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这个薄情的世界,请深情地活着

 育则维善余言 2016-08-18

作者:菠菜。公号:菠菜笔记,bocaibiji。

                                                                                   

一位法律青年去了一趟少林寺,问禅师:我是检察官,每天压力很大,不敢去饭馆吃饭,不敢去商场购物,不敢去KTV唱歌,还不敢穿质量好一点的衣服,不能顾家,又挣不着钱,别人都有时间休假,而我总是白加黑五加二,偶尔休息一天,赶紧拿来补觉,你说我该怎么办?


禅师右手捂左胸,不语。法律青年追问大师:“您是说不要抱怨,要不忘初心,为公平正义奉献一生,对吗?”


禅师摇了摇头说:“你离我远点,我出家前就是法检系统的!今天听你又说这些,我心里堵得慌。

 

在公务员系统里,大概没有哪一个职业有如公检法系统一样能让法律人如此热爱又如此痛楚。


在时代的巨变中,公检法的小伙伴一边对无穷无尽的案件、写不完的材料骂骂咧咧,一边又毫不犹豫的仔细审查每一份案卷或坐在电脑前撰写新的材料。


这种矛盾而又复杂的情绪,在变革来临时又格外突出。从法官、检察官的身份到助理甚至司法辅助人员;从人人敬仰的英雄到“警察打人了”的段子嘲讽;还有法检系统司法行政人员的迷茫与疑惑,可以说,改变和割裂的痛楚是很多人的真实感受。


这种不确定的、未知的变化,让人既充满期待又忐忑不安。我偶尔会想,在推进依法治国这篇恢弘巨作之中,法律人到底扮演了什么角色?


因为我们所做的工作、所扮演的角色可能只是一个小小的标点符号,一段小伴奏,一个小螺丝钉,甚至或是一个微不起眼的字眼。那我们所做的事到底有何意义?


对很多公检法的小伙伴而言,每月拿两三千多块钱的工资,却要天天工作10多个小时,每天还会面临案件到期的压力,执法规范的苛求,某些上访群众的谩骂,而生活成本却越来越高。房子、奶粉、老婆的化妆品等等,加起来可能一个月工资都不够,可以说这份工作能给大家的东西很少,至于政治待遇“乌纱帽”更是有限,到底是什么让这群人在坚守?




我愿和大家分享两个真实又鲜活的故事,和你共同寻找。


第一个故事:一个女孩子,警校毕业后通过公务员考试考入到家乡的一个基层公安局,和很多女孩子在公安局从事内勤、综合工作不一样,她喜欢刑侦。


刑侦可以说是公安局最累的一个部门。凶杀、抢劫、毒品交易等各类案件她都办过,甚至卧底她都扮演,至于夜晚加班、值班对她而言更是家常便饭。


爸妈心疼她,想尽办法把她调回市里去做综合文秘工作。干了一段时间,她说没意思,不喜欢,结果自己又主动跑去和领导说要去刑侦部门办案。


也许是因为工作太累加上其他委屈,有一次她终于哭了,我问她,这么累为什么不尝试换个工作呢?现在公安在网上名声又不好,压力又大,没必要一直呆在公安局。


她哭说:因为爸爸是警察,从小就崇拜警察,就喜欢警察这个职业。


我承认那一刻我被她感动了,因为在这个动不动就谈个人价值,谈年薪多少万的时代,有人依然从内心深处深情地爱着某一个职业,并且这个职业,既不光鲜亮丽,也不空闲轻松,纯粹是因为热爱、崇拜。

 

第二个故事:因为机缘凑巧,在一个培训班上,各地检察系统的初任检察官举行了学员论坛交流,谈到了理想和信仰。有幸听到一位女检察官在论坛上讲的这样一句话:“其实我也没有更大的抱负,也没有更宏伟的理想,我就在我这个地方工作,我在这儿工作就做一件事:因为有我们这些有理想、有信念的检察官存在,让人民群众能在这个地方感受到一丝丝的公平正义,这就是我的抱负、我的理想”。


这个80后女生用非常朴实的话语,说出了很多在基层默默坚守、奉献的法律人的心声。

 

再回到文章开头的问题,为什么这群法律人还在坚守?甚至在某些人看来这是一种愚蠢的固执。


因为在法治的这篇恢弘巨作之中,他们的名字不会出现,他们的声音不会保留,他们的身影也无法留下印记。


正是这些平凡如斯的法律人,正因为有了这群不顾他人目光,负重前行,奋战在基层一线的小伙伴,用所办的每一个案件,所撰写的每一篇文章,所吐槽却又默默深爱着的工作,才组合成鲜活亮丽、精彩纷呈的法治诗篇。


法律人,这个时代很薄情,薄情到可能今天你是先锋模范,但明天你可能会因为某句不恰当的言论而成为众矢之的;


这个社会很薄情,某些责任小、工作轻甚至什么都不如你的人,你会发现他工资比你高、职务晋升比你快,而你的付出和收获会完全不对等;


这个社会的某些群众很薄情,案子办了他满意也许会夸你,但下次如果没达到他内心的期许,他照样会诅咒你;


甚至“组织”有时候也会很薄情,在你受委屈的时候,受不公正对待的时候,在你期待满满的时候,它可能也无法给你一个圆满的答案和应有的担当。

 

但是,我们还是得选择在这个薄情的世界里深情的爱着,在这个薄情的时代深情地活着。


就算我们周围的人都贪赃枉法,我们还要始终不渝地坚守法律底线;就算很多人不依法办事,我们还是要心甘情愿地遵纪守法;就算有些人无法理解我们、误解我们,我们还是要心怀善良,留有敬畏,我想这叫法治信仰。

 

如果连我们都放弃了坚守,放弃了期待,放弃了努力,我们如何让法律和规则成为社会的共识?如何让契约精神成为大家约定俗成的守则?如何让将来从事这项工作的小伙伴,他们心怀美好?


至少我们可以努力让他们的处境、他们的将来、他们的成长环境比我们现在要好一些、好一点。

 

世界薄情,但我们不可不深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