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稍微活动就出汗,甚至汗出如雨,容易伤风感冒,是表虚,请您留意“每天一味中草药:黄芪”,文章之后教您如...

 严医生j117ka14 2016-08-17

风的故事还没有讲完,你还记得前边讲的玉屏风散吧?有的人特别爱出汗,稍微一动,就一身汗,甚至汗出如雨,而且特别爱伤风感冒,这是表虚。白术能够健脾止汗,防风能够祛风,今天要说的黄芪不仅补脾气,还补肺气,捍卫您的肌表,保护您的腠理大门,把风邪挡在门外……

(按:黄芪,小编在2月16日已经写过了,但那时刚刚开辟“每天一味中草药”栏目不久,还未申请微信公众号,通过微博撰写,转发到朋友圈,只有140字,过于简单。今日因讲解风邪需要,所以重新整理一下,再次发表,也算温故知新吧)

黄芪,是豆科植物黄芪的根,饮片横切为圆形、纵切为矩形,嚼之味甜,有豆腥味。因含纤维成分多,不易研成粉末。黄芪古书写作耆,长者之意,为补气之长,又称补气之圣药,最能补脾气益肺气。气血亏虚,常感疲乏,动则出汗,可用黄芪煲汤,做成药膳。但别被“专家”忽悠,强身还需健体。

黄芪,是豆科植物,花冠蝶形淡黄色,入药用根部

黄芪的根部细长,含纤维成分特别多,不易研成粉末,用粉碎机粉碎完之后,会残留很多细长的纤维。

入药用的饮片有的是小圆片、有的是方片,还有的是大片,不存在哪种就比哪种好,就看您怎么切。黄瓜还能切成片、切成丝、切成条呢,一个道理

黄芪嚼之味甜,有豆腥味。豆科植物的普遍共性就是“豆腥味”,如果您不知道什么叫豆腥味,嚼一粒生黄豆尝尝。

黄芪的药用价值

黄芪古书写作耆(qi),或黄耆。耆是长者的意思。黄芪被誉为“补气之长”,又称“补气之圣药”,最能补脾气、益肺气。补气固表。

什么是表?

表是中医专有名词,是为了判定疾病所处位置而形成的一种固定称谓,相对于里而言。通常表指的是外表,就是人体的皮肤、腠理等,病位最浅;而体内的脏器则可以称为里,病位则深。当然表里也不是固定的,通常相对而言。再举一个例子您就加深印象了。

我们都学过《扁鹊见蔡桓公》这篇课文吧。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后来扁鹊又见过蔡桓公三次,每隔十日,蔡桓公病情加深一次,层次分别为:“在肌肤”、“在肠胃”、最后一次“在骨髓”。再后来蔡桓公就见阎王了……

这个疾病的层次说的就非常清楚了,腠理、肌肤、肠胃、骨髓,如果腠理为表,那么肌肤、肠胃、骨髓就是里;如果肌肤为表,肠胃、骨髓就是里……

什么是腠理?

腠理也是中医专有名词,是皮肤、肌肉的纹理。看看你的皮肤,每个汗孔交织成的网就是腠理,皮肤和肌肉连接的地方也是腠理。腠理是卫气巡行的地方。腠理有开有合,卫气有出有入。

什么是卫气?

卫气是人体最外层的气,守卫者人的身体,所以叫做卫气。它无时无刻都在运动。如果人体是一座城的话,护城河城墙就是肌表,腠理就是城墙上的台阶、城垛,卫气就是守卫城墙的卫兵,有的把守在城门,有的把守在城垛,有的沿城墙台阶不停地走动巡逻。

什么是表虚?

表虚就是卫气不足,腠理不密。就好比卫兵松散,毫无警惕,城池自然也不牢固,外敌容易进攻城池。表虚之时,人体内的汗液自然也就不牢固了,所以特别爱出汗,稍微一动,腠理便更不严密了,所以一身汗,甚至汗出如雨。腠理不严,风邪就会乘虚而入,导致伤风感冒。

黄芪固表

黄芪能够补气,不仅补脾气,也补肺气,自然也能补卫气。用黄芪就好比强壮卫兵,使卫兵的战斗力加强,巡逻把守恢复正常,自然城池就能牢固,外敌入侵也能拒之门外。所以黄芪能捍卫您的肌表,保护您的腠理大门,把风邪挡在门外……小编治疗过很多出汗不止的患者,老年人居多,其中就主要依靠黄芪固表止汗。

黄芪补气还有很多其它用途。我以前一个患者因为过度操劳,感觉特别疲乏,排便后出现肛门脱垂,给她重用黄芪,吃五副药就好了。所以黄芪还能补气固脱,治疗体虚久泻,脱肛,子宫脱垂等。

黄芪还能够托疮生肌,利水退肿,治疗慢性肾炎,体虚浮肿,慢性溃疡,疮口久不愈合等等。

怎么用黄芪?

