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博物馆藏】宋代团扇小品(100幅超清原图)

 馗风堂主 2016-08-16



 公告

 【汉唐书院内部高清资料】

原图TIF文件(共计22500GB)

向【汉唐会员】发放

(总第十九期)

详情请见文章末尾!



【上海博物馆藏】宋代团扇小品(卷一)

目录如下:


宋 佚名 秋葵图

宋 佚名 猿鹭图

宋 佚名 虞美人图

宋 佚名 夜合花图

宋 佚名 樱桃黄鹂图

宋 佚名 竹江鸳鸯图

宋 赵孟坚  岁寒三友图

宋 佚名 荷塘鹡鸰图

宋 佚名 澄江碧岫图




宋 佚名 写生四段(一)

宋 佚名 写生四段(二)

宋 佚名 写生四段(三)

宋 佚名 写生四段(四)

宋 佚名 山茶蝴蝶图

宋 佚名 江妃玩月图

宋 马远(传)松下闲吟

南宋 梁楷 布袋和尚图

宋  佚名 夜合花图

宋 佚名 红果绿鸦图

宋 佚名 松风楼观图



注:

上海博物馆藏宋画甚丰,汉唐书院将分三期进行发放,本文是计划内的第一期,尚有两期未发放,即:《【上海博物馆藏】宋代团扇小品(卷二)与《【宋画全集】宋画博物馆卷》后续将进行资源发放!敬请关注!



本期特别鸣谢:

上海博物馆


宋代绘画进入手工业、商业行列,与更多的群众建立了较为密切的联系,在开封、临安的一些茶坊、酒楼、商店等地方经常用绘画装点门面以招揽顾客。画家们除了为贵族阶层装饰和绘制一些壁画外,还要满足广大市民的需要,一些职业画家将作品作为商品在市场上出售,供应不同层次买主的需要,汴京大相国寺每月开放五次庙会,百货云集,其中就有售卖书籍和图画的摊点,在寺庙后廊还有专门为人画像的生意。街市上的纸画行业和岁终年画市场则主要供应给市民,随着印刷术的普及和雕版印书业的发展,有很多的图画被刻印出售,促进了版画的发展。


宋 佚名 猿鹭图

宋 佚名 猿鹭图

宋 佚名 猿鹭图


北宋时吴兴籍画家杨威善画村田乐,遇到有来自开封的商贩买画就告诉他们,若拿到画院去卖,可以得高价。开封有画家因画婴孩出名而被叫做“杜孩儿”;有的擅长画宫室界画而被叫做“赵楼台”;画家刘宗道善画“照盆孩儿”,每创新稿必画出几百幅在市场上一次出售,以防别人仿制。南宋初年画家李唐流落临安,曾依靠在市场上卖画谋生;临安市场上出售有细画指扇,异色影花扇,梅竹扇面,张山人画山水等。由此,社会对绘画的需求和民间职业画家创作的活跃,是推动宋代绘画发展的重要因素。


宋 佚名 虞美人图

宋 佚名 虞美人图局部

宋 佚名 虞美人图局部

宋 佚名 虞美人图局部

宋 佚名 虞美人图局部


两宋绘画是中国古代绘画高度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它所反映的广泛的现实生活内容,在古代绘画史上是及为突出的,运用多彩优美的艺术形式,创造很多的艺术表现手法和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元明清绘画中的风格样式及理论大多数可在宋代绘画中得到了根据,表现了中国绘画的成熟和高度的繁荣。


宋 佚名 夜合花图

宋 佚名 夜合花图局部

宋 佚名 夜合花图局部


在五代南唐、西蜀建立画院的基础上,宋代继续设立翰林图画院,以培养宫廷需要的绘画人才。北宋徽宗时还曾一度设立画学。宋代多数帝王如仁宗、神宗、徽宗、高宗、光宗、宁宗等人都对绘画有不同程度的兴趣,出于装点宫廷、图绘寺观等需要,都很重视画院建设。特别是徽宗赵佶,本人在绘画上具有较高修养和技巧,注意网罗画家,扩充和完善宫廷画院,并不断搜访名画充实内府收藏,导致了宫廷绘画的兴盛。画院画家与社会保持一定联系,但又受皇帝的制约,宫廷绘画带有明显的贵族美术的特色,既精密不苟,又在某些作品中有萎靡柔媚的趣味。画院集中了社会上的优秀画家,体现了当时较高的水平,创作出如郭熙的《早春图》、《关山春雪图》,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西湖争标图》,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李唐的《采薇图》、《万壑松风图》,马远的《踏歌图》、《水图》等一大批经典作品。


