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侍于君子有三愆

 麻花er 2016-08-15
侍于君子有三愆
出 处:《论语·季氏篇第十六》《论语正第四·知道篇之四》原文: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原文英译:Confucius said:“There are three mistakes that are liable to bemade when waiting upon a gentleman:”
词语解释:愆:音qian (谦),过失。
白话译文:与君子谈话容易犯三种毛病:(不该说话的时候说话,叫急躁;该说话的时候不说,叫隐瞒;不看人家脸色乱说一气,叫没长眼)。
解说:这是很实用的谈话修养。不仅适合跟君子谈话,几乎所有的谈话都适用。平常我们跟着领导出去谈判也好,拜访客户也好,或者我们居家待客,朋友往来,都免不了参与谈话。你一定有这样的体会,和某人谈话你觉得很开心很舒适,而另外的某人就不行,跟他谈话你会很烦。这是因为有的人会谈话善谈话具备谈话的艺术与修养,而有的人就缺乏甚至没有。孔子总结了谈话失败的三种情况:
一是没到发言的时候就开讲,这叫“躁”。这种情况是最常见的。有的人生怕遭到冷落,或者怕被认为没文化,或者为显示自己博学,常常不等人家说完,就贸然插嘴,令主讲者不得不中断思路来回答问题,以致常令主讲者找不回思路而无法收场。这一条毛病,电视节目主持人特别是那些谈话类的主持人最爱犯。他们常常在嘉宾谈兴正浓的时候粗暴地打断人家。更有甚者,有一次我看一个访谈节目,邀请的嘉宾是个很有名的专家(外景拍摄)。只见主持人在那里滔滔不绝,满口的专业术语,讲的眉飞色舞。而嘉宾却在一旁不住地点头,直到节目结束嘉宾也没有开口说一句话,气得我差点把遥控器扔出去。
二是该说话的时候不说话,这叫“隐”。这种情况较为少见些,但也不是没有。这种人往往多少有点心理障碍,或者是自闭症患者,属于不大适应社交或者是有社交恐惧症的一部分人。由于错过发言的机会,其观点、立场、意见、智慧、风度、气质都无以表现,所以这种人多数会逐渐被边缘化,最终淡出社交圈子,成为茕茕独立形影相吊的孤独者。还有一些人会故弄玄虚,该说而不说,被认为是装深沉,北京人骂人的话说——“装丫挺”,其实并不能赢得尊敬。谈话中爱犯“隐”病的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