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奥运专题 | 刘肖肖:“流动建筑”,实现奥运遗产最大化——奥运场馆设计

 luxb696 2016-08-18


《中国美术报》第31期 艺术设计


设 计,以奥运之名

□ 专题策划?王雯雯 刘肖肖


编者按

2016年85日,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巴西第二大城市里约热内卢举行。作为首个主办奥运会的南美洲城市,里约用自己的方式向世界呈现了巴西所信奉的“gambiarra”(事半功倍)文化、巴西艺术之美以及与地球和谐共处的准则。并在“绿色、环保、拯救地球”的理念指导下,找到了未来里约奥运遗产的重要走向,展示了巴西人对环境的热爱,对环保问题的关切。

早在奥林匹克运动会恢复之初,顾拜旦先生就曾提出奥林匹克运动“并非只是增强肌肉力量,它也是智力的和艺术的”。现代奥运会以体育运动为基础,并逐渐成为一种社会和文化现象。其中,奥林匹克视觉形象以及奥运建筑作为其精神内涵的物质载体,是对“以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及相互理解的体育活动来教育青年,从而为建立一个和平的、更美好的世界作出贡献”的奥林匹克运动宗旨的艺术化诠释。2016年恰逢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创立120周年,在里约奥运会举办期间,“艺术设计”版策划“以奥运之名”的奥运设计物专题,深入解读其承载的不同国家的奥运文化、奥林匹克精神以及文化传统。

本期导读


殷铄:见证百年变迁——奥运海报设计


王雯雯:承载荣誉 传递快乐——奥运奖牌与吉祥物设计


王家欢:国家形象与运动精神——奥运会徽与火炬设计


刘肖肖:“流动建筑”,实现奥运遗产最大化——奥运场馆设计


“流动建筑”,实现奥运遗产最大化

奥运场馆设计

□ 刘肖肖

纵观百余年的奥运发展,奥运场馆不仅是各国运动员的竞技舞台,更因为它承载了全人类的体育盛会而被载入史册。回望古希腊,最早的奥林匹克运动竞技场仅是一条寒酸跑道。时至今日,无数恢弘、震撼的奥运场馆探索着科技与设计的极限,彰显着奥林匹克精神与建筑设计的完美融合,向世界展示着一个国家的雄心、目标及未来潜力。

2016年里约奥林匹克公园的建筑设计由世界最大的建筑事务所——美国艾奕康建筑事务所(Aecom)承担。设计师们参考了巴西经典建筑和自然风情,希望除了作为奥运比赛场馆以外,这些场馆也可以被当成一座城市的遗产,采用遗产建设模式,先做赛后城市遗产规划,再根据奥运实际需求调整城市设计。以实现奥运遗产的最大化利用。

受到伦敦奥运“可拆卸式临时场馆”构想的启发,里约市长爱德华多·帕埃斯提出了“流动建筑”的理念。除了主要场馆在奥运会结束之后,将作为对精英运动员的奥林匹克训练中心得以保留外,一些场馆将会被拆除,并重复利用。

会“变身”的手球馆


由AND建筑事务所设计的可拆卸手球馆(未来体育馆Rio stadium in the future),很好地诠释了“流动建筑”的理念。手球馆建筑以其独特的3000平方米铜质外壳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且建筑的绝大多数用铜来源于回收再利用的废料。考虑到这个生来就意味着将被拆解的场馆寿命较短,设计师对它的材质使用和建造流程都有缜密的考量,以便达到材料浪费的最小化。将来,这个体育馆的屋顶、覆面还有钢结构都会留下来成为新学校的外壳。对此,里约奥运组委会主席卡洛斯·努兹曼表示,让手球馆在赛后“变身”为4所学校,是承诺让当地社区受益的绝佳例证。“流动建筑” 的理念对奥运会而言是首次,我们为2000名巴西儿童在未来很多年能够受益于此而感到骄傲。

 

里约奥林匹克手球馆? 未来体育馆

可“解构”的水上运动中心


同样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还有里约热内卢奥林匹克水上运动中心(Olympic Aquatics Stadium)。这座为游泳和水球比赛修建的场馆,使用解构式的建筑技术,将在奥运会和残奥会结束之后被拆解,成为两座小场馆。设计师据奥运会期间的平均温度测算后,在水上运动中心的场馆上钻了15000个细小通风孔, 来实现空气的流通,自然的通风设计使这个场馆少安装了1000台集中式空调,极大减少了能量消耗。场馆内还配备特殊过滤系统,可以减少25%化学制品的使用来保证水质。这个场馆的立面由巴西著名艺术家阿德里安设计,用66块27米高的嵌板组成,不仅能吸收紫外线照射,还能保证通风并有效降低场馆温度。这个极具艺术感的外表面复制了巴西Inhotim艺术中心里的海啸四联幅作品,充满古典艺术气息,被称之为最具艺术感的里约奥运场馆。


里约热内卢奥林匹克水上运动中心

可供电的“阳光都市高楼”


里约奥运会场馆中另一具有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建筑是一座高 105米,被命名为“阳光都市高楼”的太阳能瀑布塔建筑。这是一座专为本次奥运会所作的设计。设计师充分利用了当地一年四季的充沛阳光:建筑外层太阳能板供电系统为整个城市和奥运村供电。每日所采集到却未被利用的太阳能能源用来将海水抽到高楼内部,在太阳下山之后,海水将从高处释放,让涡轮机产生电力,这部分电力用于本建筑或城市照明。在一些盛大时刻,海水可如瀑布般飞流直下,也带给观者不同凡响的震撼。


阳光都市高楼

可遮阳的悉尼奥运主场馆


尽管里约奥运会场馆已将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理念做到极致,却并非首发者。早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就首次提出“绿色奥运”的理念。悉尼奥运会主场馆采用的透明聚碳酸脂材料的顶棚设计,照顾到了当地独特的气候,保护了大多数观众不受日晒雨淋,同时又不是全封闭体育场,对草皮生长无害,并使草坪上的阴影面积降到最小,为体育比赛的电视转播创造了最佳条件。此外,聚碳酸脂材料重量轻,虽比玻璃耐久性差, 但容易弯曲以适应顶部曲面形状,这一点是世界体育场建设的一个技术突破。

 

悉尼奥运主场馆

可拆卸的“伦敦碗”


美国艾奕康建筑事务所早在2012年就曾担任了伦敦奥运会奥林匹克园区设计。此次里约奥运场馆的奥运遗产最大化利用的设计理念也是对伦敦奥运建筑理念的延续。


伦敦奥运主会场“伦敦碗”


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主会场“伦敦碗”(London Bowl),毫无疑问是当届奥运会的亮点之一。这个能容纳8 万人的奥运会主会场的设计概念源于模型和积木,简单来说,就是以螺栓组装所有的钢架,奥运会结束后,只要扭开螺栓就能把运动场一部分一部分地拆解开,拆卸部分可以被运往城市各处进行再利用。与其他钢铁体育场相比,“伦敦碗”少了75% 的钢铁用量,并且,使用以工业废弃物料制成的低碳混凝土,含碳程度较以往少40%。“伦敦碗”的外部使用了隔热保温材料。从近些年的奥运会场馆设计来看,城市对奥运会的认识正在不断升华,恢弘盛大不再是现代建筑设计的潮流。具有功能、形式与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性体育建筑更能给世界带来前所未有的善意,更能获得不同凡响的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