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地名掌故 | 赣州福寿沟的九百年沧桑史:它的修建者究竟是谁?

 老刘tdrhg 2016-08-15

“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据说这是法国大文豪雨果在《悲惨世界》中说过的一句话。很可能在一场大雨过后,在城市积水中艰难跋涉的人,对这句话的理解已经偏离了雨果的本意。但误读并不可怕,误读有时甚至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去反思我们的现在,并审视我们的过去。

其实,下水道在我国的历史也算得上悠久绵长。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有新石器时代后期的陶排水管道,那是考古学家1980年在河南淮阳东南的平粮台古城挖掘出的。这种陶排水管道每节长3545厘米,一头稍小,一头稍大,小头可以套入大头内。考古学家在平粮台古城南门下,发现了一条长五米多的陶排水管道,这条管道能将城中的积水排到城外。考古学家许宏认为“这应该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公共排水设施”。


河南淮阳平粮台遗址


陶排水管道

在河北博物院,游客们可以看到更为精致的下水管道。河北保定易县燕下都遗址,是战国都城中面积最大的一座。那时正是流行台榭建筑的年代,豪华的宫殿多建筑在夯土高台上,为免高台积水损坏建筑,排水系统是必不可少的。在燕下都宫殿区的中心——武阳台,考古学家发现了长达100米的陶质排水管道,推测应与武阳台的排水系统有关。燕下都宫殿区还出土了兽头形陶质排水口,匠人们别出心裁地将排水管的一端制成兽头形,积水可从大张的兽口排出。游客们在博物馆中见到这件文物时,也许首先注意到的是其外形而非功能,也难怪这件文物因其艺术价值而载入中国工艺美术史中。

然而,无论是平粮台出土的排水道,还是燕下都出土的排水道,如今都只能在博物馆中睹其真容。在江西赣州,却有一个排水系统,历经九百多年的风风雨雨,至今仍在发挥作用,它就是福寿沟。


《福寿沟图》,采自清同治《赣县志》 


看不见的城市

 

赣州因赣江而得名。赣江的两条主要支流——章水与贡水在赣州城内的八镜台合流,此后它将一路向北注入鄱阳湖中。早在东晋永和五年(349年),赣州城址便选在了章贡二水之间,此后虽因战乱,城址曾迁往他处,但从南梁承圣元年(552年)城址回迁到章贡二水之间后,历唐宋元明清,赣州城址再也没有改变过。

赣州城选在章贡两水之间,自然考虑到了利用江河以为天险,但若将视野放得更开阔些,赣州城在中国独特的地理位置便跃然纸上了。大庾岭——江西与广东两省的分界,珠江水系与赣江水系的分界,岭上的梅关,享有“岭南第一关”的美誉。作家张承志曾说梅关古道“不仅只在赣粤之间,它是一条最古老也最便利的、贯通中国的南北水路”。从北向南,过了梅关,就到了广东南雄,从流经南雄的北江泛舟,顺流可至珠江三角洲,从广州港出海,沿着海上丝绸之路,可以远达亚非多国。从南向北,过了梅关,就到了江西大余,这里是章江上游,在此登船,沿赣江、长江可达扬州,再经由京杭大运河,一路向北可直奔北京。赣州城在这条南北大动脉的咽喉位置上,得舟楫之利,往来客商云集,城市发展愈加繁华。

福寿沟

宋代是赣州城最繁华的一段时光,福寿沟也是在此时成形的。在此之前,赣州城曾在五代时期得到了扩建,赣州守将卢光稠将城区大大向南扩展了,据学者估算,扩建后的赣州城面积达3平方千米,是此前城市面积的三倍。城市面积的扩大,意味着防洪需求的增加。赣州城是一座东、西、北三面环水的城市,洪水始终是威胁它最大的敌人。《宋史·五行志》记载,至道元年(995)五月,“虔州(即赣州)江水涨二丈九尺,坏城,流入深八尺,毁城门”,宋代一尺约合今31.4厘米,则此次城中积水竟然高达2.5米。

