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接触莫拉以来,一直在用着这个瑞典Mora地区的传统品牌的刀子。纯正的瑞典血统、一百来年的生产历史、专为木艺而生的“斯堪的纳维亚”开刃方式、优异的性能、实惠的价格……凡此种种,都适合我这样的以实用为基础的务实派的刀友。 产品上架后,第一时间拿到了这款莫拉刀厂在125周年之际推出的不锈钢版重型卫士。
一:外形篇 1、 开箱 2、 出鞘 “呛啷啷拔出宝剑,冷森森令人胆寒。” 刀身左侧根部印有独一无二的“125YEARS”纪念版标志。与右侧的莫拉LOGO采用同样的激光打印方式,可以保证正常使用中不花不掉。 标志转着一个奇怪的角度,不与刀背平行,也不与刀柄端头对齐,真是逼死强迫症的节奏啊。 刃部特写: 现在的莫拉产品的刀刃打磨,较之之前的产品,打磨更到位一些,机械磨刀造成的竖条纹只显露在刀尖位置了,其余部分光滑得多。(对比新旧批次的大力红也可以对比得出。)应该是增加了抛光程序。 3,各种随拍。 4,手持效果。 莫拉关键词:和谐 外景随拍图片都是收货当天中午我在公司楼下拍的,午餐时间,写字楼里各色人等都下楼来觅食,人来人往,有的更是在我摆拍的时候从我身边擦身而过(木栈道那几张)。然而莫拉低调的外表,并没有引来太多异样的目光。谁也不会觉得说“那个玩刀的家伙是个危险分子,远离。”
3.2的厚度,斯堪刃打磨,在切入距离超过刃面之后,就是一个“撑”的过程。这个过程,在切红萝卜中的体现,就不是什么好事了,造成红萝卜片的“肝肠寸断”。——当然,“撑”,也有优点,后文会提到。 如果是切薄片,倒是挺好用。 备好了菜,接下来,就是“猪猪烹饪课堂”时间: 备菜过程我们前面已经介绍啦,接下来,我们就开始炒这一道色香味俱全的群丁荟萃。 第一步,多油,炸火腿丁。
好啦,大家可以看看,这个程度就是略为过火啦。今天呢,猪猪就是给大家做了这么一个错误示范,大家以此为戒。 接下来第二步,油适量,将玉米与红萝卜丁倒入锅中翻炒。盐适量,猪猪的个人口味呢是喜欢稍微咸一点。炒至玉米略干,红萝卜渐熟,倒入火腿丁继续翻炒。出锅前加酱油少许。好,起锅,装碟。 搭配杂粮饭,给孩子一个健康的晚餐。 小结:
2、论水果的切与削 西瓜,也切切切~ 削皮,原理同前面说的切薄片,掌握角度,够锋利,就能完成。
必须说,只要够锋利,斧头一样可以削果皮不去肉。这方面来说,任何一把锋利的刃具,都具备削果皮的功能。当然,我们不能说所有的刀都是水果刀吧? 个人觉得,一把标准的水果刀,应该具备以下两点:尽量薄的厚度;极幼开锋或大平磨。
三:户外篇
我的bushcraft。 上手新刀,理当买只鸡BC一下。 分筋错骨,解下鸡腿鸡翅。 用斧头敲刀背,斩、斩、斩。 断面特写。干净利落,都是一锤定音~ 斩完目测刃口无白线,背敲位置了然无痕迹。 再来个鸡腿菇。菇类够软,禁得住“撑”,薄厚切片随君意。 户外清水鸡锅,汤美肉鲜,实乃美味。 食迄总结,作为户外兼职厨刀,从剔肉、剁骨,到切菜、削片,莫拉刀都能够完成。刀柄沾油,略滑,但还有足够可握持性。 吃饱喝足,吊床上睡个午觉。
2,一梦,无黄粱。醒来,干活吧。 在大本营活动,有个习惯,每次吃喝玩乐结束,有空闲都会为下次活动准备一些柴火,循环往复,这样每次来都有现成的柴火可以烧,可以直接进入主题,而不需花费太多时间去找柴。 新刀,干干粗活吧 一~二~三~开砸~~ 疤结部分难啃,但也不在话下。 一轮敲砍,观察,刃口无损,刀身划痕。
户外一日游之后,莫拉的切削力。 莫拉关键词:户外、BUSHCRAFT
四:测试篇 这个阶段削纸还是挺顺畅的。打印店用到的157铜板纸。 十二股4毫米直径的麻绳同时开切。 10刀、20刀、30刀…… 刀刀断麻,刃刃透底。 麻绳果然伤刀,只三十刀,刃面刮花严重,刃口白线增加,不明显,但已经影响削纸效率。 刀柄上沾了不少细小的麻绳屑。这也是橡胶柄在舒适握感之余的一个小缺点:易沾灰尘、毛屑。 不过新刀柄,清理起来也简单,大力搓揉适得其反,慢揉轻吹光洁如新。
2、 削纸如丝 方式:削。
第一轮,连续削到23刀时卡顿。 第二轮,连续削到25刀时卡顿。 前两轮削纸板卡顿的原因,我觉得是一则纸板边缘太软,入刀不顺,二则越削越小越难拿捏,以致姿势不对。 第三轮,换俩片细长纸板,连续削约80刀。 前后一百来刀,我感觉对刀刃损伤不大。削木头(应该是橡木),轻松削木花。 这个程度的锋利度,个人觉得就实际使用来说,已经足够了。当然你要说拿来剃毛,那另说。 最后再削个纸看看?刷卡回执单。虽然有些毛边,不过还是能削丝。足矣。 3、打火口改造 之前改过一次大力神终极版的刀背,锉出打火口。能刮打火石,不过保持性不佳,多刮几次后棱角丢失,打火效果不好。 125周年版重型卫士原厂刀背打磨平滑,边缘做了圆角处理,要想打火,还是得改造。
不过作为一项改造出来的附加功能,功能性上完全可以满足使用了,打火棒搭配之前切下来的麻绳揉开的细屑,完美的话就是一次着,不顺利的话也就是三五次点着。
4、坚(尖)而不摧 刀尖的扎、挑测试。
再是侧面,50下。 目测刀尖无缺失,只是微微有一点点歪了。 5、莫拉VS铁钉 什么?你们以为我要砍铁钉吗?别闹。 我觉得,刀具的使用,有它的功能性与适用性。没有全能的刀,也没有超能的刀。而莫拉,它的功能定位就是“工具刀”,最初的使用者,就是当地的一些木工匠人,作为木匠们的随身工具刀,除了切削的功能外,临时性的锤、砸也是基本性能要求。
一通暴力锤砸,铁钉共钉穿四颗,钉入两颗。 刀尾的损伤程度,并不算太严重,塑料刀尾的强度很高,刮掉被掀起的那部分表皮,留下的,只是一些凹坑痕迹,不碎、不渣、不软、不裂。 6、 我也不知道在干嘛 所以,这个就是“我也不知道在干嘛”的测试。 莫拉关键词:实用、耐用、多用、切、削、扎、砸……这些在实际使用中用得到的操作,莫拉都可以完成,而且损伤不大,不影响后续使用。 五:总结——寻根溯源
以上,完毕。测试也许不科学,也不暴力,不过都是在实操的基础上做的一些测试。 作为实用的工具,莫拉绝对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第一装备网(1gear.cn),只为更好装备! |
|
来自: 昵称27668764 > 《户外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