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孩子,是每个父母的天性,如果要说谁不爱自己的孩子,那他一定会跳起来,其实这个和父母为孩子付出多少不一定是成正比的。因为爱孩子也是一个技术活,如果爱的好,那更是艺术。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不是每个父母都是合格的,所以投错老师是小劫,投错父母是大劫,这句话一点也不过火。岳飞因为有这样的母亲,所以他是岳飞,孟子因为有这样的母亲,所以他是孟子,徐远方因为有这样的父亲,所以才成了这样的徐远方,我有我的父母,所以我才是这样的我,各中味道每个人自有自己的体会,我也不想多加评论。 我今天想说的是,作为白白患者的父母,我们应该选择做怎样的父母? 常常有这样的描述,家中的孩子不幸白白了,世界就此暗淡了,家庭的上空罩着永远化不开的阴霾,母亲的脸上没有了笑脸,最多说的,最多传达的信息,无外乎: 【以下只举例3点,请自己举一反三】 1、为什么那么不公平; 2、如果可以替代,那么就让我受苦吧; 3、花尽所有,也要去治病。 人一般都是只看现在的,有时候甚至会忘了自己也曾经年少过,敏感过,对父母依赖过,他们对孩子说的每句话,每件事,都是出于当时当下的考虑,一个不成熟的成年人的看法意见。而很少去考虑要传达到的另一头是怎样的接收状态。 为什么不公平?问题是已经不公平了,问题是不公平总有不公平的理由; 如果可以替代, 那么就让我受苦吧;那么这更是一句废话,你倒是想啊,可你能吗? 花尽所有,也要去治病。花光了钱,就能治好吗? 而这些貌似温暖的言语传达出来的相同的信息却是悲观的,痛苦的。 为什么不公平? 本来现在的人就很浮,万事只看别人的错,从不看自己的原因,当你把当下的原因归结为不公平的时候,就意味着不需要找自己的原因,也无法找到原因,更无法解决它了。 如果可以替代,那么就让我受苦吧; 首先把当下情况定义为苦难,二是表达了你的痛苦和伟大,孩子都是纯洁的,他们也同样深深爱着父母,当看见自己的父母痛苦的时候,他心里也会更痛苦,有时甚至会因为自己的生病,深深的自责。 花尽所有,也要去治病。这是一句表面上是表明决心的话,而他背后的含义是这个病是难上难的病,生了这个病就意味着,需要花很多钱也许还不能治好。 沉重的氛围就是在这样不知不觉中一直被制造着,感染着我们的孩子,有时母亲的一声叹息,就会在孩子心里激起情绪的感应;大部分的孩子能察觉到父母为了自己的病伤心难过,甚至有的母亲会当着孩子的面悲观绝望,哭泣。这样都不是很明智的行为。 如果你看到这里觉得自己也是如此的,那么请你就地反省自己,改变自己,学会思考,学会怎样去爱,真正“给予的爱”是用心去爱,而不是任由自己的情绪随意的抒发,变成“我爱”。当原始纯朴的爱,经过心灵港湾的过滤,澄净,慢慢流淌出来的爱是理性从容的,他没有“我爱”那么强烈感人,但它会更持久绵长,透着灵性的光芒,温暖而有力量。 ============================================== 当世界难题放在我们的面前,光怨天尤人是没有用的,哪怕是耍泼打滚,上吊跳河也是无济于事,所要做的唯一的事情就是面对,这个世界上的生存法则是“自己负责制”,所以碰到问题要多思考,少抱怨,不幻想。无用的话和事少说一句是一句,有用实际的事情,多做一件是一件。 爱要再无声处表达,才能更有效。要让孩子能够感受到爱,重要的是享受到爱【不只是听到】。也许你以前没有认真的想过怎样去爱你的孩子,爱你的家人,从现在开始你必须认真的去想,并落实到点点滴滴。 你可以学着做菜,虽然你还不知道每样食品的性味功效,但你可以先把菜做的好吃一点,把菜买的新鲜多样一点,多些时间呆在厨房里。每天都换换花样,做出他会喜欢吃的东西,吃饭的时候把他喜欢吃的菜放远一点,不喜欢的菜放近一点,不是正好相反,【再次强调这一点,是为了让你明白逆向思维的重要性】因为他喜欢吃的,远一点他自己也会吃的,不喜欢吃的因为放的近,他也会因为下手容易而吃一点。 以往看肥皂剧的时间,你可以花一点时间用来学习,再花一点时间陪孩子玩玩,聊聊天,要学着做他的朋友,对他说的事情感兴趣,因为现在的孩子没有玩伴,和父母说话又没有共同语言,那是因为我们都觉得自己长大了,老是用我们的高度和他们交流,后果可想而知!所以你只有把自己放低到他的高度,一直和他保持同龄,这样我们就可以和孩子一同健康成长,再一次体会成长的快乐。在这个快乐的过程中,很多良性思想和性格都可以很容易的被孩子学习接受,这就是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白白父母一定要纠正的就是不要把治疗放在首位,所谓三分治七分养,人的身体是精神和肉体相结合,你把精神放轻松愉快了,把身体养壮壮了,心宁神安,自然百病自消,在这个基础上如果能再配合认真负责有效的治疗,那么你期待的效果将指日可待。 所以,现在该干嘛干嘛,哪里需要就呆哪里去,你的位置很关键,你的作为很重要,你倒下没有人能替代,你必须坚强,自信,认真,无怨无悔的快乐生活着。 更多更新在http://www./thread-51073-1-1.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