当熙宁年间(10681077)以善于治水而知名的刘彝任虔州知州时,治水便成了他义不容辞的事业。福寿沟是福沟与寿沟的合称,两沟因形似篆体的福寿二字而得名,寿沟的历史早于福沟,因此福寿沟并非刘彝一蹴而成,而是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精心设计、用心营建的一项杰出创造。福寿沟的杰出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刘彝在设计福寿沟时,充分考虑了赣州城的地势特点。据记载:“寿沟受北城之水,东南之水则由福沟而出。”这种分区排水的设计,因应了赣州城西北部稍高、东南部稍低的地势特点。现代下水道在排水时,一般需要使用机械动力提排,而福寿沟合理利用城市地形的高差,将城内各处积水自然引导到各出水口。

第二,福寿沟每个出水口都设有水窗,刘彝设计的水窗不仅能使城市积水向外排出,也能有效防止江水倒灌入城内。根据文献记载,这种木质水窗可“视水消长而启闭之”,具体说来,当江水水位低于下水道水位时,水窗借下水道水力自动开启,将水排入章贡二江;当江水水位高于下水道水位时,水窗借江水之力自外紧闭,以防止江水倒灌入城内。此外,福寿沟在水窗附近坡度陡增,如此可增加水流速度,减少泥沙在沟口的蓄积。

第三,福寿沟与赣州城墙、城内水塘相互配合,构成完整的防洪系统。嘉祐年间(10561063),孔宗翰出任虔州知州,《宋史》记载:“(赣州)城滨章贡两江,岁为水啮。宗翰伐石为址,冶铁锢之,由是屹然,诏书褒美。”可见,孔宗翰出于防洪需要,曾加固赣州城墙,所谓“冶铁锢之”即将铁水注入城墙缝隙,赣州城被称为“铁城”可谓名副其实。福寿沟还将城内众多水塘串联在一起,水塘不仅可在汛期蓄水,加强福寿沟的防洪功能,亦可用于养鱼种藕,帮助百姓生计。

建成后的福寿沟长约12.6千米,其中寿沟主沟长约1千米,福沟主沟长约11.6千米,集水面积约2.7平方千米,占赣州城面积的九成。史料记载,福寿沟“阔二三尺,深五六尺,砌以砖,覆以石”,福寿沟巨大的暗沟至今仍可进入其中,这俨然是一座看不见的城市。


刘彝塑像


看不清的刘彝

 

修建福寿沟的刘彝到底是何许人也,元人编纂的《宋史》中虽有刘彝的传记,却未记载其修建福寿沟之事,幸好正史不载的,地方志中留下了一笔,纵然如此,我们对刘彝的了解还是很少很少。

说起刘彝,不能不说他的老师胡瑗。胡瑗乃宋初大儒,在思想史上被认为是理学先驱之一。他倡导“明体达用,分斋教学”,所谓“明体”即通晓圣人之道,所谓“达用”即践履圣人之道以利天下苍生,他的学堂分为“经义”“治事”两斋,“经义则选择其心性疏通有器局可任大事者,使之讲明六经”,“治事则一人各治一事,又兼摄一事,如治民以安其生,讲武以御其寇,堰水以利田,算历以明数是也”。刘彝的水利知识,便是在胡瑗的治事斋中学习到的。

这位得到老师称赞“善治水”的学生,于庆历六年(1046)考中进士,由此开始了他的仕宦生涯。他做过朐山令,史载他在任上“治簿书,恤孤寡,作陂池,教种艺,平赋役,抑奸猾,凡所以惠民者无不至”,当地人将他的惠民事迹记录下来,视之为“治范”。

刘彝在朐山“作陂池”即修建蓄水用的池塘,证明他很早便注意用自己的水利知识造福百姓。后来,当宋神宗想选一位治水有方的官员时,刘彝因熟悉东南水利脱颖而出,担任都水丞。有一年,流经开封的汴河涨水,众人都建议开长城口泄洪,独有刘彝认为只开杨桥水门即可,杨桥水门开启后,洪水果然退去了,刘彝治水本领之高超由此可见一斑。

