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国强:中医外治疗法之—拔罐与膏药(讲稿)

 陈鑫医师 2016-08-17

作者:李国强
编辑/李邦源 校对/江小媛


中医外治疗法简介

        广义的中医外治包括针灸、拔罐、推拿、按摩、熏洗、蒸熨、针刀、敷贴、膏药、雾化、喷注、脐疗、足疗、耳穴、直肠给药、物理疗法等百余种方法。狭义的中医外治是不经口服、注射、手术等不侵入肌体的外治疗法,主要以推拿、灸法、拔罐、膏药、贴敷、透皮(经穴透皮疗法)、喷注、雾化、薰洗、蒸熨等为主,中医外治疗效独特、作用迅速、历史悠久,具有简、便、廉、验之特点,治疗范围遍及内、外、妇、儿、骨伤、皮肤、五官、肛肠等科,与内治法相比,具有“殊途同归,异曲同工”之妙,对“不肯服药之人,不能服药之症”,尤其对危重病症,更能显示出其治疗之独特,故有“良医不废外治”之说。

中医外治的发展历史

        中医外治在历代医学专著上都有记载,外治一词最早见于《素问·至真要大论》“内者内治,外者外治”,历代医家著作中多有涉及外治,灸法与推拿疗法都有专著,外治与外用有一定区别,外治包括外用,外用是外治之一,《伤寒杂病论》中的蜜煎导法开创了外治栓剂的先河。清代对外用疗法已经非常成熟,有多部专著,如《串雅外编》、《急救广生集》(德生堂外治秘方)、《理瀹骈文》(外治医说)等相继刊行,至此外治理论趋向成熟,中医外治的发展也达到一个鼎盛时期。

        当今由于化学药的泛滥使用,已经出现了严重的毒副作用,抗生素耐药现象也非常普遍,还有小儿患病不肯服药,外治疗法不伤害内脏,中医外治的发展将会达到新的历史发展高峰!

中医外用疗法简介

        推拿、灸法、拔罐、刮痧等外治疗法需要一定的技术,而中医外用疗法一般是使用中草药或就地取材(如盐疗),运用非口服的方法,通过刺激经络、穴位、皮肤、粘膜、肌肉、筋骨等以达到防病治病为目的的一种传统医疗方法使用范围广泛,使用方法相对简单易用些,如膏药贴敷简单到哪痛贴哪。中医外用疗法的特点:具有作用迅速、简便验廉、易学易用、容易推广、使用安全、毒副作用少。中医外用疗法内容丰富,给药途径构思奇妙。

中医外用疗法的优势

一、平稳给药,持续疗效:保持平稳的血药浓度,避免了血药浓度的峰谷现象,能平稳给药,长效治疗,比如传统黑膏药的贴敷药效持续平稳。

二、直达病所,疗效快速:由于经皮给药,从而避免了胃、肠道及肝脏等器官的毒副作用。克服了药物在胃、肠道的破坏与运作时间,直达病所,在骨伤科与外科上对外用药的优势更为明显。

三、急症立解,救人之危:有些病人给药途径必需外用,如昏迷、呕吐、严重水肿等的病人。

四、用药灵活,适合儿童:有些小孩不配合服药也不打针,这些以外用法效果更好更安全,儿童易接受,家长欢迎。

五、方便有效,用药安全:外用药使用方便,用药安全,无毒副作用,避免了口服或注射给药的危害性。

中医外用方法主要著作

        明·陈实功著《外科正宗》创立很多外治外用疗法,其中棉卷垫压法治溃疡窦道至今仍然十分有效。

        清·赵学敏著《串雅外篇》用一整章的篇幅,介绍了120种民间外治方法。

        清·吴师机(吴尚先著《理瀹骈文》;膏药专著,介绍了敷、熨、罨、涂、熏、浸、洗、擦、搭、抹、嚏、吹、吸、捏、咂、坐、塞、踏、卧、刷、摊、点、滴、烧、照、缚、扎、刮痧、火、罐、按摩、推拿等数十种外治方法,用于痈疽疔肿、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等外科疾患及内、妇、儿、外、五官等各种疾患的治疗。被后人尊称为“外治之宗”,标志中药外治这一分支学科体系的成熟与完善。

        清·程鹏程著《急救广生集》又名《得生堂外治秘方》,辑录了清嘉庆前的外治经验秘方1500余首。

中医外治医疗的常用方法

        热敷、灸疗、拔罐、推拿、按摩、熏蒸、洗浴、敷贴、脐疗、膏药、喷注、药袋、发泡(三伏贴)、中药灌肠、药摩、药烙、扑粉、盥洗、吹喉、雾化、涂擦、坐浴、坐药、舌下含药、栓剂法(蜜煎导法)、取嚏法等等。

         中医外治疗法传承久远,种类丰富,构思巧妙,疗效独特。今天重点讲拔罐与膏药贴敷,这两种方法结合使用常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疗效。

