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生向高处走,这是杜甫给我们的启迪 |【好玩的古诗词夏令营】

 AOZQyj9hjod5ix 2016-08-18


人在年轻的时候,看见过辽阔,这种辽阔就会随着青春的血脉成长一生。

——于丹

点击上方,收听于丹老师精心录制的音频~

说起登临,千古诗人之中,用自己的热泪涤荡江山的,最深情的代表当属杜甫。他一直认为“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江山与花鸟,都在等待着一位又一位赴约的后人。所以在他的眼中,“一重一掩吾肺腑,山鸟山花吾友于”那重重叠叠的山峦就像他自己的肺腑,矗立在大地之上,而其中的山鸟山花,都是他可以信任的朋友


《后游》

杜甫

寺忆曾游处,桥怜再渡时。

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

野润烟光薄,沙暄日色迟。

客愁全为减,舍此复何之?

 by  DRAW TOGETHER

岳麓山道林二寺行》

杜甫

玉泉之南麓山殊,道林林壑争盘纡。

寺门高开洞庭野,殿脚插入赤沙湖。

五月寒风冷佛骨,六时天乐朝香炉。

地灵步步雪山草,僧宝人人沧海珠。

塔劫宫墙壮丽敌,香厨松道清凉俱。

莲花交响共命鸟,金榜双回三足乌。

方丈涉海费时节,悬圃寻河知有无。

暮年且喜经行近,春日兼蒙暄暖扶。

飘然斑白身奚适,傍此烟霞茅可诛。

桃源人家易制度,橘洲田土仍膏腴。

潭府邑中甚淳古,太守庭内不喧呼。

昔遭衰世皆晦迹,今幸乐国养微躯。

依止老宿亦未晚,富贵功名焉足图。

久为野客寻幽惯,细学何颙免兴孤。

一重一掩吾肺腑,山鸟山花吾友于。

宋公放逐曾题壁,物色分留与老夫。



这样的情境,大概从很年轻的时候他就相遇过。


还是在24岁的时候,贡举落榜,怀才不遇的杜甫离开长安,来到山东,看望当时做兖州司马的父亲杜闲,当时就曾经在齐鲁大地上漫游,写下了著名的《望岳》。那个时候年轻的杜甫少年意气,胸怀天下,被五岳之尊的泰山震撼着,也托举着。辽阔的视野拓展开来,起笔就发问道: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这座秦始皇当年封天禅地的巍巍高山,它到底是什么样子呢?纵目四望,南方的鲁和北方的齐尽收眼底,绵延无尽,青绿的颜色融为一体,大地绵延出去。


再看天空与大地之间的勾连: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by  DRAW TOGETHER

这样的神秀山川,山南是明亮的,像早晨的霞光;山北是沉郁的,像黄昏的暮色。这样一个静止的时刻,风景迥异,而人处其中: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山峦层云迭出,胸中长风浩荡,自己的心胸里弥漫充盈着无际的云层。飞鸟从远山直扑山巅的时候,我的眼睛想容纳飞鸟的翱翔,眼眶几乎都睁裂了。


在这样的地方,这样的情怀下,一个人,与山、与鸟、与云都能够融合,所以才能够说得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每上一重山,视野就会拓展一个层次,就能看淡一点世间的风云,而人的精神境界就能随之变化。我记得泰山上有一副楹联:海到尽头天做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大海有边,我们看到的尽头真的是海岸吗?苍天为岸,才能延展到无垠。登上山巅,当人和山融为一体的时候,这个孤独的个体就融合成了山川的一部分。人融合到顶峰上的时候,不是人对自然的征服,恰恰是人对自然的寻访,也是自然对人的接纳和成全


只有经历了这样被山川历练改造过的眼睛,才能一览众山的渺小;只有经过山川历练改造过的心胸,才能容纳山川的雄起;只有人和自然的合而为一,人才真的能够感受到敬畏、谦卑和感恩。所以,登山一定要尽早。



 by  DRAW TOGETHER



人在年轻的时候,看见过辽阔,这种辽阔就会随着青春的血脉成长一生。这个人不再会为考试的分数而患得患失,不再会因为人际的纠葛而觉得这是过不去的坎,人也不会在一己的得失之中沉郁至深。毕竟,有山有海,有万古自然。


人在很年轻的时候懂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他就懂得为什么一定要向高处去。因为人在低处永远看不清山顶的风景,而人站在高处俯视的时候,一览可以看得清低处所有的究竟。所以一生向高处走,这样的眼界,一定是在年轻行走时候给自己的生命启迪。



视觉支持 | 本活动插画 由 DRAW TOGETHER 提供

策划顾问 | 彭敏(《诗刊》社编辑、2015中国成语大会总冠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