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盘点诸葛亮北伐无功的五大坑,第一坑已是千古坑王

 玉稻筱麦坊米 2016-08-16

诸葛亮六次北伐,但都没有什么大的突破,这是怎么回事呢?我认为其中最主要原因便是诸葛亮北伐有阻挠他的五大坑。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介绍这导致诸葛亮北伐无功的五大坑。

第五坑:刘备

盘点诸葛亮北伐无功的五大坑,第一坑已是千古坑王魏蜀吴三足的情况是:曹实力最强、孙次之、刘最弱,面对这种形势,应该采用诸葛亮隆中对的策略:东合孙权。但是刘备这时做出了成绩,想依着自己的性子来,将诸葛亮的话抛在了一边。利用孙吴攻打荆州,帮助关羽报仇的契机。毅然决然的发动了夷陵之战,结果导致蜀军惨败,蜀汉国力大损,并将这个烂摊子交给了诸葛亮来打理,不可谓不坑啊。

第四坑:李严

盘点诸葛亮北伐无功的五大坑,第一坑已是千古坑王

第一次大举北伐3年后,诸葛亮又组织了第二次大举北伐,他调来同为托孤大臣的李严坐镇汉中总督粮草供给,这次是势在必得的心态。这次北伐的对手是司马懿,两位大才的初次交锋,诸葛围祁山,司马救祁山;留费耀、戴陵和郭淮守上卦,诸葛分兵攻祁山,自率一军至山卦大破费戴郭后割麦,司马回救上卦,与诸葛相持;诸葛退至卤城,司马跟进;司马以张郃攻南围,王平坚守拒张郃,不克;司马攻诸葛北围,诸葛弃围佯败逃走,司马追击,诸葛使魏延吴懿赴拒,大败司马,司马还保营。这次战役诸葛亮充分发挥了高超的军事水平,打得司马懿狠狈逃回保营坚守。这时诸葛亮写信给李严,说司马懿粮草不继了,正是好机会,给李严上中下上策,要李严根据实际情况作选择,

上策:让李严带兵断司马懿粮道

中策:持续供给粮食使自己与司马懿持久拼消耗

下策:若粮草供应困难则退兵

出于羡慕嫉妒恨各种心理,李严选择了下策,派人通知诸葛亮说下雨水涨导致粮草运转困难,希望诸葛亮退兵,诸葛亮无奈只好退回,导致这次北伐失利诸葛亮回来后知道粮草并未出现供运不继的实情后大怒,上表贬李严为庶民。

第三坑:关羽

盘点诸葛亮北伐无功的五大坑,第一坑已是千古坑王

诸葛亮的“隆中对”说,在取得荆益之地后,要“保其岩阻,东联孙权,内修政理,待天下有变,则两路出兵北伐”。这个战略很明确的指出北伐的时机是“待天下有变”,而在天下有变之前不能轻举妄动,要做到“保其岩阻,东合孙权,内修政理”,那关羽做到了吗?答案是没有,不但没有做到,他还反其道而行。“保其岩阻”,关键在于保,保的关键在于守,可关羽却采取攻势发动樊城之战,而忽略了荆州后方的守,以致为吕蒙所乘。“东合孙权”,对孙吴方态度是“和”,而关羽却恰恰是“敌”,例如孙权欲与关羽结为儿女亲家,关羽竟说什么“虎女岂嫁犬子?”的话。“内修政理”,关羽与属下的傅士仁、糜芳等人关羽搞得一团糟,丟荆州走麦城孟达刘封都不救援。这些行为最终导致荆州丢失,夷陵之战爆发,隆中对策略破产。

第二坑:司马懿

盘点诸葛亮北伐无功的五大坑,第一坑已是千古坑王

面对诸葛亮,不得不说司马采用了最正确的御敌策略——坚守不战。说到用兵,司马虽然也是顶尖高手,但他不是诸葛亮对手,卤城之战就是最好的证明。司马懿手握国力、兵力、后勤、主场等多重优势,却被诸葛亮打得损兵折将惧战,实在有辱大宣王之威名。但是他狠狠的抓住了诸葛亮国力小兵力少不敢强攻,以及秦岭险粮运艰坚以持久的巨大弱点,果断的坚守不战,诸葛亮千里北伐利在速战,司马的策略正好克制,司马坑啊!

第一坑:马谡

盘点诸葛亮北伐无功的五大坑,第一坑已是千古坑王

第一次北伐,三郡叛魏响应诸葛亮,形势很好很乐观!这个时候张郃来了,诸葛亮派出马谡对付张郃。从派马谡这个任命来看,诸葛亮对打赢这场仗是很自信的,他的自信来源于他已做好了部署,这个部署应该是很周密很完美的,他只需要一个人去按他的部署执行即可保证万人一失,而这个人最大的优点在于——听话,只有听话的人才能百分百按他的部暑执行,那么汉营中谁最听话呢?答案是:马谡。马谡这个人有才,诸葛亮南征时他就提出“攻心为上”的策略,深受诸葛亮赏识,诸葛亮甚至在日里万机之余与他通宵长谈,足见赏识器重,而马谡也对诸葛亮尊重恭顺,非常听话。这次守街亭,说白了诸葛亮就是特意提拔他,让他去捡功劳的,按诸葛亮的想法,只要按自己的部暑去执行,守住街亭是妥妥的,怕就怕派去的人不执行部暑,所以所任命之人一定要听话!听话!听话!而马谡是诸葛亮觉得最听话最值得信任的人,于是“违众拔谡”然而令诸葛亮无语的是,马谡“违亮节度,不下据城”“舍水上山”大为张郃所破,于是,一场最有希望成功的北伐就这样败了。出师不利,马谡坑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