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金旺族

 天宇楼33 2016-08-18

黄金旺族——大辽文明展之五

黄金旺族——大辽文明展之五

黄金旺族——大辽文明展之五

鎏金凤衔珠银舍利塔         辽(公元916—1125年) 
通高40、底径10.5厘米
1989年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庆州白塔出土
赤峰市巴林右旗博物馆藏

  银板锤鍱,经铆焊、插接成形,塔表鎏金。由塔座、塔身、塔檐、塔刹组成。塔座为圆形重台式,錾刻覆莲纹。檐出瓦当排列有序,滴水以线条刻示。塔顶以莲台为刹座,塔内藏银板陀罗尼经咒。

  舍利塔,原为瘗(yì)埋佛骨舍利的坟墓,音译为“窣(sū)堵波”,后为佛教界人士尊为礼拜感恩的方式。依佛经记载,礼拜、右绕舍利塔有“生于三善道”、“将得长寿”、“将生而美丽,且为众人瞩目”、“将权集一身,且享美誉”等十八种功德。此塔造型典雅,工艺精湛,反映出契丹皇室崇佛兴教的史实。


黄金旺族——大辽文明展之五

彩绘“十方佛”木舍利塔             

1989年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庆州白塔出土

赤峰市巴林右旗博物馆藏


黄金旺族——大辽文明展之五

黄金旺族——大辽文明展之五

黄金旺族——大辽文明展之五

金银板陀罗尼经咒              

1989年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庆州释迦佛舍利塔出土

赤峰市巴林右旗博物馆藏


黄金旺族——大辽文明展之五

镂花金香囊        辽开泰七年(公元1018年)
囊身长13.4、宽7.8厘米;金链长9.2厘米;金环直径1.4厘米;重40克
1986年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青龙山镇陈国公主墓出土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香囊自古为佩于身或悬于床帐或车辇上的饰物。内贮犹如“香草之后”——熏衣草类植物,芳香四溢。文献记载:“妇女佩之,则香闻数里”。香囊为唐宋时代常见的女性佩饰,有许多有关香囊的故事,也不乏诗词吟咏,如宋秦观《满庭芳》词云:“香囊暗解,罗带轻分。”此香囊呈扁桃形,镂刻花纹、缠枝忍冬纹也有明显的唐代金银器的余韵。契丹建国辽之时正是唐代末年,积淀深厚的唐文化几乎渗透到其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和文化等各个领域,辽代金银器中的唐代遗风正是反映出这一历史事实。


黄金旺族——大辽文明展之五

蟾蜍形嵌松石金戒指        辽(公元916—1125年)
长4、宽2.1厘米
2003年内蒙古通辽市科左后旗吐尔基山辽墓出土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指环。戒面呈盾形,金片包水晶,在水晶戒面上为一蟾蜍,蟾蜍背部镶嵌两颗绿松石。水晶下面金片錾刻缠枝花纹。指环上錾刻月牙状纹饰,并嵌有两块绿松石,下端有褐色织物缠绕。蟾蜍是幸福的象征,不论是神话中的蟾蜍,还是现实生活中的蟾蜍,都与人类有密切的关系。这对戒指造型构思巧妙,水晶、黄金结合,再加上绿松石的点缀,把器形和装饰纹样完美和谐地统一在一起,颇具匠心。这种动物指环设计独特,可能是草原游牧民族所特有,源自北魏的风格。


黄金旺族——大辽文明展之五

玉组佩       辽开泰七年(公元1018年)
通长14.8厘米
1986年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青龙山镇陈国公主墓出土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佩饰。玉饰为白玉,镂雕绶带纹;其鎏金银链下挂5件玉坠为青白玉,圆雕双龙、双凤、双鱼等动物形状,辅以莲荷纹。题材为汉文化吉祥物而造型明显异于中原,洋溢着契丹人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自然情趣。契丹族本无用玉的传统,在其民族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与儒家礼制文化接触,逐步接受、认同并创造了具有民族特色的玉文化。据史载,辽在与中原的战争中俘获了大批工匠,并令其在辽境内进行生产,采取“因俗而治”的政策,使之在创作上没有过多束缚,可以根据游牧生活特点挥洒自如地发挥。不拘一格的辽玉器可能就是在这种条件下创作出来的。


黄金旺族——大辽文明展之五

黄金旺族——大辽文明展之五

石雕卧佛像         辽(公元916—1125年) 
通长40厘米
1989年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庆州白塔出土
赤峰市巴林右旗博物馆藏

  用整块汉白玉圆雕而成。释迦佛头枕莲花枕,身着红袈裟,侧身而卧,神态安详。佛的裸露部分不施彩,即所谓“鎏衣不鎏肉”的佛像装饰手法。佛床四侧雕有小雄狮,神态各异。右侧吉祥而卧的佛陀造像,亦称“涅槃像”,谓诸德圆满、诸恶寂灭,此为佛教修行理想的最终目的,故后称僧尼死为圆寂。唐玄奘《大唐西域记》载:释迦牟尼在拘尸那揭罗国“入寂灭乐,于双树间北首而卧”,示现无常而入涅槃,这情景便是后来的卧佛形象。


黄金旺族——大辽文明展之五

越窑花口青瓷碗               辽开泰七年(公元1018年)
1986年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青龙山镇陈国公主墓出土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黄金旺族——大辽文明展之五

