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石油地理:河西走廊多雄关

 LINlinruilin 2016-08-17

  生在华北平原,从小见惯了鳞次栉比、广厦万千,如今到了中国的西北角凭吊雄关,眼见大漠孤烟,长河落日,苍凉悲壮之感油然而生。感觉天地大了,人变小了。

  一条丝路,将雄关如珍珠般穿起。

  丝绸之路是贯通东西方文化的文明之路,也是各种文化、地域和民族间相互碰撞的舞台。一座座关楼在苍茫大地上悠悠伫立,饱经战火与风霜。随着历史格局的演变和冷兵器时代的终结,这些巍巍雄关如失去阳光的花朵蜷缩在历史的阴影里慢慢枯萎,有的甚至已湮没于漫漫黄沙之中,成为坦途。但谁也无法掩盖那显赫的过去,因为这些古老的关隘“代言”着我们无法割舍的历史。

  祁连山下,两千多年的雄关史如同一部厚重的卷轴,徐徐展开。伴着青灯,翻越古卷,我们重温故国、故城、故人,芳华刹那。

  事:人事有代谢 往来成古今

  雄关是汉唐的骄傲。

  《秦边纪略》有云:“初有水而后置关,有关而后建楼,有楼而后筑长城,长城筑而后可守也。”修筑关塞、远征匈奴、出使西域,都是国力强盛和国家自信之举。

  雄关是外交的重要开关、军事的坚固堡垒、经济的贸易门户,也是文化的碰撞接口。雄关之下,车辚辚、马萧萧, 使者、商人、军队冠盖相望,不绝于道。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各种肤色、服饰和语言的人穿梭往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留下无数动人的传说。

  玉门关名字的由来本身就是一段故事。玉门关原名小方盘城,自丝绸之路畅通后,西域诸国的商队络绎不绝地经此地入关,到中原经商。于阗国的特产和田玉也源源不断地经此运到内陆。

  于阗国国王为换回中原王朝的丝绸,派了一队官兵,专门押解运送玉石。这队官兵押运了几次后,出现了怪事——驮运玉石的骆驼一进小方盘城,就口吐白沫,昏迷不醒。一位有经验的老人告诉押运官:“骆驼入关生病,事出有因。咱们多年来途经此地运玉石,从未祭礼关神,不妨用上等玉石,在关门上镶嵌一圈。这样,关楼就有了光彩,关神也就高兴了。”押运官按老人的建议办了,骆驼灾病果然消除,平安到达长安。小方盘城门砌了一圈闪光的玉石显得更加雄伟,从此改名玉门关。

  划过历史的天空,有两条绚丽的彩虹:一条是长城,忠诚地守护着中华民族;一条是丝路,拓展和交融着中华文明。它们在华夏版图上蜿蜒向西,终于,在河西走廊山脉之间的一方狭窄处交汇。这个交汇点,就是嘉峪关。据说当年建此关时,工匠计算用料特别精确,建成时只剩下一块砖。现在这块砖还存放在西瓮城门楼的后楼台上,供人观摩。现在,这里一片繁荣,流光溢彩地迎接着八方游客,一览关城之奇丽。那种“祁连山下草,寂寞少人烟;魂魄千年后,犹思度酒泉”的凄凉早已留在了历史的沧桑中。

  诗:严关百尺界天西 万里征人驻马蹄

  余秋雨曾在《阳关雪》里写道:“我曾有缘,在黄昏的江船上仰望过白帝城,顶着浓冽的秋霜登临过黄鹤楼,还在一个冬夜摸到了寒山寺。我的周围,人头济济,差不多绝大多数人的心头都回荡着那几首不必引述的诗。人们来寻景,更来寻诗。”

  对于玉门关、阳关、嘉峪关等河西雄关来说,也是如此。如今的阳关,只留下几座烽燧,玉门关仅存一方城墙。所有这些,只不过是大漠中的一片浑黄,一片尘沙。因为有了那几首诗,才吸引着无数人来此朝圣。这些诗,我们在孩提时就能背诵。阳关、玉门关的形象早已在心中自行搭建。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个世界的生僻角落,变成人人心中的故乡。

  时过境迁,诗成了我们感受雄关胜景、追忆古人情思的最佳范本。1842年,林则徐流放新疆,途经嘉峪关,曾赋诗一首:“严关百尺界天西,万里征人驻马蹄。飞阁遥连秦树直,缭垣斜压陇云低。天山峻峭摩肩直,瀚海苍茫入望迷。谁道淆函千古险,回看只见一九泥。”嘉峪关之险,可谓一览无余。唐代边塞诗人岑参曾作《玉门关盖将军歌》:“玉门关城迥且孤,黄沙万里白草枯。南邻犬戎北接胡,将军到来备不虞。五千甲兵胆力粗,军中无事但欢娱……”形象地描绘了玉门关的要冲地位。守关甲兵多达5000人,规模之大可见一斑。

  在《全唐诗》中检索有“阳关”一词的诗篇,寻得46首。就其题材,可大致分为闺怨诗、边塞诗、送别诗和杂咏四类。雄关牵动着无数诗人词家的情怀,品读这些灿若繁星的诗文,古人的伤离惜别之情跃然纸上。

  “浮云遮却阳关道, 向晚谁知妾怀抱。”在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古战场,无数将士长眠于此,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对亲朋故友的思念,让阳关、玉门关等已不仅是地理上的名词,还成为一种地标和象征,代表了边地的遥远苦寒。漫漫长途上的寂寞、身居边睡的孤独、分手之际的感伤、相思情感的凝结, 在诗中都凝结于阳关、玉门关等表现出来。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马蹄狂奔,电光火石,狼烟四起。边塞诗中,烽火连天,气冲霄汉的呐喊与热血喷涌的搏杀无处不在,玉门关和阳关见证着这些。如今玉门关和阳关仍孤零零地耸立在戈壁滩上, 像被遗忘的戌卒,寂寞地坚守在大西北。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风:长风几万里 吹度玉门关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一川碎石大如斗,风吹满地石乱走。

  雄关见证了丝路的兴衰,奈何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望着眼前伤痕累累的废墟,那满载丝绸、美玉、葡萄、石榴的车马哪里去了?那一队队兵马、商旅的摩肩接踵和喧哗歌舞又在何方?

