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书画印对联专刊》第二期对句及点评

 三槐世家馆 2016-08-15

 

 

<br>

 

《诗书画印对联专刊》

        (第二期对句)

一、

   莲塘水浅新荷小;(莲翁出句)

   柳岸风轻弱絮低。(莲翁对句)

   柳岸风轻老絮长。(小玉对句)

   竹苑春来鲜笋多。(小坤对句)

   草陌山深古径多。(依然对句)

   柳巷陌深老酒香。(王焱对句)

   泰岳林深古树高。(王焱对句)

 宰相才高故事多. (老羊对句)

 

二、

   闲吟把酒斟春色;(莲翁出句)

   夜话烹茶煮月光。(莲翁对句)

   偶对挥毫舞秋声。(小玉对句)

   静坐观山品竹音。(小坤对句)

   醉叹凭栏舞秋风。(依然对句) 

   漫舞豪歌揽秋风。(王焱对句)

   静钓观湖赏秋光。(老羊对句) 

 

三、

   枝摇蝉不语;(莲翁出句)

   叶舞燕高飞。(莲翁对句)

   水动月难圆。(小玉对句)

   花落蝶无踪。(小玉对句)

   月静鸟无声。(小坤对句)  

   雪落足有声。(依然对句)

   叶落水无声。(王焱对句)

   镜破影难全。(老羊对句) 

 

四、

   风过蔷薇赊点绿;(莲翁改编)

   雨经豆蔻带丝红。(莲翁对句)

   雨敲茉莉盗些香。(小玉对句)

   燕回旧邸染墙黑。(依然对句)

   雪沾寒梅讨束红。(依然对句)

   雪沾牡丹赠身白。(依然对句)

   月窥蝴蝶品余香。(王焱对句)

   月探茉莉馈层霜。(依然对句)

   墨题芍药有余香。(老羊对句)  

 

 

     雨淋茉莉增姿色;      (老羊对句) 

     月窥蝴蝶妆花俏;    (小玉对句)

     雨淋芍药添艳色;    (莲翁对句)

     风过蔷薇盗素馨。    (莲翁改编)

 

      《诗书画印对联专刊》

      (第二期点评:莲翁)

 

一、

  莲塘水浅新荷小;(莲翁出句)

夏日的莲塘里绿水清清,小荷刚露尖尖角。

有道是:

    半亩荷塘绿,新莲卷末舒。

    花红凝玉露,叶翠动银珠。

    柳上鸣蝉语,湖中戏鹭啁。

    霞光云染色,紫日水中浮。

 

出句的声律:平平仄仄平平仄;

句子的词性结构:联名+名+形+形+名+形。

句子的节拍:莲塘//水浅//新荷//小;

这个出句里藏着一个机巧,莲塘与新荷有着连带的关系。对句也应该在相应的位置上拟写出有着连带关系的景或物方可。

对句的声律宜为:仄仄平平仄仄平。

 

对句1、

   莲塘水浅新荷小;   (莲翁出句)

   柳岸风轻老絮长。   (小玉对句)

律正,工整。“老絮长”老絮没问题,老絮也就是败絮。只是长字有些欠缺,柳絮的形状是一团一团的,“柳絮无香气,风吹任西东。”随风飘起时高时低。用“长”字来形容柳絮稍欠。

 

对句2、

  莲塘水浅新荷小;   (莲翁出句)

  竹苑春来鲜笋多。   (小坤对句)

律可,较为工整。来(动词)对浅(形容词)是允许的。联律规则第十一条:允许不同词性相对的范围大致包括:(1)形容词和动词(尤其不及物动词);来对浅是工整的。

  鲜,平声字,新也是平声字,两者粘韵。然而,鲜或是新分别位于对句和出句的第五字位,可以从宽。假如把“来”字换成“深”字,把“鲜”字换成“嫩”字岂不完美了?

