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电子乐概念(1)

 emusicbook 2016-08-16

【内容提要】

 

节选自陈吟的《电子乐起源》导言部分,本文简略地介绍电子乐技术、电子乐作曲、计算机音乐等概念,例举电子乐作曲的一些可能性以及电子乐的意义。本文通过一些历史事实说明:

·         英文“电子乐”(electronic music)的称呼是1931年在美国最先出现的,比德文“elektronische Musik”早了大概18年。

·         电子乐概念不仅包括学术电子乐也包括大众电子乐。

·         用电子乐器演奏的大众电子乐在20世纪初就起源了。近年来的一些研究表明固定媒介的一些原创思路在20世纪20-30年代就形成了,并进行了多种实验,学术电子乐在二战结束前就起源了。

·         “电声学音乐”(英文electroacoustic music,德文elektroakustische Musik)词组是1929年在德国出现的。50年代下半叶到60年代这个词组在法国被用于代表固定媒介的学术电子乐。这个词组逐渐扩散到其它一些国家而且含义也在扩展。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个词组可理解为学术电子乐,但不适合用来代表整个电子乐。

 

搞清这些问题对电子乐的起源和早期发展历史做出公正的评价至关重要。

 

 

注:《电子乐起源》一书面向广大读者,预计2018年出版。对本文的意见和建议请联系:emusicbook@outlook.com

 

关键词:电子乐、电子音乐、电子乐起源、电子乐技术、电子乐作曲、计算机音乐、电声学音乐

 

20166月第一稿,12月修改,版权归作者所有


全文的PDF文件可以从这里下载:

http://www./download/578dwskw01gt60d/102.pdf 

电子乐相关历史资料和科普文章可查阅:

http://www.360doc.com/userhome.aspx?userid=35810402

【作者简介】

 

陈吟,男,195612月出生于四川隆昌,物理学家、计算机工程师、电子乐历史学者。陈吟高中毕业后当过下乡知青和工厂电工,但一直保持着对科学的热爱,1977年考入兰州大学物理系。大学三年级期间他考取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李政道教授组织的中美物理留学计划(CUSPEA),于1981年秋季到爱荷华州立大学读研究生,1986年获得物理博士学位。陈吟在美国能源部艾姆斯国家实验室和威斯康辛大学-密尔沃基表面物理实验室从事凝聚态物理、表面物理、超级计算机数值方法科学研究数年,又获得计算机工程硕士学位。此后陈吟的兴趣转向计算机语音识别、人工神经网络和数字信号处理等应用技术领域,在美国凯斯公司等担任资深技术顾问和项目负责人,组织、设计和开发了一系列计算机应用软件。陈吟在70年代末期第一次接触到电子乐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到美国后陆续从北美和欧洲收集了大量电子乐作品和文史资料。他多年来把研究电子乐历史和科技史作为个人爱好,并参与相关文物鉴定。陈吟于2013年退休后空闲时撰写《电子乐起源》。

 

******

 

就西方音乐而言,经过十几个世纪的实践人们熟悉的“音乐”概念抓住了一些音乐感知的主要因素,如旋律、和声、节奏,创作出一大批优秀音乐作品。也应该看到这种传统的音乐概念及其作曲技巧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除了人的音乐感知规律外,还有声学乐器和人工演奏等原因:

·         只采用少数几个音高作为乐音,常见的选择七个离散音高的七声音阶。其根本原因是受限于人脑短期记忆力 在短时间内绝大多数人对少数几个音高更容易记得住,便于作曲者谱曲、表演者演出(演唱或演奏)以及听众欣赏和学习。其它音高通常被排除在乐音之外(滑音、颤音是特例)。

·         音高相对于其它声音感知量(音量、音色、织体、包络、时值、空间分布等)具有特殊性 - 音高差别更容易被辨别和记忆、八度音等价性、音高之间的协和与失调关系等。因此在音乐传统中占主导地位的是由音高构成的弦律与和声,其理论侧重所用音高之间的关系。

