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打响。这场战争在欧洲战场打响,并在其开战后不久,战火迅速蔓延到世界各处。 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无疑是一个好的历史里程碑。除却战争带来的重大伤亡与损失,一战是中国近代以来在与列国作战里第一次取得胜利,虽然中国在这个战场始终是以宣而不战的姿态落幕,损失的却是那几十万的华工,但是这些华工为一战所付出的努力那肯定是不言而喻的。
1914年,由于奥匈帝国储君被刺杀,原本就是剑拔弩张的欧洲形势仿佛撕破了最后一层窗户纸,战火由奥匈帝国开始迅速蔓延。这一战,既是无法预料的,却又是无法避免的。 20世纪前后,欧洲在十余年里形成了两个不同的阵营相互牵制。协约国与同盟国之间本来就是针锋相对,如今一国战起,其余国家更是迅速参战了。 伴随着奥匈帝国最先爆发的怒火,其后不久,整个欧洲大陆迅速蔓延着战争的硝烟。
为了能够在更大程度上取得战争的先机,当时的德国选取了攻打与法国之间的中立国比利时来争取迅速攻破法国的目的。这也是施里芬计划中的第一步。到了8月3日,德国公然违背国际公约攻打弱小的比利时。然而,本来按照施里芬先前所指定的计划要一夜之内攻占下的比利时却在实际战争里攻打了许久。
9月3日,这在当时的德国看来,无疑是一个值得兴奋的日子。这一天的德国已经逼近了法国的巴黎。面对英法两国军队的节节败退,高傲不可一世的德国自认为胜利已经尽在囊中了。而让他们难以置信的是, 在自己紧追英法的同时,东线上的东普鲁士已经被俄国攻破了。其后的到了马恩河战役中德国的惨败,更是进一步验证了施里芬计划对于德国来说的遥不可及。
然而,对于德国来说,更加打击人心的却并不于此。原本的德国和意大利是盟友,而战争开打后不久,意大利的倒戈相向无疑对德国是一个莫大的打击,这一后,德国更加举步维艰。于此,到了1914年末期的时候,战争陷入了消磨。 1916年,在战争几近消磨殆尽的情况下,力求突破的德国决定发动一场能够使自己反败为胜的战争,而对于这场战争的地点,他们选择了凡尔登。
但是,即使损失了数额庞大的军队,德国也没有得到自己预想的结果。而在凡尔登发生的这场战争,被后世的史学家认为“流尽了欧洲最后一滴血”。
到了1917年战争结束,德国只能听凭英法等国的处置,这个野心最大的德国,却是战败后输的最惨的一国。随着德国的战败似乎让整个欧洲大陆陷入了平静,然而这样的战争带着一丝寒人的诡异。而在这场诡异的平静背后,有的不是所谓的战败与战胜,有的却是这块大陆的死寂。 这场战争里欧洲各国不禁埋葬了自己最为强大的实力,于此同时埋葬的是着整个欧洲大陆新一代年轻人的宝贵生命。在这场战争里,欧洲的的确确流尽了它的最后一滴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