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所理解的企业家精神——诗童对话北大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

 我爱上了我自己 2016-08-18

进入中国文化视窗主页,观看访谈视频正片



嘉宾简介
陈少峰,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导;一个研究文化产业、管理哲学、社会正义与伦理学的哲学系教授。文化部-北京大学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副主任,中国文化产业30人论坛召集人。


企业家精神的发展模式
普通商人比较注重眼前,甚至有点急功近利。而文化产业跟互联网公司的发展势头很像。你要有企业家精神去追求未来,不像普通商人一样重视当下。正如BAT这三家,百度、阿里和腾讯,他们做了十几年之后,他们三家公司加在一起的市场价值超过了中国最大的10家房地产公司的总市值。所以我认为企业家精神是中国最宝贵的财富之一,他们通过积累、通过创新、通过用人把企业做大。


企业家精神的内涵
 世界上大的企业,一开始都是家族企业,但是最后都会把它交给职业经理人,因为企业家比较善于发现人,但是不善于带领带领那么多人,做那么大的企业。他善于管人,他会去发现人。历史上有这么个例子,说刘邦问韩信,你能带多少兵?韩信说多多益善,士兵都给我,越多越好。刘邦很生气,说,这么说你的才能比我还强?韩信说,不是啊,我善于带兵,而你善于带将。
          而企业家与职业经理人的区别在于:企业家更重视用人,经理人更重视做事。所以说企业家最主要的才能是找到一批人,帮他干活,帮他赚钱,企业家自己不需要赚很多钱,他的钱都是他的手下帮他赚的,但是企业家要去找人要不断的去发现人才培养人才,这是他们之间最大的区别。


文化产业的企业家精神
做文化产业可能一开始都是不赚钱甚至是赔钱的。所以做文化产业你要有耐心,要有战略思维,就是说要有一个整体的规划。所以我们有一个基本的基本共识,就是我们要做那种既有积累性增值性的企业,要有未来!
 

编导/主持:诗童   制片:李云鹤   责编:王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