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俄国印象】圣彼得堡的“三大宫殿”:冬宫、夏宫、叶卡捷琳娜宫

 冯老头 2016-08-15

  【俄国印象】圣彼得堡的“三大宫殿”:冬宫、夏宫、叶卡捷琳娜宫

  2013-05-24 18:25阅读:


  X



  圣彼得堡的“三大宫殿”

  2013年5月18日-20日

  圣彼得堡位于波罗的海芬兰湾东岸,涅瓦河河口,是俄罗斯第二大城市、重要的工业中心和交通枢纽。城市发端于1703年,彼得大帝在涅瓦河口的兔子岛上建立彼得保罗要塞,后扩建为城,称圣彼得堡,至今已有310年的历史。

  1712年俄国首都从莫斯科迁到这里,持续200余年。1914年改称彼得格勒,1924年列宁逝世后又命名为列宁格勒,1991年苏联解体后恢复圣彼得堡旧名。涅瓦河三角洲上数十条纵横交错的水道和运河,把大地分割成近百个小岛,靠400多座桥梁相连,使圣彼得堡具有独特的“水城”和“桥城”景观。

  昔日帝都留下的俄罗斯古典建筑群比比皆是,如冬宫与皇宫广场、夏宫和下花园、叶卡捷琳娜宫殿、海军总部大厦、圣伊萨克大教堂、十二月党人广场、斯莫尔尼宫、喋血大教堂……

  此次在圣彼得堡三日,主要游览冬宫与皇宫广场、夏宫和下花园、叶卡捷琳娜宫殿和花园等三大宫殿。俄国历史上罗曼诺夫王朝的沙皇,分别与中国历史上的清王朝康熙、乾隆同时代的,并被尊称为“大帝”的只有两位,彼得一世和叶卡捷琳娜二世,他们曾经先后主持建设或参与扩建这些颇具特色的辉煌建筑。


  加载中...

  内容加载失败,点击此处重试

  加载全文

  冬宫与皇宫广场

  照片:冬宫外墙正在维修中5月18日下午进入冬宫参观。冬宫,位于涅瓦河畔、亚历山大广场一侧,曾为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的私人博物馆。如今,这里成为“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的俄罗斯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又称“隐士芦博物馆”)的一部分。

  冬宫,俄罗斯彼得大帝冬天的皇宫,俄罗斯和世界建筑的瑰宝,由著名建筑师拉斯特雷利设计,初建于1754-1762年,是一座三层楼房,长约230米,宽140米,高22米,呈封闭式长方形,占地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超过4.6万平方米。

  冬宫雕塑一组 》》》



  







  金碧辉煌的冬宫


  在亚历山大广场游览,驻足纪念柱下,当地正在举办青少年旱地溜冰狂欢体育节。


  冬宫讲解员与灏灏合影


  女沙皇像


  冬宫的四面各具特色,但内部设计和装饰风格则严格统一。面向宫殿广场的一面,中央稍突出,有三道拱形铁门,入口处有阿特拉斯巨神群像。宫殿四周有两排柱廊,雄伟壮观。宫殿装饰华丽,许多大厅用俄国宝石-孔雀石、碧玉、玛瑙制品装饰。如孔雀大厅就了2吨多孔雀石,拼花地板用了9种贵重木材。御座大厅(又称乔治大厅)的御座背后,有用4.5万颗彩石镶嵌成的一幅地图。十月革命后,1922年成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冬宫成为博物馆的一部分。


  圣彼得堡 冬宫前的亚历山大广场(皇宫广场)

  夏宫与下花园


  5月19日下午,参观距离圣彼得堡市区29公里的彼得大帝的夏宫,游下花园。夏宫,又称彼得宫(Peter the Great'sSummerPalace),坐落在芬兰湾南岸的森林中,占地近千公顷。始建于1714年,由瑞士人多梅尼克·特列吉尼设计,建筑豪华壮丽,是历代俄国沙皇的郊外离宫,也是圣·彼得堡的早期建筑,被誉为“俄罗斯的凡尔赛”。


  “俄罗斯的凡尔赛”彼得夏宫


  夏宫·下花园


  夏宫的主要代表性建筑是一座双层楼的宫殿,楼上装饰极为华丽,舞厅的圆柱之间,都以威尼斯的镜子作装饰。夏宫分为上花园和下花园,大宫殿在上花园。内外装饰极其华丽,两翼均有镀金穹顶,宫内有庆典厅堂。礼宴厅堂和皇家宫室。


  彼得大帝像


  大宫殿前是被称作大瀑布的喷泉群。庆祝圣彼得堡建城310周年纪念活动的彩排正在这里进行(题图)。喷泉群有37座金色雕像,29座潜浮雕,150个小雕像,64个喷泉及两座梯形瀑布。在喷泉群一个大半圆形水池的中央,耸立着高3米、重5吨的大力士参孙和狮子搏斗的雕像,这就是著名的隆姆松喷泉。


  夏宫·下花园 波罗的海/芬兰湾





  波罗的海芬兰湾留影 俄罗斯友人 摄影


  沿着下花园林间漫步,我们来到海边,欣赏波罗的海芬兰湾海景。一位俄罗斯年轻的父亲带着两个女儿在海堤上拍照。我请他帮助我拍张照片,他愉快地为我拍照,还主动赠送一张镜头纸供我擦拭照相机镜头,我真的好感动……

