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的一件深烟色牡丹花罗背心,仅重16.7克,还不到半两!一个火柴盒内可以装入两件这样的背心。背心轻盈若羽,剔透似烟,让我们想到宋代诗人陆游的词句“举之若无,裁以为衣,真若烟雾”。炎热的夏天,穿上这样的轻巧、超薄的背心,贴身透气、超级凉爽,而且性感毕现、时尚迷人,用现在的时髦话说爽呆了,酷毙了。这也让笔者想到1972年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襌衣,质地轻薄,分量极轻,一件49克,一件48克,不到一两重,与黄昇墓出土的背心,异曲同工,这是衣料所具有的吸汗,透气、凉爽的功能,帮助人们度过盛夏。 三、开裆裤透凉 大家印象中开裆裤,是小孩子穿的,告诉你一个秘密,宋代女性流行穿开裆裤。夏天女性喜好穿裙,因为裙子没有裆,透气凉快。古代的裙子与今天的裙子有些不一样,那是礼服,宽松、庞大、厚实,宋代女性的贴身下衣是裤子,她们穿无裆裤充当今天裙子。 宋代女性的裤子,穿在裙子里面,作为夹裤、衬裤,形制多用开裆。黄昇墓也出土了一种开裆裤,是系于裙内的裤子,贴身而穿。下有收口,上有分裆,两袴脚也不是左右分离不连属的,而是由袴腰连为一个整体。这种开裆裤裤管较短,与外穿的长裤管的裤子不同,裤上绣有花饰,制作精美。 宋代妇女尤其是贵族女性为什么钟情无裆裤?除了在夏季凉爽之外,另一个功能是便于私溺,也就是解手。对此问题,正史的《舆服志》没有记载,历史学家、民俗学家也没有说明,笔者认为就是方便上厕所。宋代女裙层层叠叠,穿着、脱卸都不方便,如果要如厕,非常麻烦。在烦琐的长裙,里面还有衫、袄、袍子、裤子,这一解脱,如何能自己系上?费工费时,如果衣冠不正,还有失礼仪,有失体统。鉴于这样的情况,无裆裤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因为外有束裙笼罩,宋代又没有狗仔队乱拍照,女性穿开裆裤也不必当心走光,因此无裆裤大行其道,流行起来。理学的禁锢,被穿着的方便与凉爽的需要踢到了一边。 四、抹胸香艳有凉意 背心在宋代属于男人女人通穿内衣,夏季颇为流行,基层劳动者往往穿着背心干活。抹胸虽然宋代也有男性穿着,但是比较少见,主要还是女性用的多,宋代之后,抹胸则成为女性的专属内衣。 宋代妇女的贴身内衣最主要的是抹胸、裹肚。宋代抹胸上可覆乳,下可遮肚,不仅遮体(覆盖胸乳),而且保温、御寒(裹着肚腹部)。宋代的抹胸也有系于外面,如同外衣的,《山家新语》记载:宋末安康夫人,战乱中唯恐落入歹人之手,失身失节,以外穿的抹胸,搅成绳索,自缢身亡。因此,笔者认定宋代抹胸有两种形制,一种是内穿的,短小、贴身、护住胸乳的;另一种为形制较长,宽带,类似外穿小褂的。之所以命名为抹胸,原因在于着重于胸,遮护胸部。 从黄昇墓出土的抹胸实物看,以素绢为之,两层,内衬少量丝棉,长55厘米,宽40厘米,上端及腰间各缀绢带两条,以便系带,带长34-36厘米。这是是目前出土年代最早的抹胸实物,后世的抹胸形制基本都沿袭它的样式。 此外,1954年发掘的宋代河南禹县白沙墓,也有内围抹胸的妇女形象的壁画,与黄昇墓出土的抹胸实物形制略有不同。女性穿戴颇为暴露,展示出裸露内衣的时代风尚,由此也印证了宋代服饰并非都是收敛、封闭的,也有性感风情的一面。 炎热夏季,轻薄、精巧、性感的内衣不仅对于穿着者非常舒适、凉爽,对于欣赏者而言,也非常养眼,带来的是一抹香艳,一丝凉意。你是否也感到了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阅读推荐: |
|
来自: 青铜妖藏书楼 > 《两宋、辽、金、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