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故宫博物院藏明清苏作文物展

 书画雅苑 2016-08-16

 

        8月13日,由苏州博物馆与故宫博物院合作举办的“蘇·宫——故宫博物院藏明清苏作文物展”在苏州博物馆开幕。86套(101件)明清宫廷藏苏作精品集中展出,全面展现了明清宫廷皇家御用的苏作工艺,彰显了苏州雕刻工艺的艺术魅力。

        本次展览分为“技冠天下”、“内廷炫艺”、“承旨而作”、“特制进贡”4个单元,以明清时期苏作工艺与宫廷文化之间的互动为主线,以玉器、竹木、牙角、砚台、漆器等各个工艺门类的技术发展为辅线,展现明清宫廷清新绚丽的苏州风,呈现精巧的苏州工,显现绝技天下的苏州艺。这是苏地作工心灵的宿归,是与现当代中国工艺的相映观照,更与当下时代的“工匠精神”契合呼应。

剔彩龙凤集福盘

配合展览,苏州博物馆将推出明清苏作工艺系列讲座、手工艺体验系列艺术课程、“紫禁城里的苏州风”影视欣赏等活动。此外,在展览期间的每周六和周日下午,将举办苏州当代雕刻工艺现场展示,让古今工艺沟通对话和碰撞交流。为了让观众能够有更好的参观感受,展览还配套有志愿者义务讲解、语音导览设备以及微信自助导览等多种导览形式,为不同需求的观众提供全方面的展览解读。

青玉交龙纽“御书房宝”印

了解一段

明清苏州雕刻工艺史

/

工匠最早进入宫廷

康熙年间

清早期为了满足宫廷的需要,清政府在紫禁城内设立了造办处,并从全国范围内选调优秀工匠为之服务。其中雕刻类工匠基本都来自于苏州地区。

造办处是专门为宫廷制造各种器用的机构,成立于康熙时期,一直延续至清末。造办处下设馆、处、作、厂等作坊,分工明确,设催长、副催长、委署司匠、库守、苏拉等,各种匠役约有数百名,承应各项宫廷差务。

封锡禄款竹根布袋和尚

目前可考姓名的苏州雕刻工匠最早进入宫廷应该是在康熙时期。比较有名气的有嘉定竹刻的封氏。封氏三兄弟封锡爵、封锡禄、封锡璋成就最高,号称“鼎足”。其中封锡禄、封锡璋曾在康熙年间进入造办处供职。

此后,其后辈及弟子封始岐、封始镐、施天章也被举荐服务于宫廷,并历经雍正朝,一直供职至乾隆早期。他们的工作不仅限于竹刻,而是涵盖了竹木牙角,甚至寿山石等各种材质的雕刻。苏州顾氏砚雕的后人顾公望也于康熙年间艺值内廷。

/

雕刻工艺高峰

乾隆时期

乾隆时期,随着宫廷活计的大量增加,进入宫廷造办处的苏州雕刻工匠数量达到空前。其门类也发生了变化,较为明显的是,竹木牙角匠因不合乾隆帝的喜好而逐渐被广东工匠所取代,而玉匠则大量增加,人数渐臻顶峰。

白玉双仙人耳杯

自乾隆帝平定新疆后,和田玉料大量贡入宫廷,原料的充足使得宫廷玉器活计大量增加,玉匠的需求也自然要增加。在这一点上,乾隆帝首先想到的就是苏州玉匠。据郭福祥先生在《档案所见乾隆时期宫廷里的苏州玉工传略》一文中统计:“见于记载的(苏州玉工)在乾隆一朝共有18批次近40人,而实际征调的批次和人数肯定比这还要多,是相当可观的。其中能够考见姓名者多达27人。”比雍正时期翻了几倍,基本垄断了乾隆朝内廷玉器的制作。

白玉双仙人耳杯 杯壁上雕刻

这些玉匠有的技艺全面,有的精于一点。乾隆帝根据他们的专长安排活计,共同打造“恭造式样”宫廷用器。

/

从乾隆二年开始,苏州织造几乎每年都会接到数量不等的玉器活计,涵盖了典章、宗教、佩饰、陈设、文玩、日用、仿古等几乎所有类别,总量应有数千件之多,我们也很容易在造办处活计档中看到发交苏州成做玉器的记录。目前故宫博物院收藏玉器3万余件,有相当数量属于清代乾隆时期的,因此其中肯定有许多发交苏州织造制作的玉器。由于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较少,我们也只能对少数的玉器进行查证确认。

玉莨苕叶纹烛台

青玉雕良苕叶纹烛台就是其中的一件。据《活计档》记载:

“乾隆三十八年行文二月二十四日接得郎中李文照押帖,内开二月十二日太监胡世杰交青白玉灯挺一件,传旨着交如意馆挑玉配做灯盘一件,再挑玉画样配做一对,钦此。于二月十五日挑得青白玉回残一块,画得灯挺一件,挑得二等白玉石子一块,重三十六斤,画得菊花式灯盘纸样一张,随原交来灯挺一件,共成一对,交太监胡世杰呈览,奉旨:俱照样准做,着交苏州织造舒文处成做,钦此……于三十九年十二月初八日,员外郎四德、库掌五德将苏州送到玉灯挺一件,灯盘二件,随做样灯挺一件,持进交太监胡世杰呈览,奉旨:交养心殿,钦此。”

玉莨苕叶纹烛台 局部

从此器看,灯挺为青白玉,灯盘为白玉,和档案一致;从时间上看,此器题诗时间为乾隆四十年正月上旬,档案中交回的灯挺和灯盘为三十九年十二月初八日,时间相差约一个月,也很接近,因此推测此器应是档案中提及的做样灯挺和新做白玉灯盘的组合。

接到玉器制作的活计后,苏州织造如何制作,现在还没有统一的说法。有人认为是苏州织造下设的治玉作坊制作,也有人认为是外雇玉匠制作。个人觉得两种情况应该都有。苏州接收的活计量很大且经年不断,单纯靠临时外雇玉匠很难保证活计的制作,再说苏州织造有大量的织绣活计招募了数以百计的织工绣工,因玉器活计多而招募玉匠也在情理之中。而外雇玉匠则是在内部忙不过来的情况下而采取的临时雇佣措施。

青玉七佛图钵

无论招募亦或外雇,这些玉匠大多都来自于同一个地方——专诸巷。专诸巷是苏州城区西北部的一条街巷。位于阊门内,以春秋时刺杀吴王僚的勇士专诸得名。明清时期,专诸巷发展成玉雕行业集中之地,聚集大量优秀的玉雕工匠,推动了明清玉雕工艺的发展。乾隆皇帝对专诸巷玉匠赞赏有加,常写诗曰“专诸巷中多妙手”、“专诸巷益出妙手”等。

青玉栖霞全图山子

/

明代中后期,苏州经济、文化空前发达,工艺门类齐全,制作水平高超,高手辈出。其中苏州雕刻工艺尤为突出,名声较大的主要有竹刻、牙角雕、玉雕、砚雕等。

剔彩八仙庆寿纹如意

竹刻艺术兴起于嘉定。明代中后期嘉定隶属于苏州府管辖,嘉定竹刻即始于此。史称嘉定派,创始人为朱鹤。朱鹤把书画艺术融入竹刻,以刀代笔,开创了以透雕、深雕为特征的竹刻技法,将竹刻从附属于实用工艺的范畴脱胎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雕刻艺术。其子小松、孙三松继承其业,广授技艺。从此嘉定竹刻名家辈出,技法更新颖多样,深得文人雅士的喜爱,甚至有文人直接参与雕刻,推动了嘉定竹刻艺术的发展。

象牙雕海水云龙纹火链套

牙角雕刻亦随着其他雕刻门类的发展而兴起,苏州地区的代表人物当属鲍天成。鲍天成,明代雕刻艺人。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能用犀角、象牙、紫檀木雕琢箱、匣、盒、扇坠、簪钮之类。往往设计奇巧,技艺超越前人。其所雕刻犀角杯在江南极负盛名。

白玉双婴耳杯

明代中后期的苏州玉雕在当时已经名扬海内。玉雕名匠陆子刚更是名声斐然。陆子刚为明中晚期治玉名家。“子刚”亦作“子冈”,明代文献对其多有记述,其治玉高峰期约在明嘉靖至万历年间,其作品在当时即被富贾、权贵追捧和收藏,更有假冒者以此牟利。因此子刚款玉器风格各异,优劣互现。此次所选用的5件子刚款玉器也存在着虽然雕工俱佳,但落款形式和风格不尽相同,也很难遽断为一人所为。

顾二娘款端石洞天一品砚

由于文人的喜好,明代文人文房用器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作为文房四宝之一的砚台更是受到文人的关注和喜爱。苏州砚雕在文人的影响下也得到了发展。顾氏砚雕是明清苏州砚雕的佼佼者。据《江南通志》记载:“顾圣之,字德邻(亦写作'麟’),吴县人。父顾道人,工于制砚。人称之为小道人,所制砚皆仿古式,璞雅可玩。子死,媳独擅其艺者二十余年。”此处所说的媳即为顾二娘。顾二娘能传顾家砚雕绝技,并出于蓝而胜于蓝,得到了当时文人的好评。

顾二娘款端石洞天一品砚 局部

清人朱象贤在《闻见偶录》中赞顾二娘制砚曰:“其所作古雅之中,兼能华美,名称更甚,当时实无其匹。”顾二娘非端溪佳石不奏刀,生平所制砚不及百方,数量稀少,因而相当珍贵。据有学者考证:顾二娘后辈顾公望亦能传其技艺,并于康熙年间被召入内廷供役。

更多精工作品

剔红山水人物图磬式套盒
剔彩龙凤集福盘-款识
剔红嵌碧玉交螭宝盒

青玉“御制九符”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