·         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所选声音材料要与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成声音”(found sound)有所区别,即音乐要用特殊的“乐音”,比如声学乐器产生的具有一定音高的声音。各种噪音更是不得入音乐的大殿之堂(打击乐器的噪音是例外)。

·         受到机械结构和物理发声机制的限制声学乐器能产生的音色种类很有限,而且每种乐器的音色比较固定单一。为了丰富音乐声音通常采用和声、复调、多种乐器参与演奏(即构成“织体”texture)等方式来弥补。

·         由于声音通过空气中气体分子的压力变化来传播,来无形去无踪,乐音只好用某种文字符号 - 音符来标记。作曲过程一般先由作曲者根据音乐构思写下曲谱(即兴演奏除外),即对音符进行编排组织。然后表演者执行曲谱指令并试图对曲子的含义进行诠释,当然这种诠释不总是能准确地体现作曲者的意图。由音符构成的曲谱是抽象的,是作曲者音乐构思和情绪表达的书面表述,但还不是对声音波形的详细准确的表达,更不是具体的声音。曲谱只有经过表演者的执行和诠释才能变成具体的声音从而造成听众的听觉经历,但是不同的表演者产生的声音总会有一些差别。从音符编排出发的音乐被称作“音符组织音乐”(note-based music)。音符组织音乐采取的是从抽象表述到具体声音的作曲策略。

·         一位表演者只有十个指头,用双手最多只能同时操控十个音,例如使用钢琴和风琴这样的键盘乐器。一个人难以同时操控多台或多种乐器。涉及到多种音色的音乐如交响乐就需要一个庞大的乐队,需要排练、协调和音乐指挥,这就增加了成本和增长了出产周期。

·         声学乐器存在一些缺陷。对钢琴来说弹奏一个音后琴声很快衰减消失,难以产生持续音或随时控制声音。小提琴可以产生持续音和做到对声音连续控制,但难以实现完整的和声。

·         节奏的速度和复杂性、力度变化程度等也受到乐器和人工演奏能力的限制。

·         声音在空气中迅速衰减,无法长期保留,无法远距传播,也无法复制。如果不采用演奏步骤记录(用于控制全自动演奏乐器)或者某种声音编码(encoding)技术(录音、音序指令、计算机程序等),为了造成听觉经历表演者与听众必须在同一时间处于同一场所。

·         音乐声音的空间分布也受到声源布局和场地声学特征的限制。

·         声学乐器产生的音量以及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距离很有限,没有电子功率放大电路现场表演音乐会的规模就不可能很大。

·         缺乏有效的通讯传播手段音乐表演也只能是局域事件,等等。

 

以上这些就是在电子乐技术出现之前音乐的状况。小规模的专业音乐表演和歌剧院往往是权贵和殷实人家的奢侈品,难以成为普通人群就能消费的大众化产品。没有唱片留声机,没有录音机,没有有线广播,没有无线电收音机,没有有声电影和电视,没有计算机,没有互联网,没有智能手机,就是到了18-19世纪音乐行业仍以销售曲谱为主,声学乐器为辅,有条件的人家在家中或社交圈子里演奏自娱自乐。音乐的正规组织表演主要发生在宫廷、城市音乐家行会和富庶人家等,带有很有限的社会功能。

 

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上半叶(1760-1820/1840年)从英国兴起的以机器取代人力畜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作坊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蔓延到西欧一些国家和美国,被称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紧接着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期(1870-1914年)西欧、北美及日本发生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以钢铁生产和电力的大规模应用为代表。电报、电话、电灯、发电机、电动机、供电网等得到普及。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领军国家是美国和德国。1904年人们发明电子二极管,1906年发明电子三极管,1913年发明电子真空三极管,标志着电子时代的来临。紧随着是无线电技术的实用化。

 