定窑酱釉印花盏              北宋

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牛古吐乡小炕子村辽墓出土

赤峰市敖汉旗博物馆藏


黄金旺族——大辽文明展之五

石雕佛像              

1956年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大明城出土

内蒙古博物院藏


黄金旺族——大辽文明展之五

莲花形手执银香炉          辽大康七年(公元1081年) 
通长36.5厘米
1993年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头道营子乡埋王沟出土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佛教行香仪式中的用具。外形似一束莲花,莲茎为手柄,盛开的莲花为炉身,莲叶为炉座,起到支撑器身的作用。其中近柄处香炉专为盛香用,名曰“宝子”(香盒的一种)。整件器物设计和制作堪称巧夺天工,匠心独运。

  香炉,是佛教中供佛的法器,也称宝鼎,形制颇多,除了方形的香炉外,圆形、莲花形香炉皆为习见;印度民族原本也流行熏香,婆罗门教即有焚香的习俗,佛教传入中国,续传到辽境,焚香礼仪很快融入契丹人社会,香炉也就进入佛教的殿堂了。


黄金旺族——大辽文明展之五

黄金旺族——大辽文明展之五

黄金旺族——大辽文明展之五

黄金旺族——大辽文明展之五

琥珀璎珞        辽开泰七年(公元1018年)
内周长113、外周长159厘米
1986年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青龙山镇陈国公主墓出土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璎珞为深具契丹民族特色的项饰,是其信奉佛教并将佛教思想世俗化的代表饰物。在中国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朝代或民族,像契丹人那样崇尚琥珀。琥珀的流行也许与契丹人尚佛相关,因为佛教认为水晶代表佛骨,而琥珀代表佛血。该璎珞是迄今所见最大的琥珀饰件,其外串264件,由5小串257颗琥珀珠和5件琥珀浮雕饰件、2件素面琥珀饰件以细银丝相间穿缀而成;内串69件,由60颗琥珀珠和9件圆雕、浮雕琥珀饰件以细银丝相间穿缀组成。琥珀浮雕饰件纹样主要为龙纹,图案抽象而富于动感。特长的璎珞不适宜日常游牧生活佩戴,多应用于神圣、重要场合。


黄金旺族——大辽文明展之五

黄金旺族——大辽文明展之五

玛瑙璎珞       辽会同四年(公元941年) 
通长85厘米
1992年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耶律羽之墓出土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项饰。璎珞一般以金玉珠宝穿缀而成,故古代又称之为“珠璎珞”。该璎珞以玛瑙、水晶、心形和T形坠饰组成。玛瑙古称琼,又称赤玉。玛瑙一词出自佛经,梵语本称“阿斯玛加波”,意为“马脑”。水晶是一种无色透明的石英结晶体矿物,深受契丹人喜爱并以之制作饰物。而心形和T形的不对称组合,或寓意阴阳。北亚、西亚、中亚古代民族的一些项饰,有与之相似的装饰部件。契丹的此种坠饰,或与北方民族的传统装饰有关。其色彩和谐雅致,给人一种浑然天成之感。该墓主人为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堂弟、开国元勋耶律羽之,说明此类璎珞为契丹贵族所用。


黄金旺族——大辽文明展之五

双龙纹金手镯          辽开泰七年(公元1018年)
手镯展开长18.2、面宽1.1~0.4、厚0.25~0.5厘米,分别重71、66.5克
1986年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青龙山镇陈国公主墓出土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腕饰。手镯在古代被称为“腕环”,简称“环”。三国魏曹植《美女篇》诗句“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及晋傅玄《有女篇》诗句“珠环约素腕,翠羽垂鲜光”所描述的环都是指这类手镯。该手镯出土时套于公主右手腕银丝网络之外。双龙首。镯面錾刻相互缠绕的双龙,形象富有生趣。辽手镯的纹饰题材、工艺技法丰富,具有多元文化因素。迄今所见辽手镯均为其贵族女子佩戴。龙首形手镯的装饰技法则属于典型的契丹风格。其设计借鉴了西亚波斯王朝流行的兽首装饰镯尾的技法,但以龙首取代兽首则显示了契丹的文化特色。


黄金旺族——大辽文明展之五

黄金旺族——大辽文明展之五

鎏金双凤戏珠纹铜捍腰         辽(公元916—1125年) 
长60、宽17.5厘米
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征集
内蒙古博物院藏

  捍腰或称扞腰,为袍带的背饰,使用时自腰后绕于腰上,在腰前打结,是契丹人颇具民族特色的服饰之一。一般精选貂皮或天鹅、大雁颈部的细毛皮或金银制成,既可保暖也可护腰,又有装饰美化功能,不分男女贵贱都可系服。该捍腰两端扣环已缺,主体浮雕双凤戏珠纹饰,周边饰如意云纹。高浮雕的主纹、细致錾刻的辅纹和地纹满布其面,有锦上添花的效果。纹饰及装饰手法接近唐代金银器风格。可以说既是契丹人粗犷强悍的民族性格和风格独具的草原文化的“物化”展现,也见证了中原文化对契丹人的广泛影响。亦有学者认为这类器物并非腰饰而是代表契丹人身份的冠饰。

 

黄金旺族——大辽文明展之五

黄金旺族——大辽文明展之五

金花银渣斗         辽会同四年(公元941年) 
口径18、腹径13、底径9.5、高14厘米,重650克
1992年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耶律羽之墓出土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盛载茶渣用具。小型渣斗常置于餐桌以盛放茶渣,故列于茶具之中。元人笔记记载“宋季大族设席,几案间必用筋瓶、渣斗”,即指此物。也即《茶经》中的“滓方”,为收集饮茶剩余茶渣之器。此渣斗盘沿錾刻扇形图案,盘壁为四组牡丹纹团花,腹壁錾刻四组两两相对的鸿雁,图案部分鎏金,此器为典型的白地黄花的“金花银器”。无论造型、工艺均具有浓厚的唐代风格,而纹饰又是反映契丹民族生活气息所常见的鸿雁纹、牡丹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