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应多一点鼓励少一些苛责(原创) 从100分到98分,2分的退步换来的是一个耳光。从55到61分,6分的进步得到的是亲吻。图中两个孩子的共同点在于:当试卷分数较低时,得到的是一个粗暴的巴掌印。分数较高时,得到的就是家长甜蜜的亲吻。 亲吻带给孩子的是愉悦与开心,而带有巴掌印的脸上是难以掩饰的难过的表情。可想而知,孩子的内心肯定充满了沮丧、自责与羞愧。此时此刻,作为成年人的父母们,能否克制你们内心的不满,而非将望子成龙的失望化为愤懑,经由一个随心所欲的巴掌发泄到孩子的身上? 孩子考得差,父母失望可以理解,但采取如此粗暴的方式对子女进行教育,显然过分了一些。我国《反家庭暴力法》第五条明确提出,未成年人遭受家庭暴力的,应当给予特殊保护。第十二条更进一步规定,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应当以文明的方式进行家庭教育,依法履行监护和教育职责,不得实施家庭暴力。父母是孩子的监护人,意味着对子女应尽到抚养、教育的责任。然而,教育并不意味着可以不择手段。如图中一样,采用暴力的行为,这更是法律明令禁止的。 其次,作为成年人,遇到事情,应冷静处理。孩子成绩退步,本应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作为父母,此时应该做的,是耐心询问孩子成绩退步的原因,给予及时的教导或者安慰。一个巴掌,又能解决什么问题?教育从来是慢工出细活,每一位父母都竭尽全力想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材,但急是急不来的。珍贵的东西慢慢长,想要教育之树结出硕果,就必须多一点耐心,多一点理性。 再回到图片本身——98分的孩子得到的是一个巴掌,而61分的孩子得到的是一个吻的奖励。若是两位孩子互相对视一下,会作何感想?成绩好的,遭到惩罚,成绩差的,却受到表扬。这样的教育,会给孩子传递一种怎样的讯息?未免太不公平! 综上所述,图中所反映出的教育方式,不合法、不理智、不公平。 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假若孩子体验到体罚的可怕和震惊,那么在他的心灵里,那种内在的、自身天赋的、作为自我教育的力量就减弱了”。教育,应多一点鼓励,少一些苛责。毕竟孩子需要教育,更需要大人的宽容、理解与温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