社会急剧变革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从技术上、经济上和文化氛围上为松动甚至排除上述一些音乐的约束条件提供了可能性,也就为音乐的飞跃发展创造了新的契机。20世纪初期一种被称为“电子音乐”(electronic music,通常在中文中也被简称为“电子乐”)的新型音乐诞生了。可以说此后科学和技术在音乐中取得了空前的崇高地位。一些电子乐实验模糊了科学、技术、工程、商业与艺术之间的界限。电子乐先驱中许多是非音乐科班出生的科学家、工程师、发明家、电子技术和计算机迷、艺术家、商业家等(有正面也有负面的作用),他们的创新动机包括好奇心、科技探索、艺术探索、商业化、社会责任感等。现在电子乐成为一个跨学科综合性很强的领域,其理论和应用涉及到音乐、物理、声学、数学、电子技术、模拟和数字音频信号处理、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信息科学、互联网、通讯、影视、电脑游戏、多媒体、历史、美学、语言学、心理声学、神经科学、认知科学、生理学和康复医学等学科。电子乐对科学技术的高度依赖使得对音乐的讨论离不开对相关电子乐技术和电子乐作曲技巧的讨论。因此“电子乐”称呼往往包含了电子乐技术、电子乐作曲技巧和电子乐音乐作品的内容。

 

一种较流行的定义是“使用了由电子技术产生或经过电子技术处理的声音的音乐就是电子乐”。电子技术的理论基础是物理学中的电磁理论。声音同电磁现象从表面上看没有多大关系,二者分别属于不同的物理学科 前者是声学,后者是电磁学和电动力学(电的“动力学”)。因此研究电子乐历史首先面临的最基本的问题就是人们是怎样想到要把声学问题转化为电磁问题来处理?用电子技术产生和处理声音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手段是什么?是谁发现了这些理论基础和发明了这些技术?等等。迄今为止对电子乐技术的起源还没有一个较系统的综合描述。搞清这些问题需要刨根问底,除了书籍和报刊杂志文章外,还需要查阅当时大量原始的科技和专利文献,发掘出电子乐技术原创思路和发展的一系列关键步骤。

 

电子乐技术和电子乐作曲技巧不是来自某个人的突发奇想,而是建立在科学、技术、艺术和音乐实践的长期知识积累上的,比如:

·         对物理与声学的科学研究揭示了声音的基本物理性质及其运动规律,建立起产生、处理(改变)、传输、分布声音的物理与声学理论基础。

·         对人类听觉和音乐感知的研究初步了解了人对声音及音乐感觉、感知和认知的一些能力和机制,也就为发展新型音乐提供了心理声学依据。

·         长期以来人们凭借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了多种与声音有关的技术尝试,包括仿生人类发声器官的“语音机器”,试图记录声音痕迹的“通用语言”、速记和把声音视觉化,远距传输和广播声音的设想与实验等。这些尝试的思路和原理成为电子乐技术的一部分重要基础。

·         十几个世纪以来在音乐技术和作曲技巧上不断有过一些发明创造或先锋的尝试,但由于当时缺乏必要的科学技术条件要么难以实施,要么无法充分发挥其作用。其中一些尝试如微分音、算法作曲、自动演奏乐器、多音色乐器等成为电子乐思路的源泉。

·         人们对电磁现象的理性认识在19世纪有了长足发展,包括对电磁振荡现象的发现和交流电的发明。19世纪下半叶电力技术开始进入实用阶段。利用电报技术实现了声音频率信息用电线传输。电话开启了把声音波形用电信号(比如电压值)来表达。无线电报催生了电子技术。电话、无线电广播和通讯以及军事需要等促进了电子技术和音频技术的发展,也为电子乐提供了关键的技术手段。

·         把声音用某种机制“凝固”下来,使得对声音材料进行非实时处理成为可能。录音技术的初衷是尽可能忠实地记录、存储和复制声音,但保真度的缺陷以及播放变速等又提供了改变声音的一些方法。