气血亏虚,常感疲乏,动则出汗,可用黄芪煲汤,做成药膳。黄芪虽然嚼着有豆腥味,但煲起汤来,没有一点异味。黄芪可以和很多食料配合,没有特殊禁忌,可以熬粥,可以煲汤,可以炖鱼,还可以直接煮水代茶……

黄芪鸡汤

黄芪鱼汤

黄芪熬粥

黄芪煮水

需要说明的是:

并不是所有的出汗都是因为气虚,如果因为湿热,反倒越补越重,应用前请咨询您的医生

补药也不是吃多就好,在这个“进补成风”的时代,小编不赞同没事就喝黄芪,要知道“强身还需健体”

怎么才能防“风”?

风邪到此就说的差不多了,收尾之前,说说如何才能防“风”。

春风得意

特殊强调一下,小编在讲防风的时候提到了“春天风大,注意防风”,您别被误导以为春风就是风邪。请注意:风是六气之一,只有伤害人体,导致人生病的风才称之为“风邪”。

春天五行属木,风也属木。风是春天的象征,代表升发,代表生机,代表生命。不信您读读前人留下的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春风得意马蹄疾……”

所以趁着这大好春光,沐浴春风吧!

但有的风确实需要提防:虚邪贼风。

虚邪贼风

《内经》中说:“风……从其冲后来为虚风,伤人者也”。解释一下,以五行来论,东方为木,所以常常把东风称之为春风,如果不是东风,而是西风,就是从后吹来的虚风。

当然不是说西风就是虚风,这仅仅是一种字面解释。“非其时而有其风”都可以称之为虚风。例如乍暖还寒,各地不乏东北风或西北风,而且风力较大。反常天气反常之风都称之虚风。小编讲防风时中的就是北风。

还有一种风,比上述的虚风还贼。什么风?漏风!您家的门关严了吗?您家的窗户关严了吗?尤其是您睡觉的时候千万要注意检查。如果门窗大开倒也无妨,就怕漏一个小缝,风就会像小偷一样偷偷的溜进来,所以是贼风。当您睡觉时,卫气失去警惕,所以这种风最伤人,轻则伤风感冒,重则口眼歪斜,甚至还会出现中风。

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就是当身体表虚时,即便是正常的和风,吹到您的身上也会感冒,这时候即便无风也感觉有风,对这样人来说都是虚风。

如何防风

还得说《内经》,第一篇《素问·上古天真论》就告诉人们如何养生:“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虚邪贼风,避之有时。说来容易做来难。明白上边我讲的虚邪贼风,希望您在今后的生活中注意防风。这些常识说来有些啰嗦,不过还得啰嗦一下:

大风天少出门,若出门感觉风吹,请戴帽子

睡觉前关好门窗,仔细检查别漏风

洗完头等头发干好再出门,否则容易患头风

洗完澡也不要马上出门,因为洗澡时,腠理大开,最容易受风

少熬夜,熬夜时卫气已经疲惫不堪,没有把门的了,当然容易受风

……

还有一条

防风最重要的一条,有的人即便是刚洗完头迎着大风走也不生病,为什么?

身体强壮,城池牢固

别忘了刚才的比喻,吃黄芪虽然能增强卫气,但修复不了城墙。如果城墙坚固,需要您有强壮的体魄,吃什么补药也比不了强身健体

下边这段话是给学医人看的,明白的自然明白。

《灵枢·九宫八风》 “风从其所居之乡来为实风,主生、长养万物;从其冲后来为虚风,伤人者也,主杀、主害者也。谨候虚风而避之,故圣人日避虚邪之道,如避矢石然,邪弗能害,此之谓也。”

《神农本草经》:主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

《名医别录》:主治妇人子藏风邪气,逐五藏间恶血,补丈夫虚损,五劳羸瘦,止渴,腹痛泄利,益气,利阴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