口苦、咽干、目眩证情也可+胃部不宽快,胃部按压有痛。

 

那么说到大柴胡汤,那么这是和肝胆,大肠腑有着密切关系的方剂,那么同样的类似的处方在此处还有第一条的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所展示的。那么其应用指征是:默默不语饮食、心烦喜呕、往来寒热、胸胁苦满这四证出现其中一种即可或者有口苦、咽干、目眩证情也可+小便不利、胸闷心慌心悸、容易心烦受到惊吓比如失眠或者容易夜间惊醒等、身体沉重等情况即可使用。

 

其中续命汤是临床讨论最多使用频率也很高的一首方剂,但是胡希恕老师认为此方不合理,所以用之甚少,黄仕沛老师运用此方炉火纯青,南北经方大家治疗中风方剂大相径庭,那么根据黄仕沛老师的经验以及伤寒杂病论的条辩来说的话,且看上面的第10条:《古今录验》续命汤,治中风痱,身体不能自持,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或拘急不得转侧。

麻黄、桂枝、当归、人参、石膏、干姜、甘草各三两,川芎一两、杏仁四十枚

对于中风患者常见的症状就是身体无法自主控制,拿在手上的杯子也会滑落,言语不出,也就是语言障碍,浑身没有了知觉,无法转动,这仿佛就是活生生的一个医案一样,然后给出了方剂续命汤,组成就如上述。

 

那么根据方子和疾病的规律我们来理解就是这样的:人体在有水湿的时候就会变得沉重,而且肌肉变得无法动弹,这是水湿对人体的影响,那么在人体有水湿又有淤血的时候,人无法将淤血吸收,此时就会造成中风后遗症,那么我们中医就通过麻黄发汗利水,将人体的水液从表排出,这样肌肉就会被松绑,然后水分丢失后,淤血就会被自动吸收,那么人体汗液丢失会影响心脏稳定,因为汗为心之液,所以用桂枝甘草汤来定悸,因为心下悸欲得按者使用桂枝甘草汤,桂枝是用来保护心脏的,那么人体在释放水分后就会相对虚弱就用党参、干姜健脾生津,加当归、川芎活血补血,苦杏仁补肺津,最后使用石膏来防止其他辛温药物过燥,这样一个完整的组方思路就出来了。

 

那我之前也说了,中风也可能是肾脏机能不佳,那么这里就可以使用八味丸来补肾除邪,看第12条写的崔氏八味丸,而其中少腹不仁是使用地黄剂的应用指征,气血亏虚的情况。那么可以酌情考虑和续命汤合用,或在后期调理中使用。

 

另外第11条中的千金三黄汤类似于续命汤的组方风格,使用了麻黄、独活、细辛、黄芪、黄芩,补气清热发汗除邪通经络的方式来帮助恢复。那么他的使用指征就是中风兼有身体痛,心烦乱等情况。

 

那么对于体质偏于虚弱的人,毛孔长时期疏松的人,发汗没有问题,关键在于人体血虚津液亏,那么此时就会用到第14条的黄芪桂枝五物汤,就是固表祛风健脾生津用的,先给人体补足能量,然后帮助人体将风邪从发汗而解,使用指征就是怕风、四肢麻木。

 

 

那么过了中风时进入了恢复期,邪气除了一大半,仍有一部分热邪存在体内,那么此时因为正邪相争导致的体内津液亏,然后有虚热的情况,就会用到麦门冬汤以及竹叶汤等,且看第16、18条,方义基本是健脾生津清热,麦门冬汤的应用指征是咽喉不利,上气喘息咳嗽等,竹叶汤的应用指征是上气而喘,面红头痛,怕冷。

 

上面第13条中的越婢加术汤,也是与续命汤差不多的组方结构,因此也可以见到中风的证情,其中下焦脚弱也可引申至全身沉重有水湿无法行走,那么此方中也有发汗利水,健胃生津的功效,只是少了活血的成分。

 

第4条讲的是通脉四逆汤,也就是亡阳的阶段了,这时候是最容易中风致死的,那么使用此方剂是让人体回复阳气,然后留有生命与邪气想斗争,那么人在亡阳时必定会大汗出,那么此时人体阳气匮乏必定四肢冰冷,人也失去任何知觉,此时应是选用附子温阳救逆的时刻了。

 

第3条讲了阳明虚热证时,津液亏,人体出汗不透的情况下会有痒的证情,所以此处与剩下的第6、7、8条有关系了,分别是侯氏黑散、风引汤、防己地黄汤有关了。此三方方药杂多那么概括有此三种那就是滋阴、益气、潜阳,那么此三条都会有烦热的症状,然后随证处之。对于此三方的方证还不够详甚需要后世继续努力研究。不过后世的镇肝息风之类来源于此。

 

第9条头摩风散应该是外用的,用附子的散剂覆盖在相应的穴位上起到回阳救逆的作用。

 

最后第5条防己黄芪汤,也是身重有水湿,此时使用防己利水,黄芪固表,白术去表湿,那么此方也有机会用于中风,或者和续命汤相合方。

 

从上述情况来看,基本上这些方剂与续命汤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续命汤应用在中风上是比较常规的,当然也有胡老的大柴胡汤加桂枝茯苓丸,只要有此证即可用此方,总结下来中风病治疗法则是发汗利水,健胃生津,活血化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