拔罐疗法
一、拔罐疗法的历史记载

        (一)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汉墓帛书《五十二病方》记载了拔罐疗法,古称角法,角就是用牛羊等的角来拔罐,据医史文献方面的专家考证,《五十二病方》是我国现存最古的医书,大约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这就表明我国医家至少在公元前六~二世纪,已经采用拔罐这一治疗方法。

        (二)晋·葛洪著《肘后备急方》,该书中详述了哪些病不能用拔罐疗法,说明了拔罐疗法在当时已经非常盛行。书中说痈疽、瘤、石痈、结筋、瘰疬等不能用拔罐疗法,在现在看来也是正确的。

        (三)唐王焘著《外台秘要》。详细描述用竹罐吸拔法,吸拔工具和吸拔方法作了很大改进,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四)宋朝之后,拔罐疗法逐渐向民间发展,如《瑞竹堂经验方》、《本草纲目拾遗》、《串雅外篇》等。

二、罐的种类
        竹罐、陶罐、玻璃罐、角罐、抽气罐、真空塑料罐等,还有可以就地取材的,如茶杯、罐头瓶、碗等日常用品也可以作为拔罐工具。

三、拔罐的常用方法与分类

(一)排气分类:
1、火罐,是最常用、最古老的方法,有投火法、闪火法、贴棉法、架火法(吸拔力最大,但要求适用于肌肉较多较厚的皮肤上使用)。

2、水罐,即煮罐、汽罐、药罐,由于可以用小如指头的竹罐拔又称拇指罐,古代医书有较多论述,如《外台秘要》、《瑞竹堂经验方》、《外科正宗》、《本草纲目拾遗》等,由于煮罐可以将对症的中药同煮,提高了拔罐的疗效,由于煮罐可以用很小的竹罐,所以可以拔风池、风府、翳风、颈设、太阳、颊车、下关、昆仑、太溪、后溪、少海等等一些肉少的穴位,好多民间中医把此作为秘术,因为这种疗法对三叉神经痛、偏头痛、颈椎病、手指麻木等确有奇效,现在很多的拔罐培训都在搞这个。

3、抽气罐,以前用青霉素瓶把瓶底磨平,用注射器抽出空气产生负压。

4、真空罐,使用最简单的。

(二)以拔罐形式分类:
1、单罐:适用单一疼痛点或病变范围小而局限的,如网球肘、腰肌劳损、筋膜炎、肌腱炎等,特定穴位拔罐也常用单罐,如神阙、中脘等。

2、多罐:用于病变范围广泛的疾病,或沿着经络拔罐,或根据脏腑的体表纵横排列拔罐,又称排罐法。

3、闪罐:吸拔后即起罐,如此反复多次,至皮肤潮红为止,多用于皮肤麻木或机能减退的虚证。

4、留罐:一般留置5~15分钟,时间长了容易起泡损伤皮肤。

5、推罐:又称走罐,吸拔后在皮肤表面上来回推拉。一般用于疼痛面积大,肌肉丰厚处,如腰背、臀髋、腿股等部位。走罐时要在皮肤与罐口上涂滑润油脂。

(三)以综合运用分类
1、药罐:如煮药罐,如麻黄、桂枝、细辛、透骨草、筋骨草、防风、荆芥、羌独活、蕲蛇、木瓜、川乌、草乌、曼陀罗、乳香、没药等前者拔罐。也可以用药液或药酒用棉花或纱布醮湿拔罐。药罐适用于疼痛科,如风湿关节炎、偏头痛、颈椎病、肢体麻木等。

2、刺络拔罐:用三棱针或采血针刺破皮肤,或以梅花针叩刺皮肤加拔罐。刺络拔罐对急慢性软组织损伤、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踝关节扭伤、痛风、皮肤搔痒症、痤疮、毛囊炎等疗效显著。

3、针罐:在针灸留针的过程中加拔罐。

4、针药罐。

四、拔罐的临床应用
        拔罐疗法临床应用广泛,常有立杆见影的疗效,对骨伤科、皮肤科、外科、内科、儿科、妇科均有广泛应用。拔罐与针灸配合能起到协同作用,针灸后拔罐,民间有称“针灸加拔罐,功夫少一半”。拔罐与膏药配合,常常能立起沉疴,因为拔罐后膏药的渗透能力更好,且传统黑膏药能持续发挥药效。

