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同分贝的声音在不同环境下听到的大小是不同的. 人耳有自动音量调节功能,听力随声音变大而下降,声音的能量增加一倍,我们听到的感觉只是音量大了30%,这就是为什么用分贝表示音量大小的原因,分贝值与人听到的声音响度变化率接近. 当环境噪音较大时,听到的声音就会小一些,所以我们白天看电视时音量总是比深夜大一些,因为白天外界噪声较大. 夜深人静时掉根针在地上也能听到,但是白天可能就听不到了. 此外,还有周围环境的共振、反射、吸收等因素的影响.比如楼下的人站在草地上和站在水泥地面上说话是不一样的,在楼上听到的大小相差很大. 在楼上的人说话由于被房间的结构和室内陈设的不同家具向不同方向反射和吸收,实际能传到楼下的声音能量很小了,而且还会使声音变含混变模糊. 而楼下人说话则经过地面的反射,传到房间的能量增加了一部份. 此外,室外的噪声一般都会比室内要大一些.所以在室外的人听觉灵敏度要比室内的人弱一点. 所以多数情况下,楼上的人能听到楼下人说话,但楼下人听不到或听不清楼上的人说话. 但是如果是在房间里说话,也可能会因为共振等原因,楼下就能听到了.我们常有这样的经验,去看待售的新楼房时,离很远就能听到有人在楼里说话的声音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