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观点】太极拳标准化势在必行——谈谈太极拳走向标准化的必然性

 宗放 2016-08-18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太极风”日益兴盛,太极拳已经成为全民健身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我国群众性体育活动的最大亮点。太极拳走向标准化成为一种趋势,其必然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标准化是普及太极拳运动、提高太极拳运动水平的需要

几百年的流传和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习练者的飞快增长,使得太极拳成为习练人数最多、参与层面最广的群众性体育运动项目,国外习练者也蜂拥而至。以美国为例,许多高等学府开设了太极拳课程,各州都有太极拳协会。目前美国的很多社区中心和基督教青年会(Y.M.C.A)都提供价格便宜的太极课程。“太极热”正在全美范围内升温。不容忽视的问题是,以血缘、家族为主的固定模式、口口相传的封闭传承方法,导致拳术拳架很不统一,教材和教程没有规范,对太极拳的理解千差万别。试想,拳师如根据各自的理解,用各自的方法传授太极拳术,势必造成学习者莫衷一是,无所适从,动作误差只能是越来越大,提高太极拳的技术水平也会迷失方向。过去文体界流行的一句话说的很好,叫做“普及基础上的提高,提高指导下的普及”。时下群众性太极拳活动中的体操化、舞蹈化倾向,太极拳圈子中的江湖化、门庭化倾向不容忽视,蔓延下去会损害太极拳的整体形象,将太极拳的传播和传承引向歧路。在拳架、教材、教程、晋级和竞赛等方面尽快制定出统一的标准,可以使太极拳教传播、传承有章可循,技术动作趋向规范,培训程序、比赛规则形成同向推进,这样会普及面会更广,受众面会更宽,在世界范围内推广传播得会更快,进而促进太极拳整体水平提高得更快。

二、 标准化是太极拳运动更好地服务于全民健身、惠及人类健康的需要

太极拳的本质是武术,但时下多数人习练太极拳是为了身体健康。太极拳恰恰是经过习练实践验证又经过现代科学检验的健身法宝。其医疗和健身效果不仅为国内所公认,也为国外所广泛认可。美国针对太极拳进行过多方面的研究。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迈克尔R欧文博士讲到,“使用太极拳和认知疗法来治疗失眠,是因为他们不像药物那样会产生有害的副作用“,“随着失眠的改善炎症在全身和基因层面上都出现了逆转。”波士顿塔夫茨医学中心的补充与整合医学中心主任王晨晨博士(音译)说,总的来说,太极拳“能提高身体和心理社会健康程度”。美国在一项研究中,把过去几年练太极拳的中老年人和年龄相仿的久坐的成年人的大脑进行比较,与从未练过太极拳的调查对象相比,太极拳练习者大脑中与决策和注意力相关的部分表现出更好的联通性和其他层面健康度的改进。俄勒冈研究所的项目首席研究员(PI)李福中(音译)说,“我们的研究确实表明,太极拳比拉伸等低强度运动的效果要好的多。俄罗斯《文化报》的一篇论文更充分肯定“中国的太极拳是一种整体健康术”。英国的医生甚至给病人开出了“练太极拳”的药方。央视新闻直播披露,美国北伐罗来纳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公布的一项研究成果证实,练太极拳不仅对缓解各种类型的关节炎有效,还能改善心态,减轻精神压力。并且指出这项研究成果适用于所有的人。另有美国的研究人员经过对两组习练和不习练太极拳的人群为其八周的观察比较之后得出相似的结论,练太极拳不仅能够缓解关节疼痛,减轻疲劳,强筋健骨,而且能够提高伸展和平衡力,改善心态,减轻精神压力。这些结论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太极拳的两大功能——强身健体、修心养性。它不仅能够增强人们的身体健康,还能够改善人们的心理健康。

以时间最久远、观赏性最强、技术含量最大、最具代表性的陈式太极拳拳架为基础,总结太极拳界认可度最高的代表人物多年积累的经验,制定出统一规范的标准,能够减少太极拳的 “神秘感”,在培训和习练过程中减少弯路,达到最佳的习练效果,对强身健体、修心养性当然也会起到更为显著的作用,这正是全民健身运动所要达到的目的。随着国内外习练者的日益增多,太极拳惠及到的将是整个人类的健康。