  风深谙其中奥秘,风一直在刮。风刮跑过牛羊、人群和村庄,但刮不跑河水与青草。风见证并参与了河西走廊雄关的兴衰。

  在阳关之南,是一片一望无际的沙滩。这里沙丘纵横,有一道道沙梁,沙梁之间为砾石平地,当地人称为古董滩。据说在古董滩沙丘之间的砾石平地上,散布着许多古代钱币、兵器、陶片等,分布广泛,随手可捡。所以当地人有“进了古董滩,空手不回还”之说。

  那么问题来了,那里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古董?相传,唐天子为了和西域于阗国保持友好,将女儿嫁给了于阗国国王。公主出嫁,自然带了好多嫁妆,金银珠宝应有尽有。送亲队伍带着嫁妆,长途跋涉,来到阳关,便在此地休整,做好出关准备。不料,夜里狂风大作,黄沙四起。这风一直刮了7天7夜,待风停沙住,城镇、村庄、田园、送亲的队伍和嫁妆全部埋在沙丘下。从此,这里便荒芜了。天长日久,大风刮起,流沙移动,沙丘下的东西露出地面,被人们拾捡。元代以后, 阳关被风沙吞没,长城坍塌,路无人迹,因而有“阳关隐去” 之说。而关于阳关的确切地址,几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个谜。

  风吹散了游人的头发,却吹不散历史的烟云。如今的阳关,已不再是王维笔下“西出阳关无故人”般的凄凉,这里是西北最大的鲜食葡萄和野生罗布麻生产基地。如今的玉门关也已不再是远离故土的孤城, 温暖的春风早已吹过, 吹绿千里丝绸古道。

  今天的河西走廊变成了旅游观光之路。路没有变,山川河流没有变,历史遗迹虽显露出岁月的沧桑,但年轻时的容貌仍依稀可辨。变了的是路上的交通工具和往来游人的心思。他们不是采购丝绸,而是采购古老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和飘荡在空气中的汉唐遗风、明清气味。丝绸之路,将再次焕发青春,带给河西走廊新的繁荣。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河西走廊主要关隘分布图

  金城关

  倚岩百尺峙雄关,西域咽喉在此间。

  ——(清)张澍《金城关》

  金城关属于津关,是守卫津渡或桥梁的关城,俗称“桥头堡”。金城关位于兰州向西1公里处,由于兰州古称金城,金城关由此得名。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正式设立金城关。这座关城北依白塔山,南临黄河,形势雄伟险要,道路之狭,仅能允许一辆马车通过。千百年来,许多中外旅行家、使臣、僧侣、商贾及西域的一些君王,都曾出入金城关。

  嘉峪关

  严关百尺界天西,万里征人驻马蹄。

  ——(清)林则徐《出嘉峪关感赋》之一

  嘉峪关建于明初,是明长城西端的第一重关,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嘉峪关东连酒泉、西接玉门、背靠黑山、南临祁连山,与附近的长城等设施构成了严密的军事防御体系,被誉为“天下第一雄关”。

  1881年,嘉峪关被开辟为通商口岸。当时,中国通过嘉峪关向西亚、欧洲市场输出的茶叶数额巨大,约占国外市场的三分之一。清代左宗棠赴疆平叛,林则徐贬谪新疆都经过此关。

  玉门关阳关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唐)王之涣《凉州词》

  玉门关位于今敦煌市西北90公里处,建于西汉武帝时期,因从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

  阳关位于甘肃省敦煌市西南的古董滩附近,西汉置关,因在玉门关之南,故为此名。

  阳关和玉门关地处广阔戈壁中,并无有力的天然屏障,易攻难守,因而两关主要作用不在军事方面。由于位于古代丝绸之路咽喉要道,两关更像边塞海关和驿站,成为保障西域诸国贸易往来的关口。

  硖口关

  白沙官道接羌胡,

  硗确难行是此途。

  ——(明)张楷《石峡山口》

  硖口关又名石峡口,是明长城甘肃段重要关隘,位于今山丹县东南40公里处。硖口关位于两山之间,峡谷中乱石遍地,高低曲折,车马难行。峡口建有城堡,地势险要,扼东西交通,自古为军事重地,明清时均置重兵防守。明代常驻官兵2000余名、马骑120匹。

  大震关

  因说元戎能破敌,高歌一曲陇关情。

  ——(唐)法振《送韩侍御自使幕巡海北》

  大震关也称陇关,因置关于陇山之上而得名,位于今甘肃清水县。陇山段道路艰难险峻,公元前95年,汉武帝在此处巡视时遭遇雷震,大震关之名由此而来。大震关在交通和军事上的地位,使其久负“关陕锁钥”之誉,被视为关中诸塞中的西塞。翻越陇山可南达四川、西去甘肃、北上宁夏。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唐玄奘天竺国取经、文成公主进藏,都由陇关古道经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