·         电影镜头蒙太奇等剪接方法和无线电“广播剧”的声音编排为电子乐编辑和处理提供了借鉴。

·         对声音编码的分析导致固定媒介采样处理和声音合成作曲。

·         声音波形的数字化表达特别是采用数字计算机技术使电子乐乃至整个音乐技术如虎添翼。

 

所有这些为产生新的声音材料,较精准地处理改变声音,较忠实地记录、存储和复制声音,有控制地传输和分布声音等提供了必要的技术保证。

 

历史上每一项电子乐技术往往是多人贡献的结果。比如一种流行的简化说法是“爱迪生发明的录音机对电子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记录声音的思路和实验早就有了,但具备声音播放功能的机械录音发明主要涉及到以下一些人:

·         1877年法国人查尔斯·克罗斯(Charles Cros1842-1888)最先提出了机械录音机的设想,并且想到了唱片制作的蚀刻工艺。

·         美国发明家托马斯·爱迪生(Thomas Edison1847-1931)稍后但是独立地发明,由他的助手 美籍瑞士裔机械师约翰·克鲁齐(John Kruesi1843-1899)制作了第一台用锡箔作为录音媒介的圆筒机械录音机。这个简单装置能够根据锡箔刻痕播放记录的声音。这是录音技术发展的重要一步。

·         当时爱迪生等人的锡箔圆筒录音机质量还不可靠,锡箔媒介用几次就坏了,反正商业口授录音用一两次后也不保留。美国化学家奇切斯特·贝尔(Chichester Bell1848-1924)和美国科学仪器制造家、工程师、发明家查尔斯·藤特(Charles Tainter1854-1940)花几年时间加以改进,最后采用硬蜡质媒介。

·         1887年德国-美国发明家埃米尔·柏林勒(Emile Berliner1851-1929)发明的留声机唱片更为流行,成为当时音乐录音的主要媒介形式。

·         爱迪生也改进了圆筒机械录音机,但他当初不支持音乐录音销售,认为是把录音机当作“玩具”,会影响其在商业上口授录音的生意。爱迪生也不喜欢当时在美国兴起的爵士乐。这些原因使爱迪生坐失了引领音乐行业的良机。从乐谱销售转变到音乐唱片销售形成了一个新兴的音乐行业,而这个行业由维克托说话机器公司(Victor Talking Machine Company)和哥伦比亚录音机公司Columbia Phonograph Company所主导。

 

利用电磁原理的录音技术来自于:

·         1878年美国机械工程师奥伯林·史密斯(Oberlin Smith1840-1926)提交了在钢丝上用电磁原理记录电话电流信号的专利申请意向书,但没有正式提交专利申请。

·         1900年丹麦工程师瓦尔德马·鲍尔森(Valdemar Poulsen1869-1942)发明了磁线录音机。

·         1904-1907年法国发明家尤金·劳斯特(Eugene Augustin Lauste1857-1935)在电影胶片上同时印刷录音,此后一些人陆续发展了光学录音技术。

·         20年代美国电话和电报公司(AT&T)旗下的贝尔实验室(Bell Lab)和西电(The Western Electric Company),以及西屋(Westinghouse)、通用电气(GE)等公司开发电动录音技术,极大地提高了频率响应、保真度和复制效率。

·         1926-1931年由美国西电公司开发、华纳兄弟影视公司(Warner Bros.)用于有声电影的是“维他风”(Vitaphone,现场声音的意思)录音唱片技术。20年代后期西电研发出复杂的转录系统,用于录音唱片的编辑。后来维他风代表一种胶片光学录音技术。自1931年中起华纳兄弟也使用胶片光学录音。

·         作为电子乐作曲技巧之一的磁带作曲得益于20年代末期到30年代德籍奥地利裔发明家弗里茨·弗里美(Fritz Pfleumer1881-1945)等人开发的磁带录音技术。

 

除科学技术外,社会变革、新的文化和艺术思潮等因素也对电子乐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         工业革命和农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化进程。工业和都市环境噪音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常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失调音和噪音的接受程度和听觉习惯。