  叶卡捷琳娜宫殿(“琥珀宫”)与花园


  5月20日早上驱车去圣彼得堡市区东南约30公里、位于丘陵地区之上的普希金市,游览俄罗斯历史上与彼得大帝齐名的女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的花园-宫殿(“琥珀宫”)。途中因为汽车发生机械故障,旅游公司换了一辆车,到中午12时左右才赶到皇村。


  皇村,普希金曾经生活过的地方

  叶卡捷林娜宫,又称皇村,主要部分为叶卡捷琳二世女皇修建。宫殿的建筑精巧淫靡,色彩清新柔和,弥漫着女性的柔美、娇媚的风韵。可以说园中到处是诗,到处是画,无处不飘动着令人心醉的旋律,无处不弥漫着花草的芬芳,女皇生前声色犬马、骄奢淫靡的气息依然沁淫着整座园林。如果说彼得宫是彼得大帝的意志体现,那么皇村则主要反映了叶卡捷林娜二世的理想和品味。


  花园进门处,有一幅示意图。叶卡婕琳娜花园包含三大部分,图的右上角是叶卡捷琳娜宫,宫殿前面偏东侧是法国式庭院,图中的东西部一大片则是英国式大花园。


  此处原为“萨丽”庄园,1717年彼得一世为妻子、皇后叶卡捷林娜·阿列克谢耶夫娜(原为其爱臣的茶奴、情人)兴建消夏别墅。七年后,共有16间正房的两层豪宅及周围花园竣工启用。为了强调皇家新领地的意义,不久这里便被称为皇村。


  1741年,彼得大帝之女伊丽莎白·彼得罗夫娜登上皇位后,授权彼得堡最优秀的建筑师对这座略显简朴的庄园进行扩建。在持续的大规模工程中,不仅新建了宫殿,扩展了花园,还建起第一批园中建筑。但真正使皇宫放射出奇光异彩的当属天才建筑师B·拉斯特雷利。这位16岁时随雕塑家父亲移居彼得堡的意大利人,此前因设计了斯莫尔尼大修道院、冬宫、彼得宫等建筑杰作而声名远扬。掌握了丰富艺术经验的拉斯特雷利几年之内(1752~1756)就将其前任的设计改头换面,并使之焕然一新。改造后的宫殿长达306米,超过了俄罗斯巴洛克时期的所有建筑。天蓝色的外表耀眼夺目,洋溢着喜庆气氛,造型丰富的雕塑和凹凸有致的结构使数百米长的建筑丝毫不显得单调呆板。皇宫教堂那五个圆葱头式尖顶在碧空下金光灿灿,几乎从园内任何地方都远远望得见。拉斯特雷利的艺术天才使他在装饰宫殿内部时更是大显身手,他创作的一个个富丽堂皇的厅室成为巴洛克风格的经典之作。


  叶卡捷林娜二世统治期间(1762~1796),皇村成为日益强大的俄罗斯帝国灿烂文化的缩影。她成为皇村第三任主人不久,遂颁诏将原来呈几何形布局的花园改建成时髦的英国式园林。因为此时欧洲的文化潮流已演变为以自然为本的古典主义,这一理念同样被引入园林艺术中。于是,蜿蜒小径代替了笔直的林荫路,修剪整齐的草坪变成厚密茂盛的草地,方圆规矩的池塘改为轮廓曲折的潭洫,任其自由生长的团团树林仿佛天然生成。


  宫殿前面偏东侧是法国式庭院。花园里有几座小宫殿和小建筑,此外就是绿树红花的绝美秋景。在花园里散步,真正是一种享受。丝毫不次于凡尔赛宫的花园和日本东京的御花园。



  宴会厅





  进入叶卡捷琳娜宫殿,开始依次参观红柱厅、绿柱厅、主宴会厅、宴会厅、白色小厅、油画厅等。金色的墙,金色的柱,金色的门,构成一座座金色的大厅,令人眩晕。每扇门框、窗框都有独特的雕塑,精美技艺美仑美奂;天花板上绘有精致的油画,周围用金箔花边作框。就连楼梯过道、走廊都满是精美的装饰,连接这些大厅的走廊有“金色走廊”的美誉。华贵的地毯,典雅的窗缦,名贵的壁画,精美的摆设,无数的珍宝……。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她,那就是极尽奢华。


  琥珀厅 世界第八大奇迹

  叶卡捷琳娜宫中,有号称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琥珀厅,这是叶卡捷琳娜宫的精华所在。第一眼见到满墙的琥珀,令人震撼不已。以红橙黄为基调,在墙上镶嵌着50多万精雕细刻的优质琥珀和其它贵重宝石和谐拼凑的各种图案,再配上精致的镜子、壁画和镀金的雕饰,满屋珠光宝气,极尽奢华。这件价值连城的稀世珍宝是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送给彼得大帝的礼物。







  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送给彼得大帝的礼物:琥珀厅

  但是二战中所有的琥珀被德军掠走并且神秘地失踪了。现在的琥珀厅是圣彼得堡创建300周年的2003年,由德方出资350万美元,专家们根据历史档案中的资料和照片等等,照原样重建的。如此富丽堂皇的宫殿,令人流连忘返。

  出叶卡捷林娜宫,顺着卡梅伦柱廊,走进了叶卡捷琳娜花园的英国式花园。一个巨大的湖泊呈现在眼前,这是被称为大池塘的人工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