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GDP总体情况分析: 1、GDP增速
2、产业比较
从产业结构看。西安第二产业增速明显高于陕西和全国。从统计数据看,太阳能光伏行业和电子信息行业分别增长185.3%和43.6%,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8%。从工业内部结构看,高技术产业、先进的装备制造业增速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西安支撑工业增长的新动力。
陕西省上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442.27亿元,增长2.9%;第二产业3936.73亿元,增长6.9%;第三产业3828.85亿元,增长8.2%。全省非能源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9%。装备制造业增长16.6%,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42.7%,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30.2%;高技术产业增长27.4%。 2、规模以上数据分析 上半年数据情况看,西安规模以上工业增速下降1.9个百分点,而该市GDP下降了0.1个百分点,从统计数据显示:集体企业上半年下滑16.2%,仅6月就下滑55%,集体企业下滑速度过快;非公有制企业上半年增长52.2%,从各区数据显示高新区增长较快。总体西安规模以下非公有制工业增速较快,高新技术民营企业在西安经济体中成为未来发展的动力。 陕西省统计数据表明,煤炭采选、油气开采、石油加工、电力热力等行业总产值均持续负增长。上半年,陕西省非能源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9%。装备制造业增长16.6%,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42.7%,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30.2%;高技术产业增长27.4%。陕西在有资源型产业向装备、电子、高新技术企业转型。 二、与各省市GDP数据比较分析: 1、陕西省情况: 陕西GDP增长速度2016年排在全国31省区市的第21位,低于同为西部地区的青海、新疆、甘肃、宁夏,高于全国水平。
31省区市2016年上半年GDP与2015年GDP增速比较 联合普瑞管理咨询公司 上半年陕西省上半年实现总产值8207.85亿元,同比增长7.2%,比2015年的8%增长速度有所减慢,低于全年预期,在全国排名第21位。
31省区市2015年与2016年上半年GDP排名 联合普瑞管理咨询公司
从全国31个省GDP排名情况看,陕西GDP重量排名有所下降,从2015年的第15位下降到第16位
31省区市2015年与2016年上半年人均GDP排名
陕西人均GDP 48,682.47元,排名第15位,低于全国2015年人均GDP 49,228.73元;2016年上半年人均GDP 21,988.81元,排名第16位。
2016年各省区市人均GDP与人均收入情况
2016年上半年只有23个省区市公布了人均收入,有8个省没有公布。陕西人均收入占人均GDP的比重为29.07%,在全国属于中等水平。 2、西安市情况: 2015年全国27省会城市GDP排名情况 联合普瑞管理咨询公司 西安市2015年GDP 5,810亿元,在全国省会城市排名第10位,省内第1位,占陕西省GDP的31.97%。西安市2016年上半年实现生产总值2,684.93亿元,同比增长8%。2015年陕西省在全国GDP 排名为14位,西安在全国省会城市排名第10位,说明西安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城市。
2015年全国27省会城市人均GDP排名情况 联合普瑞管理咨询公司 西安2015年人均GDP为67,343.15元,高于2015年全国人均GDP 49,228.73元。在全国200强城市排名69位,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16位,低于西部的银川和拉萨。2016年上半年陕西人均GDP 2.1万元,位居全国14,;西安2016年上半年人均GDP 3.3万元,西安的人均GDP排名落后陕西在全国的排名。 西安汇聚资源的能力分析 联合普瑞管理咨询公司
考察一个省会城市汇聚资源的能力,可以看两个指标:一是省会城市GDP占全省的比例,二是“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占全省的比例。
从上面表格可以看出,西安是最强势的省会城市,西安汇聚了全省55%的资金,创造了全省31.97%的GDP;在省内整合资源的能力比较强。因此,未来西安的发展也可以看好。 三、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从固定资产投资来看,陕西和全国的房地产投资增速都低于固定资产投资,而西安的房地产投资高于固定资产投资1.1个百分点,西安的房地产存量依然在扩大。
从图上可以看出西安的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远远低于全国和陕西省,2015年以来,西安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下降,今年上半年,虽扭负为正,但由于存在大项目不足、民间意愿不强、投资结构不佳等问题,下降压力依然较大。上半年,第一产业投资增长19.3%;基础设施投资增长30.4%,其中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增长48.1%;文化产业投资增长46.8%;而第二产业的投资减少了23.8%。工业的投资减弱,给未来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的提升产生一定的影响。
上半年,陕西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3%,其中,民间投资下降4%。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4.2%;第二产业投资下降4.3%;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5.2%,其中基础设施投资2323.67亿元,增长27.6%。陕西省的工业企业投资也呈下降趋势。 四、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情况 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来看,西安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2%,低于全国的10.6%、陕西省的10.2%,不能不说互联网的销售对西安社会消费品的冲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五、居民可支配收入情况
2016年上半年有23个省区市公布了人均收入,尚有8个省区没有公布数据。 2015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195元,月均2600元; 2016年上半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957元,月均2,826.17元,同比名义增长8.0%。高于GDP 6.7%,1.3个百分点。
2015年,陕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420元,月均2,201.67元,2016年上半年人均收入14,154元,月均2,359,上涨7.1%,月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67元,低于本省GDP涨幅7.2%,0.1个百分点,没有跑赢GDP。 2015西安人均可支配收入27,845元,月均2,320元,西安市人均收入14,859元,月均2,476.5元,增速6.7%,月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67元,低于西安上半年GDP涨幅8%,1.3个百分点,2015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GDP比为29.07%,低于全国水平32.5%,2.6个百分点。人均可支配收入与GDP比较偏低,人力成本低于贡献水平,这就影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也就是为什么陕西、西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低于全国水平,特别是西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2%,低于全国10.6%,恰好也是2.6个百分点,与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全国水平一致。 六、总结:
从2016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来看,陕西DGP排名位于全国31个省区市的第16位,人均GDP位于14位,均位于西北第一的优势,从产业结构的增长情况也可以看出,陕西的经济结构在调整,区位优势明显。
从2016年上半年经济数据来看,其GDP增长速度为8%,高于全国水平,在27个省会城市中,其GDP位于第10位,人均GDP高于全国水平。从2016年上半年产业结构数据看,西安的高技术产业、先进的装备制造业增速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西安支撑工业增长的新动力。 在地缘上西安具有承东启西、东联西进的区位优势,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西安的比较优势突出地表现在三个层次上:世界级的旅游观光资源优势;国家级的科研教育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优势;区域级的金融、商贸中心和交通、信息枢纽优势。通过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西安正在成为我国重要的内陆开放城市。具有良好的投资前景。 数据来源:统计公告、各统计局网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