  莲塘水浅新荷小;

  竹苑春深嫩笋多。

 

对句3、

  莲塘水浅新荷小;   (莲翁出句)

  草陌山深古径多。  (依然对句)

    律正,联意待探讨。草陌,陌,当田间小路,或是小径来解释,草陌可以解释为草滩上的小路或是长着野草的小路。古径,也就是古道,自古以来就形成的道路。“古道西风瘦马”便是如此。对句前面说的是小路(或是小径)后面依然说的是道路,就有重复用词的嫌疑了。即便句子没有问题也是有问题的。为什么哪?因为联意与出句相隔。4、相隔==对句的联意与出句的联意太远了也不行,叫相隔。

   例如:大海===高朋(高朋满座);虽然声律相反,词性对应,然而出句说的是地理,对句却说的是人际关系。

   再如:大海===小寒;虽然声律相反,词性对应,然而出句说的是地理,对句却说的是节气。正如俗话所说:“人家说的是前门楼子,你说的是胯骨轴子。”风马牛不相及。这就叫做相隔。

     所以对句时使用的词汇既不能太近,词的含义太近叫“合掌”;联意又不能太远,联意远了叫做“相隔”。对句要掌握好一定的尺度,无论是“合掌”还是“相隔”,都不是合格的对句。

 

   

对句4、

   莲塘水浅新荷小;   (莲翁出句)

   柳巷陌深老酒香。    (王焱对句)

律可。陌,仄声字,水,仄声字,两者相对粘韵。然而,它们都位于第三字位,可从宽。王焱的对句源于:“酒香不怕巷子深。”这句名言。意思就是说如果酒酿得好,就是在很深的巷子里,也会有人闻香知味,前来品尝。然而在这个对句中柳巷与老酒的关联性不大。

 

对句5、

    莲塘水浅新荷小;   (莲翁出句)

    泰岳林深古树高。    (王焱对句)

 律正。泰岳,东岳泰山。泰岳与古树没有直接的关联,只能说是有着泛泛的联系。泰岳之上不仅有古树,还有奇花、异草、山石、落瀑,包罗万象。莲塘与新荷却有着不可分割的连带关系。

 

 

对句6.

莲塘水浅新荷小;             (莲翁出句)

宰相才高故事多。             (老羊对句)

      律正。问题在于对句与出句相隔。

相隔==对句的联意与出句的联意太远了也不行,叫相隔。

对联对联既要“对”,更要“联”才行。对联是对一件事或是同一个景物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分别描述。用苏东坡的两句诗来描述对联上下句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形象的: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例如:大海===高朋(高朋满座);虽然声律相反,词性对应,然而出句说的是地理,对句却说的是人际关系。

   再如:大海===小寒;虽然声律相反,词性对应,然而出句说的是地理,对句却说的是节气。正如俗话所说:“人家说的是前门楼子,你说的是胯骨轴子。”风马牛不相及。这就叫做相隔。

     所以对句时使用的词汇既不能太近,词的含义太近叫“合掌”; 联意又不能太远,联意远了叫做“相隔”。对句要掌握好一定的尺度,无论是“合掌”还是“相隔”,都不是合格的对句。

  

 

二、

闲吟把酒斟春色;      (莲翁出句)

出句的声律:平平仄仄平平仄;

句子的词性结构:名+动+动+名+动+联名。

句子的节拍:闲吟//把酒//斟//春色;

对句的声律宜为:仄仄平平仄仄平。

 

对句1、

  闲吟把酒斟春色;      (莲翁出句)

  偶对挥毫舞秋声。      (小玉对句)

律正。偶对两个字使用的太牵强。偶对,明了的人知道是偶然对几个对子的意思,不明白的人就会认为是对偶的笔误。因为对对联也叫对对子也叫对偶。秋声,是指萧瑟的秋风之声。也有人认为是秋后蛩虫的哀鸣之声。挥毫舞秋声,稍欠。

偶对改为苦虑,苦虑,冥思苦想的意思。秋声改作秋光就好多了。

闲吟把酒斟春色;

苦虑挥毫品秋光。

 

对句2、

 闲吟把酒斟春色;      (莲翁出句)

 静坐观山品竹音。      (小坤对句)

    律正、工整。联意不错。竹,仄声字。品竹音,有两种解释,其一:品竹音,便是品赏风吹竹叶萧萧瑟瑟的声音。其二:品竹音便是品笛音。玩赏笛声。《红楼梦》一书诗:“凸碧堂品竹感凄清,凹晶馆联诗悲寂寞。” 

 诗曰:

     闲吟把酒斟春色;

     静坐观山品竹音。

     气爽神清追逸乐,

     谁人似我更宽心。

 

对句3、

 闲吟把酒斟春色;      (莲翁出句)

 醉叹凭栏舞秋风。      (依然对句) 

    律正、工整。醉叹二字用的有些牵强。不如换个“梦”字。梦,名词可借用为动词,梦梦,做梦的意思。

   醉梦凭栏舞秋风。

 

 

对句4、

 闲吟把酒斟春色;      (莲翁出句)