三、 标准化是发挥太极拳作为传统民族文化载体作用的需要

太极拳一开始就与传统民族文化相伴,融入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中国诸多武术拳种中,太极拳具有文化层面上的明显优势。“太极”是庄子“混沌哲学”的精华,道家哲学、宋代理学中对此都有深入论述,使得“太极”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一个重要的概念。太极拳阴阳互生、阴阳相济的思想充满了辩证思维,已超越了太极拳理,成为人生哲理。植根于数千年民族传统文化沃土中的太极拳,把中华民族的伦理之道、道家“道法自然”的辩证思想、儒家“中庸之道”的处世哲学、《孙子兵法》中的攻防之术、传统医学中的经络学、养生学等等融会贯通,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最能代表中国人的性格和气质。

实践中的比较和理论上的研讨得出如下的结论:太极拳是中国的国粹之一,是中华武术的一朵奇葩,是中国武术与民族文化结合的精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载体,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是独特的,也是其他武术拳种及运动形式无法替代的。

四、 标准化是推进太极拳作为中华武术的代表率先“入奥”的需要

国家的强盛离不开体育的强盛,民族的复兴离不开传统民族体育的复兴。传统民族体育项目进入奥运会,被视为传统民族体育推向世界,实现体育强盛、民族振兴的一个标志。正因为如此,,各国都在为本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跻身奥运会付出积极的努力。

以毗邻的日本为例。日本的武道可以对应于中国的武术,柔道在日本武道中的位置也近似于太极拳在中华武术中的位置。日本柔道在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成为奥运会比赛项目,分析其“入奥”的经验,除了该项目符合“奥林匹克宪章”规定的世界范围的广泛性之外,很重要的两条经验,一是在诸多武道种类中选取了最具代表性的柔道作为切入点或者说突破口。二是围绕柔道的技术动作、训练程序、段位评判、比赛规则等方面,顺应国际体育的发展需求,制定了统一完善的规范,实现了与国际接轨。因而能够被国际认同、奥运认可。此外,纵观日本柔道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日本现代柔道规范的形成,是以领军人物嘉纳治五郎的柔道作为蓝本的。他在对日本传统的各家柔术进行了继承、整理、归纳之后,经过自身的刻苦修炼和精心提炼,借助“警视厅演武大会”,展示了他本人过人的功力,也确立了自己在日本柔术界领军人物的地位。

再以近邻的韩国为例。跆拳道是朝鲜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被韩国人视为“国技”。比起中国的太极拳和日本的柔道来,跆拳道的发展历史要短得多,但发展速度很快,借助2000年汉城奥运会成为了奥运会比赛项目,随后在全世界广为兴起。这是与跆拳道制定了一套完整的礼仪、品势、晋级和比赛规范分不开的。

可以这样讲,日本的柔道和韩国的跆拳道,都大量吸收了中国儒家学说、道家学说、佛学禅宗等文化因素,因此与中国的武术有着文化上的“血脉亲缘”,其中不乏从太极拳中汲取的养分。而太极拳本身这一蕴含深厚文化底蕴、集强身健体、修心养性功能于一体的中国传统民族体育运动形式,早就被美国《时代周刊》的文章称之为“是一项完美的运动形式。”却错过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历史机遇,至今仍然在奥运会之外徘徊。怎样弥补这份缺憾?除了我们的思路必须与奥林匹克宪章的要求对接之外,运动形式譬如太极拳的标准也必须与奥林匹克规则接轨。在第31届巴西奥运会即将召开之际,标准化领域的有识之士发表了题为《奥林匹克的标准进化史》一文,提出从古希腊神话到古代奥运会再到现代奥运盛会,奥林匹克运动的每一个发展阶段都留下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规范和标准,并逐渐演变成为今天的奥林匹克标准体系。让太极拳的标准尽快融入奥林匹克标准体系,进而率先成为中国武术种类中的奥运会比赛项目,是实现中国武术“入奥梦”的一个可取路径。

综上所述,促进太极拳运动的普及和提高,推进全民健身和惠及人类健康,传播和传承传统民族文化,加快中国武术“入奥”进而实现我国传统民族体育的复兴,无不呼唤着太极拳尽快走向标准化。太极拳标准化势在必行——这是分析研究后的唯一结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