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平军余部在南美帮智利击败秘鲁?真相比这残酷多了

 昵称34050258 2016-08-15


本文来源网络,由于我们无法联系到原作者,如果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删除)

近年来,网上开始流传“19世纪60年代太平军余部在南美帮智利击败秘鲁”的故事。其梗概为:1862年,1万多名流散福建、原属侍王李世贤的太平军余部,连同亲属以“契约劳工”身份被运到南美秘鲁的伊基克,从事挖鸟粪和硝石矿的工作。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

由于生活条件和劳作环境极其恶劣,当1866年智利和秘鲁、玻利维亚爆发“硝石战争”后,这些太平军发动起义响应智利军队,多次击败秘鲁军队,战争结束后,加微信tydhl5,看更多内幕猛料。智利政府决定将伊基克赠给太平军余部,让他们成立一个自治镇,但条件是继续帮助智利攻打秘鲁。

太平军拒绝了前者要求,甘愿选择融入当地社会。据说目前约有四分之一的的伊基克当地人有华人血统。这则故事虽然听起来很让人振奋,但却漏洞百出,不足为信。

首先,太平军余部确实有流亡海外的,但时间并非1862年,因为那时候李世贤仍率军在浙江作战,等到李世贤部转移至福建境内,已经是天京陷落后的1864年10月的事情了。

其次,“硝石战争”爆发于1879年,结束于1883年,而不是故事中所说的1866年。查证史料可知,1866年智利不仅没有跟秘鲁、玻利维亚打仗,反而与玻利维亚签订了边界条约,两国此后维持和平状态达13年之久。

直到1879年,智利才挑起战端,出兵攻占了玻利维亚最大港口安托法加斯塔。由于秘鲁和玻利维亚在1873年缔结了军事同盟,双方遂联手对付智利。战争持续到1883年10月,以秘鲁和玻利维亚战败而告终。

既然1866年尚无战事,何来当年“太平军配合智利痛击秘鲁”一说呢?另外,目前居住在伊基克的华人大多并非太平军后裔,而是来自广东中山的新移民,约有700多人。而且有一个很残酷的事实是,19世纪被贩往南美的契约华工死亡率高达75%,平均劳动寿命只有5年。

可以想见,如果太平军余部1866年就在伊基克劳作的话,他们在历经10余载残酷虐待后,等到“硝石战争”爆发时,还能剩下多少有战斗力的官兵?

那么,太平军(更准确地讲是华工)到底参加过这场战争吗?又该如何解释伊基克华人血统比例如此之高呢?在1977年9月出版的历史文集《秘鲁的苦力华工》一书中,秘鲁学者温贝托·罗德里格斯为人们揭开了有关秘鲁华工参加“硝石战争”的历史真相。


1849至1874年,大约有10万华工被掠卖到秘鲁,被迫从事牛马不如的奴隶劳动,秘鲁对华工来说“简直是一座无边的地狱,他们血汗使山谷里的河水都为之暴涨”。1870年9月,帕蒂比尔卡谷地(注:华工占当地居民总数的61.4%)“阿拉亚”种植园的华工不堪忍受压迫,揭竿而起,其他种植园的华工也纷纷响应,起义者迅速从百余人扩大到1200至1500人。

斗争矛头直指万恶的种植园主,起义队伍捣毁了一个又一个种植园,甚至一度攻打沿海重镇帕蒂比尔卡和巴朗卡。但在秘鲁统治阶级的镇压下,这次“规模和激烈程度在秘鲁沿海地区史无前例”的大起义失败了。

1879年“硝石战争”爆发后,痛恨秘鲁种植园主的华工朴素地认为“智利人会把他们从半奴隶状态下解放出来”。所以当智利军队乘胜向秘鲁首都挺进时,广大华工积极协助前者作战。华工志愿战士达2000人,他们单独编成了“火神营”,并在战斗中涌现自己的领袖金廷·德拉金塔纳。

罗德里格斯盛赞金廷,称他是“东方的斯巴达克,精力充沛和无畏的鼓动家,他以热情感染了自己的同胞”。在1881年2月13日的圣胡安战斗和2月15日的米拉弗洛雷斯战斗中,这些华工战士“热情、忠诚地投入了战斗”。与之并肩作战的智利士兵深为华工战士大无畏的精神所感动,还编了歌曲赞扬华工的战绩。

然而战争结束后,获胜的智利军方却背信弃义地把华工战士戴上镣铐,加微信tydhl5,看更多内幕猛料。押送到边境地带的硝石产地,强迫他们从事奴隶劳动。关于此事,当时的智利军队统帅帕特里西奥·林奇在回忆录中直言不讳地承认,他曾和秘鲁种植园主谈判,并把逃亡华工归还给后者。

究其原因,在于当时智利正对秘鲁实施军事占领,希望争取该国上层人士(特别是大种植园主)的支持,并需要靠无偿压榨华工来获得补给。“太平军余部在南美帮智利击败秘鲁”的故事,其实是后人在某些历史片段的基础上误传、编造而成的演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