 漫舞豪歌揽秋风。      (王焱对句)

漫,动词,闲名词,两者失对。把,动词。把酒,端着酒杯的意思,也就是饮酒。毫,名词。毫对把,失对。

失对===在诗词联律中,上句与下句对应位置上的字,应该词性相同,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数词对数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假如对句与出句的词性不一致,即是失对。

   例如:大海===风寒;出句:大,形容词;海,名词。对句“风寒”的风,名词;寒,形容词。风对大,寒对海就叫做“失对”。

         大海===云飞;出句:大,形容词;海,名词。对句“云飞”的云,名词;飞,动词。云对大,飞对海就叫做“失对”。

 

 对句5、

     闲吟把酒斟春色; (莲翁出句) 

     静钓观湖赏秋光。 (老羊对句) 

律正。还是老毛病,“静钓”二字有“硬对”之嫌,关于“硬对”之说,可参阅上文中的点评。

 

 

三、

枝摇蝉不语;(莲翁出句)

  树枝被风或是被其他的物件碰的摇晃了,树上的蝉便停止鸣叫了。

出句的声律:平平平仄仄;

句子的词性结构:名+动+名+副+动。

句子的节拍:枝摇//蝉//不语 

对句的声律宜为:仄仄仄平平。

 

 

 对句1、

    枝摇蝉不语;        (莲翁出句)

   水动月难圆。        (小玉对句)

律正、工整。圆,形容词,形容词与动词相对是可以的。绝妙对句。

诗曰:

  枝摇蝉不语;水动月难圆。

  世事均如此,十成九不全。

 

 对句2、

  枝摇蝉不语;            (莲翁出句)

  花落蝶无踪。            (小玉对句)

 律正。出句中的“语”是个动词,无踪的“踪”是名词。踪对语,失对。

  失对===在诗词联律中,上句与下句对应位置上的字,应该词性相同,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数词对数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假如对句与出句的词性不一致,即是失对。

   例如:大海===风寒;出句:大,形容词;海,名词。对句“风寒”的风,名词;寒,形容词。风对大,寒对海就叫做“失对”。

         大海===云飞;出句:大,形容词;海,名词。对句“云飞”的云,名词;飞,动词。云对大,飞对海就叫做“失对”。

 

对句3、

   枝摇蝉不语;        (莲翁出句)

   月静鸟无声。        (小坤对句)  

    律正。出句中的“语”是个动词,无声的“声”是名词。无声对不语,还有合掌之嫌。

 

对句4、

   枝摇蝉不语;        (莲翁出句)

    雪落足有声。       (依然对句)

 有声的“有”是个仄声字。对句的声律:仄仄仄仄平。“有”的声律与不语的“不”粘韵。

    粘韵===粘,粘连的意思。在诗词联律中,上句与下句在对应位置上的字应该声律相反,假如对句的声律与出句的声律相同,即是粘韵,粘韵是联律的大忌。

         例如:大海===峻岭、大海===昊宇

     大海(仄仄)===峻岭(仄仄)、昊宇(仄仄),这就叫粘韵。

有声的“声”字是名词。声(名词)对语(动词),失对。

 

  

对句5、

     枝摇蝉不语;        (莲翁出句)

     叶落水无声。        (王焱对句)

联意不错。与对句3是通病。

 

对句6、

    枝摇蝉不语; (莲翁出句)

    镜破影难全。 (老羊对句) 

 与出句相隔。    相隔==对句的联意与出句的联意太远了也不行,叫相隔。对联对联既要“对”,更要“联”才行。对联是对一件事或是同一个景物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分别描述。用苏东坡的两句诗来描述对联上下句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形象的: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所以对句时使用的词汇既不能太近,词的含义太近叫“合掌”; 联意又不能太远,联意远了叫做“相隔”。对句要掌握好一定的尺度,无论是“合掌”还是“相隔”,都不是合格的对句。

 

 四、

风过蔷薇赊点绿;(莲翁根据圆点出句改编)

联意:风从蔷薇丛中经过赊借了一点绿色。

 出句的声律:平仄平平平仄仄;

这是一个仄起仄收的七言联句,风字是个平声字,第一字位可平可仄。

句子的词性结构:名+动+连绵+动+名(量)+名。

句子的节拍:风过//蔷薇//赊点//绿。

对句的声律宜为:平平仄仄仄平平。也可为:仄平仄仄仄平平。

   

对句1、

   风过蔷薇赊点绿;        (莲翁根据圆点出句改编)