·         商业利益或社会责任感驱使一些人寻求大规模的音乐消费模式,要把音乐从少数人的奢侈品转变为普通人群就能消费的大众化产品。传统的小规模音乐现场表演方式不再能满足这种需求,新的音乐表演、制作和传播方式势在必行。

·         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初期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急剧变革引发了西方文化艺术界的一系列新思潮,其中许多都在现代主义(modernism)的名义之下。而曾经辉煌的古典音乐的实践在一些人看来也面临难以创新的困境。这种局面促使一些人去突破音符组织音乐传统的限制,另辟音乐发展的途径。一些先锋音乐和实验音乐的思路和尝试在电子乐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了,但是借助电子乐技术这些思路才能实现或更好地发挥。

·         19459月历时6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遭受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战争浩劫的欧洲人普遍存在一种彻底告别过去,“一切从零开始”的心理。这种普遍的思变心理为电子乐的成规模发展创造了必要的社会和文化氛围。即使现在去看当时的一些电子乐实验也会觉得相当的大胆。

·         现代工业社会以科技为主导以及年轻人新的自由生活方式也必然要反映到音乐风格和时尚中。从20世纪初期用电子乐器演奏起,反映空间科技热的五六十年代科幻影片配乐、60年代后期到80年代早期大众音乐乐队以采用电子合成器为时髦,以及由反战和反文化等运动引发的前进摇滚和迷幻音景、80年代和90年代兴起的各种电子舞曲潮流、21世纪以微处理器计算机为工具的大规模电子乐创作热潮和翻新(remix)文化等标志着大众电子乐的蓬勃发展历程。这些都不断推动了电子乐技术、作曲技巧和音乐风格的发展。

 

西方音乐学术界一些人把电子乐作曲从二战后1948年法国巴黎的“具体音乐”和1953年德国的“科隆流派”算起,而对在此之前的历史没给以足够的重视,仅仅作为电子乐作曲历史的铺垫或称作电子乐作曲的“史前时期”。近年来一些过去被忽视的早期电子乐作曲实践被人们发现或重新发现,比如美国柯蒂斯音乐学院音乐学家托马斯·帕特森(Thomas Patteson)根据对德国的研究就对这种“电子乐史前时期” 的定位提出了质疑。[1] 把多个国家的情况综合起来看,实际上电子乐作曲的一些原创思路和实验就是在20世纪初期到二战结束的1945年这几十年中出现的,这个时期才是电子乐作曲的起源时期本书就是要综合介绍1945年底以前电子乐技术和电子乐作曲的历史,根据这些历史事实就不难对相关历史事件和人物所起到的作用进行重新评价。

 

本书中重要的时间概念有: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728-19181111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91-194592

电子乐技术的起源时期:从19世纪开始到二战结束,即大约1800-1945

电子乐作曲的起源时期:20世纪初期到1945

英文中“电子乐器”称呼最早出现的时间:1930

英文中“电子乐”称呼最早出现的时间:1931


需要指出有些电子乐的基本概念还很混乱。比如至今对如何称呼上述新型音乐都有争议 - “电子乐”(electronic music)与“电声学音乐”(electroacoustic music)之争。对如何定义电子乐也有多种说法。造成这种局面原因是多方面的:学术界同大众的看法和理解不一致,有些人混淆了整个电子乐和学术电子乐;有一些人缺乏科技界那种相对严谨的学术风气,无视前人和他人的贡献,自行其是,谁也不服谁;有些争议出自流派门户之见,或名利之争,有些还夹杂着国家和民族的对立情绪,等等。今后对这些基本概念的争议还会继续,但既然我们要了解电子乐历史就应该先对电子乐概念有一个最基本的认识。音乐“学术界”在电子乐历史上不仅仅是指专业音乐研究机构、音乐学院或大专院校的音乐系,还包括一些国家机构或私有公司的相关技术部门以及一些民间独立学者。“学术”行为的标志是具备一定的理论思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