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有时会莫名感到心脏一阵慌乱,心跳似乎不规律,这可能是出现了心律不齐。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院2014年的一项研究表明,出现心律不齐的人中,有35%的人会发生心脏疾病。有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会给人的心律添乱,应该改掉,以保证心脏的正常工作。 饮食不能过饱 人们在生活中应养成少吃多餐的习惯,吃得太饱会加重心脏负担,诱发或加重原有的心律失常。饮食应清淡、低盐,尽量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如动物内脏、肥肉、蛋黄等。 进食不宜过快有些人在吞咽食物数秒钟时可突发心悸、头昏,狼吞虎咽时症状更明显。因此,吃东西时最好细嚼慢咽,对胃肠道和心脏都有好处。 精神不宜长期紧张在聚会、K歌等喧闹的环境中,人们容易放纵自我,尽情抽烟、喝酒等,让人情绪激动,容易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可能诱发心律失常。因此,玩乐也要把握度,不可肆意妄为。经常加班熬夜,很容易使交感神经系统长期处于兴奋状态,导致心脏负担过大,心律变快,甚至诱发心律失常或猝死。 避免突然的冷热刺激 心脏疾病患者不可贪凉,夏天不要对着空调直吹。天气寒冷时注意保暖,尤其要重视手部、头部、面部保暖。 文/陕西省友谊医院干部保健科 雒娟妮 整理/薛寒 周垚 图/源自网络 以上为《健康报》原创作品,如若转载须获得本报授权。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自助获取转载授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