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脉作为中医的诊疗法之一,从古至今都被人们所认可,效果也极佳。中医把脉如何评定脉象平稳且表现此人身体健康与否?下面为大家做简单介绍: 中医诊脉“平脉”为正常脉象,何为平脉?就是手腕部三部有脉,不浮不沉、不大不小、从容和缓,柔和有力,节律一致,有一定力度,且随季节、气候、活动、环境而出现相应的正常变化。 中医学将“平脉”归纳出三个特点:有胃气、有神气、有根气。 1、胃气:就是具有良好的而消化功能,这是因为“胃为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 古人称:“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灵枢.终始篇》说:“邪气来也,紧而急,谷气来也,徐而缓。” 2、神气:脉贵重在有神,心主血而藏神,脉为血之府,血气充盈,心神健旺,脉象自然有神,脉的神气表现在心态柔和有力,即使是微弱之脉,不至于完全无力为有神。总之,脉之有胃气,也及表现出有神气。 3、根气:什么生物、植物都要有根,人也要有根,脉象有根就是有肾气,“先天之本谓之肾”,这就是说肾气系人体的原动力,肾气足,脉象必然有根,尺关候肾,尺脉需应指,就是有根的脉象,比如:患大病、绝症后,只要肾气犹存,先天之本未绝,便提示有“生机”。 《脉诀》曰:“寸口虽无,尺犹不绝,如此之流,何忧陨灭。” 中医在切诊时,还十分注意排除影响脉象的因素,以避免误断。 从年龄看,脉象小儿多快于成人,年龄越小,脉搏越快;青壮年体多强健,脉多有力;老年人体衰弱,脉来缓迟;成年女性较成年男性脉象濡弱而略快;瘦人脉多稍浮;腾人脉象多沉伏。 另外,当长途旅行、重体力劳动、剧烈运动,或饮酒、饱食、情绪激动时,脉多快而有力;饥饿时,脉较弱; 气候对脉象也有影响,如春天的脉象微弦(春弦),夏季的脉象微洪(夏洪),秋季的脉象微浮(秋毛)、冬季的脉象微沉(冬石)。 至于“反关脉”(脉不见于寸口,而见于腕关节的背侧)、“斜飞脉”(脉从尺部斜向虎口),都因桡动脉位置异常所致,一般不是病脉。 了解脉搏的跳动,自己也可以为自己把脉,提早得知自身的身体健康状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