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开国少将刘耀宗——做好事从来不留名(兴国县鼎龙人)

 邓超越梦想 2016-08-17


有一位做好事从来不留名,长征途中,奋勇救出8名遇险战友不让报告上级的无名英雄。他就是刘耀宗少将。

刘耀宗,1918年出生,兴国县鼎龙乡人,出生于一个贫苦家庭。父亲刘承涵是个私塾先生,为人忠厚、善良,对子女灌输的是“仁义道德”,期望子女长大后安分守己,勤劳谋生,与人为善,对穷人有同情心。父亲的教育使少年时候的刘耀宗就具有仗义勇为精神。

刘耀宗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10月,刘耀宗随军踏上了长征路。

渡湘江时,仗打得非常残酷,敌人的飞机大炮狂轰滥炸,滥施淫威。当时身为连级干部的刘耀宗,既是战斗员又是指挥员。他所在的连队已经突破重围。转移途中,友邻部队有8个伤员掉了队,就在离他们不远的竹林里被敌人围困。刘耀宗忧心如焚。是继续前行去追赶大部队,还是回头去抢救这8位战友呢?刘耀宗和排长们分析:眼看天黑了,万一后续部队不走这里经过,或者走这里经过发现不了他们的下落,这8个同志不就要全部牺牲吗?战争的目的就是为了保存自己、消灭敌人。敌人只是一小股保安团的杂牌军,以一连的兵力去打敌人这支小股武装是完全可能成功的。自己离得这么近,怎能见死不救呢?在来不及向团首长请示的紧急情况下,刘耀宗当机立断,率领战士们趁着渐渐浓黑的夜幕,手缠白布,呈雁形摆开,借助沟坎、树林悄然摸到敌军背后,突然发起进攻,雁头尖刀般楔入敌阵,猛地撕开一道口子并迅速扩大,趁敌军还懵懵懂懂之时又迅速撤离战场。当敌人发现他们增援的人数并不多时,便重新组织力量反攻。刘耀宗命令大家掩护伤员加快速度往前追赶部队,自己则带领一个班的战士顽强阻击前来追赶的敌人,掩护队伍撤出危险地带。借着夜幕的掩护,他们胜利完成阻击任务,并大步流星赶上了大部队。这8个战友非常感激他的救命之恩,一致要求向团首长报告,给他嘉奖。刘耀宗坚决阻止,说:“如果是为了邀功请赏才不救你们呢。同志,你们千万不要报告,这是我当时临时想出来的行动,事先并没有向团领导请示,好在我们都没有掉队,都没有被敌人‘包饺子’,否则,恐怕这个‘功’就要成为‘过’了。还是你们命大,运气好。”说得大家都笑了起来。

古语云:“壁立千初,无欲则刚。”刘耀宗戎马倥偬一生立过许多战功,为党为人民做过许多贡献。但他居功不傲,位尊不贪。他从来不肯谈自己的功劳。家乡兴国县要筹办《兴国籍将军生平事迹展览》,筹办单位再三去公函联系,并言明要给他立传,宣扬他的事迹。他再三推辞:“我实在没有什么好写的东西,经我再三考虑,虽然在伟大的革命事业中我做了一些平凡的工作,但这是我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做的,要谈什么传奇的事迹,实实在在没有,确实没有什么好写的。因此,我决定不写了,请予谅解。”他这番话,不是谦谦君子之语,而是发自肺腑之言。在我们军队和党政机关中,确实有许许多多老红军,他们一生所作所为本不是为了立传,他们只是想做人民大众的“孺子牛”,而绝不想贪名贪利成为“千夫指”。(胡日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