   雨敲茉莉盗些香。        (小玉对句)

律正,工整。联意不错。感觉到“敲”字有点硬。

 

对句2、

  风过蔷薇赊点绿;        (莲翁根据圆点出句改编)

  燕回旧邸染墙黑。        (依然对句)

旧邸,老房子或是故居的意思。但是这个词不是连绵词,失对。

 

 对句3、

 风过蔷薇赊点绿;        (莲翁根据圆点出句改编)

 雪沾寒梅讨束红。        (依然对句)

这个句子和对句2是一个通病。寒梅也不是连绵词。

 

 对句4、

 风过蔷薇赊点绿;        (莲翁根据圆点出句改编)

 雪沾牡丹赠身白。        (依然对句)

牡丹虽然是连绵词,但是丹字是平声字,而且位于第四字位,不可从宽。最后一个字:“白”,白是仄声字。不可以用。

 

 对句5、

 风过蔷薇赊点绿;        (莲翁根据圆点出句改编)

 月窥蝴蝶品余香。        (王焱对句)

    蝴蝶,连绵词,声律:平仄。“蝴”字与蔷薇的“蔷”粘韵。然而,它是第三字位的字,可从宽。

月窥没问题,只是“月品余香”稍欠,逻辑性不强,经不起推敲。

 

 对句6、

 风过蔷薇赊点绿;        (莲翁根据圆点出句改编)

 月探茉莉馈层霜。        (依然对句)

律正、工整。探,平声字。月馈霜,非常好,逻辑性强,联意大好,赞一个!!

         诗曰:

            风过蔷薇赊点绿,

            月探茉莉馈层霜。

            人情世态当如此,

            邻里相安运共长。

 

对句7、

       风过蔷薇赊点绿; (莲翁改编)   

      墨题芍药有余香。 (老羊对句)  

 律正,工整。联意佳。莲翁赞一个!!这个句子不远不近,恰到好处。与出句贴切和谐,不错!     莲翁诗赞:    

        风过蔷薇赊点绿; 

        墨题芍药有余香。

        园中草木争春色, 

        室内丹青放宝光。

 

  五、

    风过蔷薇盗素馨。     (莲翁根据圆点出句改编)

 联意:风从蔷薇丛中经过顺便带走了蔷薇的馨香。

 出句的声律:平仄平平仄仄平;

这是一个仄起平收的七言下联,风字是个平声字,第一字位可平可仄。

句子的词性结构:名+动+连绵+动+偏正词组。

句子的节拍:风过//蔷薇//盗//素馨。

要求对出上联。

对句的声律宜为:平平仄仄平平仄。也可为:仄平仄仄平平仄。

 

对句1、

月窥蝴蝶妆花俏;     (小玉对句)

      风过蔷薇盗素馨。     (莲翁根据圆点出句改编)

 律正,联意可。

 

对句2、

    雨淋茉莉增姿色;       (老羊对句) 

    风过蔷薇盗素馨。      (莲翁改编)     

律正,工整。联意佳。莲翁赞一个!!上下联恰到好处。 连绵词使用的不错!    

 莲翁诗赞:       

               雨淋茉莉增姿色;      

               风过蔷薇盗素馨。     

               顺手牵羊谁之过?    

               皆因百卉斗娉婷。

 

   《诗书画印对联专刊》

    (第二期最佳对句)

一、

   莲塘水浅新荷小;(莲翁出句)

 

   柳岸风轻弱絮低。(莲翁对句)

   竹苑春来鲜笋多。(小坤对句)

   柳岸风轻老絮长。(小玉对句)

   泰岳林深古树高。(王焱对句)

 

二、

   闲吟把酒斟春色;(莲翁出句)

 

   夜话烹茶煮月光。(莲翁对句)

   静坐观山品竹音。(小坤对句)

   

三、

   枝摇蝉不语;(莲翁出句)

 

   叶舞燕惊飞。(莲翁对句)

   水动月难圆。(小玉对句)

   

四、

   风过蔷薇赊点绿;(莲翁改编)

 

   雨经豆蔻带丝红。(莲翁对句)   

   月探茉莉馈层霜。(依然对句)

   雨敲茉莉盗些香。(小玉对句)

  墨题芍药有余香。 (老羊对句)

 

五、

   雨淋茉莉增姿色; (老羊对句) 

   露凝芍药添艳色;(莲翁对句)

   风过蔷薇盗素馨。(莲翁改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