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邮票辨伪 | 《潘天寿作品选》邮票的真伪鉴定

 我家十一少 2016-08-16

潘天寿(1897-1971)早年名天授,字大颐、号阿寿,常自署雷婆头峰寿者。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长期从事绘画活动和美术教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美术学院院长。潘天寿一生以弘扬民族美术为己任,淡泊名利,刚正不阿。擅长写意花鸟和山水画,能诗、书、画、印于一炉,创造了沉雄阔大、苍古高华的艺术风格。著有《中国绘画史》《治印谈丛》等。

1997年3月14日,正值潘天寿诞辰100周年纪念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一套《潘天寿作品选》特种邮票,志号为“1997-4”。全套邮票6枚。面值分别为:(6-1)(6-2)50分,(6-3)(6-4)100分,(6-5)(6-6)150分。背面刷胶。邮票规格均为38毫米×50毫米。发行量为:(6-1)3080.1万枚,(6-2)3022.5万枚,(6-3)2697.7万枚,(6-4)2598.5万枚,(6-5)2592.1万枚,(6-6)2572.9万枚。齿孔11.5度。邮局全张枚数32(8×4)。潘公凯、励国仪设计。影写版。北京邮票厂印制。



这套邮票题材好,又是绘画精品,其设计和印制都很精美,发行后受到广大集邮者的喜爱,供不应求。于是造假者便乘机利用1997-4《潘天寿作品选》真品翻拍制版,用胶版200线,原大、原色印制,伪造全套伪品,这种伪品,笔者已在1999年出版的彩版《中国邮品辨伪必备》专著中介绍了,这里介绍的是造假者近期利用高科技伪造的新伪品。这种伪品采用胶版200线模仿影写版原大、原色印制,文字边缘也呈锯齿状,来进行鱼目混珠,以假乱真。


下面,小编教您从三个方面来鉴别1997-4《潘天寿作品选》邮票的真伪~


1

看版别。1997-4真品采用影写版印制,其网点大小相同呈圆型中空状,各种刷色网纹夹角均呈45°,刷色纯正,色彩鲜亮,其铭文、面值、票号和志号,均采用黑色专版印制,文字边缘呈影写版所特有的锯齿状,网点呈圆型中空状;伪品采用胶版印制,网点呈实心状,各种刷色网纹夹角各不相同,红色网纹夹角呈75°,蓝色呈15°,各种刷色混杂在一起,色彩不鲜亮,其铭文、面值、票号和志号,均模仿真品采用黑色专版印制,文字边缘也呈锯齿状,但此锯齿状是造假者刻意用胶版模仿的,并无影写版因网点大小相同呈圆型中空将所独有的特征。






2

量齿孔。1997-4真品其齿孔为11.5度;而伪品则为13度,其齿孔明显比真品细密。






3
 用紫光灯鉴别。在紫光灯照射下,真品白纸面呈暗紫色,伪品的白纸面则呈淡紫色。


摘编自:集邮博览总第343期《1997-4<潘天寿作品选>邮票的真伪鉴定》

作者:耿守忠 杨治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