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品牌运营术:别再迷恋“点子大王”,现在拼的是“系统作战”!

 佳歌000 2016-08-15


这是内参君为您分享的第1028期内容;新朋友点标题下蓝字或搜索微信号cylbnc关注。

“有什么方案让我(的企业)一夜爆红?”


内参君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


一篇文章、一个故事、一次秀……太多餐饮人渴望找到一个灵光四射的“点子”飞黄腾达。他们认为黄太吉、雕爷牛腩等品牌就是最好的例子。


对此,内参君只想说:快醒醒吧!


“点子大王”已经过时,如今真正的排队神店,靠的都是“系统作战”,即使你眼中的“网红餐厅”,也绝非单凭一个“点子”那么简单。


 餐饮老板内参 闫如玉 发自北京


01

浮躁的行业

太多人期望一夜爆红


内参君之前接触过一位做烤羊腿生意的餐饮老板,一见面他就直奔主题:“我想像黄太吉一样一夜爆红,你能否帮我出个方案?”


估计是成名心切。这样的问题,内参君听到过不少。



都想一夜爆红,是不现实的。


内参君只好解释:“黄太吉也不是一夜爆红,人家有广告公司的背景,靠的是持久的系统作战……”雕爷的互联网背景和一系列创新打法,更不用说。然而,他并没有听进去。


随后该老板又拜访了不同的媒体,抛出了同样的问题。据一位接近他的朋友说,他准备把探听到的各家观点进行消化吸收,然后研究出自己的方法,迅速炒作、爆红。


是否奏效不得而知,不过至今还没听到关于他的后续消息。


像这位老板一样,想通过点子大王,迅速炒作爆红的人还有很多。


例如,前不久有一篇文章在餐饮人的朋友圈热传,内容是三里屯一家米粉店获得北美某杂志全球前十最美门店设计,包括内参君在内的很多餐饮同行特意前去体验,结果却大失所望。


随后,该门店又推出了一篇文章《15岁负债100万,28岁开了一家全球最火米粉店,估值1亿》。有业内人士评价:一看就是炒作,看见充斥着“全球最火”、“估值一亿”这种字眼的标题,没有点击冲动了。



02

那些一夜爆红的餐厅

传奇是否被续写?


其实,内参君看到太多创业者类似的雕虫小技,理解这些老板的迫切心情。但心情归心情,经营还需要脚踏实地。



爆红的企业能活多久?


我们不妨看看那些曾经靠着一个点子爆红一时的品牌:

摇滚沙拉:用肌肉男送餐,惊动了朝阳群众和民警。据创始人吴婧然介绍,事件刷爆朋友圈,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销售额也实现了较大增长。
西少爷营销案例让人印象深刻,当初靠着一篇《我为什么要辞职去卖肉夹馍》的北漂创业故事造就了五道口门店天天排队的佳绩。
人人湘曾经“只有3家店就扬名全国”,后又凭借“打造首家智慧餐厅”火爆一时。


然而,这些曾一夜爆红的餐饮品牌,后续发展如何?

据“深喉”爆料:??


摇滚沙拉的销售额只有几百单,估值大幅下降;西少爷新开门店再也无法重现当初的排队现象,联合创始人四处宣扬的仍然是几年前的那篇文章;人人湘门店亏损,将软件系统和米粉业务进行分拆,透露出颇多无奈。


几家店的网上订单及店面情况,似乎也印证了上述说法。



03

真正的神店

靠的都是系统作战


打造餐饮品牌已经进入系统作战阶段,单靠偶然迸发的一个创意,短时间内博取眼球有效,但对品牌的长期发展显然作用有限。


正如青峰资本副总裁李倩所说,餐饮做品牌就是做公司的气质,气质是每个细节相加的得分,气质要长期稳定,具备一致性。


“全宇宙都无法阻止的”海底捞的服务,是一夜爆红的吗?


巴奴的“服务不是巴奴的特色,毛肚和菌汤才是”这句烧脑的slogan,是短时期广告宣传的结果?


都不是。


海底捞是靠一点一滴的服务逐渐成就了消费者口碑。而区域黑马巴奴在成名之前,已深耕当地多年,背后支撑其的是一整套“产品主义”路线。


大鳄没法比,那就看看眼下。


内参君想到了两个近期崛起的餐饮品牌,一个是上海的一笼小确幸,另一个是北京的局气。无论是线上线下的消费者,还是业内人士,都给予了较好的口碑。他们呈现出以下共同点:


创始人不仅仰望星空,而且脚踏实地


一个强势品牌的诞生,经常源自于一项雄心勃勃的事业,而事业背后则是一个具有坚定信念的有才能、有执行力的个人来支撑。这个人就是该品牌的创始人。



处处体现北京文化


局气最显著的标签是老北京味儿。创始人韩桐从小在北京胡同里长大,对北京文化感触颇深,当初创办局气是要打造一个北京“吃文化”的博物馆。


于是,从"局气"俩字,到店内每个摆设,乃至每道菜的名字,都体现出韩桐内心对北京文化的认识。


面向小资群体的一笼小确幸,大到店面装修,小到员工的发带都由创始人张靓带领团队统一把控。在她看来,品牌打造无法假手于人。


清楚地知道自己是谁,不跟风


良好气质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餐饮的品牌打造同样如此:从一开始确定了方向,就不要变来变去。



坚持做自己


餐饮行业太容易跟风模仿。老板们看到其他品牌靠着文创风吸引眼球,就按耐不住想要模仿;看到“四小时逃离北上广”的营销形成刷屏,又按耐不住想要试一把,忽略了跟自己品牌调性是否匹配。


前不久流行葛优躺时,局气在门店摆上了一张绿色沙发,跟葛优在《我爱我家》里的一模一样,上面放上了葛优的图像。


七夕时,一笼小确幸通过邀请儿童、青年、老年三组男女,拍摄了一组照片,讲述了一个《我能想到最小确幸的事,就是和你一起长大慢慢变老》的故事,并向粉丝征集小确幸照片,分别给予不同奖品。


但如果这两家店把营销案例对换一下,那将是灾难。


做品牌要耐得住寂寞,别想一蹴而就


一说到品牌,很多人就将它与营销等同。


李倩认为,在打造餐饮品牌的过程中,营销上的极致体验、猎奇创新只不过是冰山一角。对餐饮为代表的消费品牌来说,产品和服务上的极致体验才是品牌火爆的长久之道。



80后主题火锅店——8号苑


局气创始人韩桐曾经打造过著名的80后主题火锅店——8号苑,一度火爆到登陆北京电视台、快乐大本营等节目,在营销方面可谓经验丰富。


但是在打造局气的过程中,他在早期并没有做过多宣传,而是靠一些慢功和细活:新店开业免费品尝,餐厅装修乃至每个菜品都通过精心设计,达到让顾客拍照传播的效果。


事实上,营销需要打快仗,迅速见效果;品牌的厚重和长远,需要多些耐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