宋 佚名 樱桃黄鹂图

宋 佚名 樱桃黄鹂图局部

宋 佚名 竹江鸳鸯图

宋 佚名 竹江鸳鸯图局部

宋 佚名 竹江鸳鸯图局部

宋 赵孟坚  岁寒三友图

宋 赵孟坚  岁寒三友图


当时对绘画的收藏、品评和延纳画家作画已在上层文人士大夫中蔚然成风。更有不少文人亲身参加绘画实践,像诗词一样用以寄兴抒怀,在题材选择、形象处理及审美情趣上,都有自己的独特要求。他们在画幅上题字咏诗渐次增多,开辟了书画题跋的新天地,并能自觉地将书法艺术的表现形式引入绘画中,极大地丰富和提高了绘画艺术的表现手段。两宋时期文人士大夫中涌现了仲仁、扬无咎的墨梅,文同的竹,苏轼的古木怪石,米芾、米友仁父子的云山,赵孟坚的水仙等,成为后世文人画家追随学习的典范。此外较为著名者还有燕肃、晁补之、李迪、蔡肇、张舜民等人。文人士大夫在绘画理论上也颇有建树,欧阳修提出表现萧条淡泊的情怀,陈与义主张“意足不求颜色似,前身相马九方皋”,苏轼的“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等一系列见解都具有代表性。宋代的文人士大夫绘画影响到辽金地区,成为元明文人画发展的前导。



宋 佚名 秋葵图

宋 佚名 秋葵图局部

宋 佚名 秋葵图局部


宋 佚名 荷塘鹡鸰图

宋 佚名 荷塘鹡鸰图局部


两宋绘画各科的发展,内容十分广泛。宋徽宗时期办有画学,分为佛道、人物、山水、鸟兽花竹、屋木六科。《宣和画谱》著录藏画,则分为道释、人物、宫室、番族、龙鱼、山水、畜兽、花鸟、墨竹、蔬果十门。孝宗乾道三年,邓椿所著《画继》则分为仙佛鬼神、人物传写,山水林石、花竹翎毛、畜兽虫鱼、屋木舟车、蔬果药草、小景杂画等八类。这些现象都反映了绘画表现范围的扩大和题材分工的细致深入。 宋代在绘画高度繁荣的基础上,绘画理论著述也大量问世。画史、画论、绘画赏鉴及收藏著录等著作大量流传,如《图画见闻志》、《宣和画谱》、《画史》、《林泉高致》等,成为今日研究古代绘画的重要文献依据。



宋 佚名 澄江碧岫图

宋 佚名 澄江碧岫图局部

宋 佚名 澄江碧岫图局部

宋 佚名 澄江碧岫图局部

宋 佚名 写生四段(一)

宋 佚名 写生四段(一)局部

宋 佚名 写生四段(二)

宋 佚名 写生四段(二)局部宋 佚名 写生四段(三)

宋 佚名 写生四段(三)局部

宋 佚名 写生四段(四)

宋 佚名 写生四段(四)局部


宋 佚名 山茶蝴蝶图

宋 佚名 山茶蝴蝶图局部

宋 佚名 江妃玩月图

宋 佚名 江妃玩月图局部


宋 马远(传)松下闲吟

宋 马远(传)松下闲吟局部


南宋 梁楷 布袋和尚图

南宋 梁楷 布袋和尚图局部

南宋 梁楷 布袋和尚图局部


宋  佚名 夜合花图

宋  佚名 夜合花图局部

宋  佚名 夜合花图局部

宋 佚名 红果绿鸦图

宋 佚名 红果绿鸦图局部

宋 佚名 红果绿鸦图局部

宋 佚名 松风楼观图

宋 佚名 松风楼观图局部


国画大师黄宾虹曾说:“唐画如面,宋画如酒,元画以下,渐如酒之加水,时代愈后,加水愈多,近日之昼,已经有水无酒,不能醉人,薄而无味。”大师如此评价,足见宋画艺术的卓尔不群。所以欣赏与学习中国画如果需要达到一定高度的话,那么宋代是绕不开的,临摹宋画更是必不可少的。


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