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猪场兽医,仅凭几张图片,就想懂得该猪得了什么病,或者通过一个猪场的情况,就以此来判断全国的流行情况,这种思维是不正确的、片面的。我们必需从本质上,根据猪场具体情况对猪群的健康状态进行综合诊断,才会有一个比较准确的判断,利于我们预防和治疗这些疾病。 1 猪与禽类的免疫系统有很大不同。猪的免疫系统与哺乳动物(人)的免疫系统具有相似性。禽类的免疫系统非常低下,因此禽病上的诊断可以通过临床诊断,病例剖检可以做初步准确诊断,猪的免疫功能比较高,猪群经常在疫苗免疫保护下,病毒表现的症状不典型、病例变化不明显。常见到的临床表现,多为继发感染和混发感染的细菌感染所导致。 2 仔猪免疫系统在母猪114天的妊娠期中,仅仅发育70天,所以新生仔猪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免疫功能低下,容易发病。仔猪防止病原微生物感染的第一道防线是血液中的嗜中性粒细胞,仔猪在出生时就有嗜中性粒细胞。最初几周,迅速增加,但其趋化性反应较低,免疫功能差。细胞表型和功能变化在七天后开始,细胞免疫功能低于成年猪。不能有效发挥免疫作用,故在出生后前几周,血液中存在嗜中性粒细胞的吞噬功能不明显。巨噬细胞在两周龄时才达到成年猪的水平,自然杀伤细胞要到2-3周发育成熟。 3 仔猪非特异性免疫系统的发育成熟和建立要到7-10日龄之后才能发育成熟。因此,初生仔猪的免疫主要依靠母源抗体保护。但人是单胎盘结构,猪是6胎盘结构。6层绒毛细胞阻碍了母体免疫球蛋白传递给仔猪。 母猪分娩后72小时内的乳汁免疫球蛋白含量非常高。但要注意免疫球蛋白不耐胃酸。仔猪吸收初乳的最佳时间在出生后24小时内,24小时后肠道内的面积的宽广度不利于免疫球蛋白的吸收。因此母源的保护受采食时间和初乳质量影响。另外,仔猪肠道对母乳中淋巴细胞的吸收只能是母源活细胞。一些母源的灭活细胞和其他母猪异体淋巴细胞,仔猪不能吸收。这就提示我们,初乳通过肠道吸收只能是源母体。 1、亚健康猪群的概念(暂定义) 如果猪群感染(显性感染、隐形感染)了免疫抑制性的病因,导致机体抗病力下降,在外界不利因素的刺激下(应激、疾病等因素下)导致机内发病或继发多种病原混合感染。造成大量死亡难以控制。现在许多猪场的猪群由于处于亚健康状态,猪场的饲养难度很大、疾病控制更难。 2、当前猪病现象 (1)我们在生产中比较重视体液免疫,但在很多方面忽略了细胞免疫。体液免疫的作用在于抗原形成复合物,以使作为细胞免疫处理。细胞免疫的作用在于它能进一步处理被抗体作用过的抗原,最终清除。 (2)总的来说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是两种免疫的关键细胞,它们无论数量上减少,还是功能上受损,都直接影响免疫功能。所以我们在了解猪体液免疫状态时,更要了解细胞免疫。由于仔猪在肺部组织中含有大量的巨噬细胞,因而肺部组织是影响免疫的关键性因素之一。实际工作中我们往往关注体液免疫,较少重视细胞免疫,殊不知在抗体合格的情况下仍可以发生潜入感染。如伪狂犬病毒、猪瘟病毒。由于仔猪的生理状况,其免疫系统尚不健全,在感染了猪肺炎支原体、伪狂犬、PCV-2、PRRSV、PPV等病毒往往会引起严重的免疫抑制。 (3)当前伪狂犬的流行情况就是一个明显案例,很多猪场在抗体检测合格的情况下,仍然有伪狂犬病的散发感染。另外在仔猪免疫系统没有完善时,当感染了一些免疫抑制性病原,就会影响仔猪免疫器官和免疫系统的发育,从而影响仔猪终身免疫功能。这些病毒可能在一个猪场中同时存在,这些免疫抑制病的存在就是导致目前猪群亚健康的主要原因。 临床病变比较典型的疾病,多是局部感染性疾病以及常见部分传染病。比如支原体的感染是局部感染,我们通过临床症状容易确诊。另外常见的疾病,例如五号病病毒的感染,我们通过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也很容易确诊。但有些疾病,由于动物机体处于亚健康状态下,发生的症状并不典型,病理变化不明显,所以通过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我们不容易确诊,我们必须通过综合判断。 在临床诊断时,必须考虑到动物的免疫特点,以及他本身的疾病发生的原因,我们要从管理和营养因素上去考虑。任何动物的发病与环境有关系,饲养管理和环境因素直接影响到疾病的发生发展。所以,我们在诊断的时候,作为兽医首先要放弃兽医的思维,先从考虑营养和管理去考虑疾病的因素。 1.从饲养管理方面和动物生存方面。 动物居住环境要求保证温度、空气质量、环境的干燥和卫生。比如说,猪群里面环境温差很大的时候,就容易诱导很多内源性的疾病。例如这个案例:一个猪场里,经常发生由链球菌引起死亡,当使用抗链球菌敏感药物之后,只能起到暂时的效果,过一段时间再次发病。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保温做得不好,温差诱发了链球菌内源性感染。生产上最常见的是呼吸道疾病,呼吸道疾病对空气质量的要求很高,因此有呼吸道疾病的时候,仅仅靠临床剖检出来到病理症状和病理变化判断是某些呼吸道病,但不能彻底解决问题,我们要从生产管理,空气质量上去查找导致呼吸道疾病发生的原因。 2.猪场生产管理和营养方面,主要考虑两方面:“住好、吃好”。 在“吃好”方面,说到底就是要求猪的营养均衡不能缺乏微量元素、蛋白质等。营养缺乏易导致机体营养缺乏病的发生,以及机体抵抗力的下降。另外,特别要注意饲料的霉变。 第三,在猪病的病原方面。 我们在诊断的过程中,要考虑哪些疾病是原发感染疾病、哪些疾病是继发感染的疾病。从猪的抵抗力特点,我们可知猪在临床上往往是混合感染为主。于是我们在临床诊断看到的现象和症状,通常是继发感染疾病。我们对于原发感染疾病要找到传染源,继发感染疾病要诊断出诱导病因。通过对原发感染疾病和继发感染疾病的诊断,分析出病原。我们就可以通过切断传染源、消除诱导病因根治疾病。 作为兽医诊断者,我们要采用综合诊断方法。我们要了解动物的流行病学情况、免疫状况、生产管理情况等各方面详尽了解,了解越详尽越有利于我们诊断治疗疾病。 蓝雷定制首席兽医师—白挨泉教授
蓝雷定制发起人之一,蓝雷定制首席兽医官,佛山科技大学教授,中国兽医学会猪病专家组组长,动物诊疗学会副会长,长期从事动物疾病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攻猪病的诊断与防治,主编有关猪病防治著作3部,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白教授是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倡导者和践行者,是动物营养与疾病防控相结合的倡导者和践行者,是猪场个性化定制的倡导者和践行者。 白教授为数百家国内及港澳地区大型养猪企业提供现场咨询和技术服务,为我国养猪事业健康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在养猪界享有崇高威望。 [注:转载不必告知,但须署名蓝雷话猪事并注明来自蓝雷话猪事微信,否则将收集证据,追究法律责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