熙宁年间,刘彝在虔州知州任内,除修建福寿沟外,还有两件事让后人念念不忘。一是纠正尚巫鬼之风俗。那时赣州人生病求巫不求医,刘彝到任后,著《正俗方》一卷,传播医药知识,并勒令3700个以巫为业的家庭改行为医。二是鼓励民众收养弃孩。针对饥民多弃子于街头的情况,刘彝发布榜文,鼓励民众收养弃孩,政府每日提供广会仓米两升,每月检查一次弃孩的情况,民众因可获得政府提供的米,纷纷收养弃孩。

离开虔州后,刘彝又去往桂州任知州。在桂州,刘彝遭遇了从政生涯中最大的挫折。广西地近越南,那时正是越南的李朝,李朝虽与北宋保持密切的朝贡关系,却也经常侵扰广西。刘彝下令州民不得与越南人通商贸易,竟招致越南派军攻陷钦州、廉州、邕州。刘彝因此被拔去知州一职,先是贬为均州团练副使,再则削为平民。

元祐(10861094)初,此时在位的是宋哲宗,朝廷再度任命刘彝为都水丞,年迈的刘彝在赴任途中因病逝世,得年七十岁。这是正史中关于刘彝生平的最后记载,也是我们所知刘彝故事的尾声。


至今仍能发挥排水作用的福寿沟 


看得见的理念

 

任何杰出的水利工程,都不可能一劳永逸地解决水患,若想长期发挥其设计功能,必须使它得到妥善的管理,福寿沟自然也不例外。

明天启年间(16211627)修成的《赣州府志》记载,那时有民众在福寿沟上盖房,以致水道堵塞,其排水功能无法发挥,天降大雨时,赣州城东北一带“街衢荡溢,庐舍且潴为沼”。修志者对前人的伟大创造沦落到这般境地,直说“可惜哉可惜哉”。

疏浚福寿沟的确是一项大工程,有人说这样的大工程“非数万金不可”,地方政府无力筹集这笔巨额资金,疏浚福寿沟之事竟因此一拖再拖,直到清同治六年(1867)才有起色。

清代设有一个叫“吉南赣宁道”的官,主要负责监督吉安府、南安府、赣州府、宁都道四地官吏的为政得失,常驻在赣州。同治六年任吉南赣宁道的是湖南人文翼,他对恢复福寿沟的本来面貌十分关心。赣州知府魏瀛、赣县令黄德溥受命疏浚福寿沟,经过与当地士绅的商议,他们提出了一个于民于官都十分有利的实施方案。

魏瀛在《修福寿沟记》中写道“令各家自修其界内之沟,官但予以期限而责其成,其无屋及公产之地,则官发公项修之”,这一方案将繁杂的疏浚工程分解到各家各户,一来官府的修沟费用大大减少,据记载这项工程官府只花费了五百缗,与数万金相比,这实在不能算是一个大的数字,而百姓也可免于摊派;二来官府不必进入民众家中施工,也减少了对百姓的打扰。

疏浚工程从同治六年十一月开始,第二年八月便告竣工,历时不过九个月。赣州百姓对此称赞有加:“数百年未复之事,一旦举而行之裕如也,信乎,必待其人而后行乎!”寥寥数语,似乎透露了修沟之事,无关技术,亦无关资金,而关乎主事者的决心。

这次疏浚留下了较为丰富的图文资料,尤其可贵的是留下了《福寿沟图》。在这张图的背后,是宋代刘彝的杰出创造,是清代文翼、魏瀛、黄德溥和赣州百姓的共同付出。令人欣慰的是,这种尊重前人成果、守护先贤遗产的精神,连同福寿沟一起传给了今天的赣州人,如今的福寿沟不仅继续发挥排水功能,并有专人定期维护,使福寿沟能长长久久。

福寿沟近几年知名度陡增,许多人慕名前来参观。与其说福寿沟呈现的是古人精巧的设计,不如说它呈现的是一种看得见的城市发展理念,即关注城市地表景观时亦关心城市地下景观,营造城市绚丽时亦满足民生需求,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追求和谐共生。这或许是历经九百多年风雨的福寿沟给今人最大的启示。

(参考资料:吴庆洲:《龟城赣州营建的历史与文化研究》;韩高峰、黄仪荣:《城市安全视角下排水系统建设的探讨——基于福寿沟的启示》;程国政编:《中国古代建筑文献集要·清代》等)(易舜)

(本文原刊登于《中国纪检监察报》201681506版)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