(一)肩周炎:取肩髃、肩髎、肩峰、天宗、肩贞等。
(二)背痛:如背部筋膜炎、背肌劳损等,取大杼、天宗、曲垣、风门、膏肓等。
(三)颈椎病:风池、颈设、大椎、肩井、曲池、少海、后溪等穴。
(四)腰痛:肾俞、腰阳关、大肠俞、委中、承山、昆仑、阿是穴等。
(五)坐骨神经痛:取环跳、秩边、风市、阳陵泉、委中、承山、悬钟等。
(六)网球肘:又名肱骨外髁炎,局部刺络拔罐加贴膏药。
(七)胃病:中脘、梁门、中三里等。
(八)腹痛:天枢、神阙、关元、三阴交等穴。
(九)消化不良:下脘、大横、天枢、大巨、气海、足三里等。
(十)头痛:太阳、印堂、风池、合谷等。
(十一)高血压:颈设、厥阴俞、曲池、风市、阳陵泉、三阴交等。
(十二)目赤肿痛、麦粒肿:大椎穴刺络拔罐。
(十三)痤疮:背部膀胱经找反应点,刺络拔罐,疗效很好。
(十四)痛风:局部肿痛处刺络拔罐,拔出毒血很快治愈。
(十五)丹毒:刺络拔罐。
(十六)哮喘:定喘、肺俞、天突、膻中、丰隆等,虚喘用闪罐法。
(十七)荨麻疹:神阙用闪罐法,曲池、足三里等。
(十八)月经病:取中极、水道、肝俞、八髎等。

五、注意事项
1、拔罐时要注意火灾、烧伤、烫伤。
2、抽搐、痉挛、皮肤破损不能拔罐。
3、皮肤癌瘤、恶液质、有出血倾向、孕妇等禁忌拔罐。

膏药贴敷疗法
一、膏药贴敷简介
        膏药是中医外治疗法之一,来源于民间,效果突出,据说鼻祖是八仙之首的铁拐李,但无从考证,铁拐李原名叫李疑阳,巴国人(今重庆),受到道家鼻祖太上老君(太上老君就是老子,姓李名耳)的点化,太上老君骑牛云游巴国,看到铁拐李聪颖非凡,就把所有的道家秘诀传授给他了,铁拐李成仙得道后,专心研究医药,在深山老林中炼丹熬膏,炼出了专治风湿骨痛、跌打损伤的膏药,恩泽黎民,普济众生,深受黎民百姓爱戴,被尊封为“药王”。巴王曾屡次邀请铁拐李做官,但均遭拒绝,铁拐李常云游四方,把熬膏药的技术传播在民间,为受苦百姓解除疼痛困扰,所以熬炼膏药的上等技术者均出自民间。

        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明代陈实功《外科正宗》、清代徐大椿《医学源流论》等医学典籍有较多的膏药贴敷的记载,清代吴尚先《理瀹骈文》又名《外治医说》是膏药学的专著。

        膏药贴敷于肌表,使皮肤局部处于密封状态,再加上膏药的保温作用,使局部血液循环加快,使炎症和疼痛得到缓解;膏药中的细料大多含有芳香开窍性药物,具有极强的渗透性,能引领群药开通肌腠直达病所,产生消炎、消肿、定痛、活血化瘀、通经走络、祛风散寒、舒筋透骨等等的作用。此外,因膏药中有些刺激性强的药物,强刺激通过穴位,可以调节肌体功能促进抗体形成,提高人体免疫力。药物穿通皮肤及黏膜后,经过血管或淋巴管进入体循环,也可产生全身性药物作用。如今膏药贴敷疗法不但在骨伤科、外科中的应用,也在儿科、妇科、内科等疑难杂症中也广泛运用。所以,膏药贴敷在临床上和民间中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也深受广大患者的喜爱,将来必然红火全球。

        本人通过三十来年的行医中,对熬炼熬药有所心得,对膏药的治疗机理总结出六个字,即使不懂医的也能理解:消、拔、截、担、温、定

消:消肿、消瘀;代表膏药是太乙膏。

拔:拔毒,凡是病邪集聚的地方,用拔的机理把病邪拔出来,使疾病不能入里内陷,代表膏药是千锤膏药。

截:即截止、阻拦的意思,病所经由之处,截之则邪自断,无妄行传变之虞,比如,颈椎病引起的上肢疼痛麻木,贴颈椎上手就不疼痛麻木了。腰椎间盘突出症贴腰椎上下肢就不疼痛麻木了,如五虎宣痹膏。

担:承担、分担的意思;在受伤疼痛之处贴上膏药,由于好的膏药有极强的柔韧性、弹性与粘性。能很好的贴附与患处,所以能承担分担伤处的力学机理,这种功效特别体现在膝、踝关节疼痛,大多数贴上能在非常短的时间起效止痛,甚至在几分钟之内就止痛。

温:温经通络,温阳益气;通过贴敷膏药后皮肤温度会增加2度左右,大多数人有一种微微温热的感觉,或痒痒的感觉,这是通经活络的表现。如阳和解凝膏等。

定:定痛、固定。这对急性伤科来说是非常有用的,由于膏药经过文火长时间熬煮,大量动植物被熬出树脂胶、骨胶、纤维、糖等融洽,膏药粘性极好,能起固定患肢,保护伤处,消除疼痛,在伤科运用中一定能大放异彩,努力把膏药在下界奥运会放所有运动员熟知使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