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燃激情 多视角 追奥运

 nizijun 2016-08-18
 燃激情 多视角 追奥运

  看谁说得好,谁就做头条

  里约奥运正如火如荼,经历了羽毛球队混双女双的失利,又看到了女排逆转东道主的爆发,观众的心情也随着赛事而跌宕起伏。自从1984年中国奥运金牌实现“零的突破”以来,我国观众“追奥运”始终热情满满。但与以往相比,当下观众“围观奥运”,无论是心态、方式都发生了很多改变。今天,我们怎样看奥运?


  看情怀:流水的姑娘,铁打的女排

  里约奥运会开赛以来,中国女排一直没有离开我的视线。北京时间8月17日,女子排球1/4决赛结束最后一场比赛,中国女排使出“洪荒之力”,苦战五局,以3:2击败巴西女排。过程扣人心弦,不禁让人频为中国姑娘捏把汗。赛后,郎平教练在接受采访时哽咽了,相信许多“铁杆排粉”也像郎教练一样激动不已。

  看女排、追奥运有许多打开方式,情怀是一种朴素之力。每一位从上世纪80年代过来的中国人,都不会忘记1981年11月6日,在日本大阪举行的第3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中,中国女排以3: 2战胜日本队,第一次夺得世界冠军!对刚刚改革开放的中国,这种荣誉来得太及时、太振奋!人们喜泪盈盈,奔走相告,那种感受非亲历不能体会,非笔墨足以尽述。随后的“三连冠”“四连冠”“五连冠”,将公众的情绪一次次推向巅峰。“铁姑娘”曹慧英、“铁榔头”郎平等,一群英雄成就了中国女排的伟业,也烙下一代人的集体记忆。奥运会更是如此,1984年,中国重返奥运会大家庭,许海峰夺得奥运首金,实现“零的突破”,奥运也成为中国人浓得化不开的情结。国球乒乓球,在奥运会上霸屏,到了孤独求败的境界,给国人满满的美好回忆。

  岁月会流逝,观众会老去,情怀永远不会变。成绩有起有落,名次时进时退,公众对女排、乒乓球、羽毛球等为中国带来无上荣光的体育项目的挚爱一如既往。那些即使上了年纪,仍熬夜守着女排、乒乓球比赛的观众,坚守的就是情怀。情怀是公众享受奥运的感情基础,也是中国体育再创辉煌的群众基础。         (练洪洋)

  看热闹:八卦也是奥运大菜

  奥运热潮在电视机前,在体育场馆,也在朋友圈里。

  对很多“90后”来说,很多项目太专业,“宝宝”不太懂;从小到大没看过几届,也没啥情怀。不过,那又怎样呢?奥运还是很好看!自从全世界进入奥运时间,在新闻客户端,在微博,在朋友圈,到处都跳跃着一颗颗激动的心,有人写段子,有的爱八卦,有人调侃吐槽,还有人张口闭口都是“老公”——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这样看奥运成了很多人的选择!

  先看看段子。如何看待张梦雪夺冠?那种一脸不高兴的样子看着就让人放心!博尔特让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他是一个跑在最前面还不忘看镜头的人;福原爱跟中国队什么关系?小灰灰跟羊村的关系;秦凯向何姿求婚了,所以中国奥运代表团金牌第二,钻戒第一……你没看错,这就是网友眼里的奥运。

  八卦也是奥运的大菜。以马龙和张继科来说吧,精彩的“科龙对决”很多人没看过,对结果也不在意,但这对CP的场外故事才是核心。他俩如何一起进步、相爱相杀,如何场上凌厉一分不让、场下“亲密”不分彼此,网友扒来扒去,各种PS,简直成了一场狂欢。当然还有杜丽与庞伟的“神枪侠侣”,从泳池里捞出来的“笑星”傅园慧,公开向何姿求婚又在微博发“狗粮”的秦凯……故事精彩纷呈,让人欲罢不能。

  此外,当然还有“鲜肉”。对很多人来说,看奥运不是看比赛,他们定好闹钟、半夜爬起来,守候在电视机前,就是为了等“老公”。孙杨,宁泽涛,张继科,很多人并不特别在意结果,能看到他们的颜值和肌肉,就足够了。

  这些花边故事虽然没有比赛那么刺激,没有夺金那么激动人心,但是有甜蜜,有欢乐,有精彩,也是奥运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作为生活的调剂也好,纯粹为了欢乐也罢,对很多观众来说,这样的奥运,别有一番滋味。  (林森)

  看门道:偷师观赛长技艺

  奥运会,如同4年一次的华山论剑,有高手云集,逐鹿豪情,也有快意恩仇,儿女情长。围观奥运,自然也是有人看热闹,有人看门道。

  在我平日玩耍的各大羽毛球群里,小伙伴们早早就已经公布了2016里约奥运会羽毛球赛程,从11号的小组赛开始,大家每天在群里揣摩球技、点评比赛,为自己喜欢的球员的表现叫好,为他们的失利哀叹惋惜,时不时还在球场上晒一下这几日偷师新学的几招。林丹场上对打时跑到场边更换球拍丝毫不影响比赛的神技学不了,但是,学学傅海峰、张楠在男双中如何配合跑位,如何控制网前总是可以的。估计这样的情形在不少体育爱好者的群里都存在。

  毕竟,除了网球、高尔夫球、足球等职业化程度较高的个别运动项目之外,奥运会算得上是大多数运动项目的最高竞技舞台。对于运动员来说,能够参加奥运会、并拿下一枚奖牌,也是自己运动生涯的最高奋斗目标。因此,在这个舞台上,年轻选手跃跃欲试,老队员稳扎稳打,都力争发挥自己的最佳水平,比赛的激烈和精彩程度可想而知。高手云集,盛况空前,自然是让人看得大呼过瘾。

  现代奥运会已经成为一个大party,有快乐有八卦有个性,汇集各种元素,但是,竞技体育所展现出来的魅力,与运动员体现出来的追求“更高更快更强”、重在参与、用力拼搏的奋斗精神,仍是奥运会最具吸引力的所在。  (西早)

  看心态:重在欣赏重在乐趣

  在赛场内外,很多人都切身感受到,当下公众“围观奥运”的心态变了:不再是单纯“围观金牌”,除了看成绩,更多的是在欣赏比赛、享受体育。

  公众变得更宽容了。金牌当然要争,经过刻苦训练成为奥运会冠军的优秀运动员,无疑具有强大的人格力量。但以往那些我们不够重视的没有获得金牌甚至无缘奖牌的运动员,也在本次比赛中收获了不小的关注。比如在游泳项目中,“洪荒少女”傅园慧的风头不亚于任何一位金牌获得者;在帆船帆板这个冷门项目里,眼耳都有残疾的徐莉佳成为刷爆朋友圈的“励志偶像”……更不用说一些成绩不如预期的运动员,得到的不是苛责,而是“你已经很棒了”的宽容。

  观众变得更纯粹了。我们一如既往地关注中国选手的表现,羽毛球队的接连失利、体操大项上的实力下滑固然让人神伤,但闯入四强的女排精神犹在、张梦雪等奥运新人一鸣惊人,还是给观众带来了惊喜。与此同时,我们也同样为国外运动员的精彩表现鼓掌叫好。菲尔普斯前无古人的23枚金牌、飞人博尔特的100米三连冠,这些不可思议的“神人”也让中国观众折服。

  毋庸置疑,奥运会承载了不少“家国情怀”,但奥运本身不过是一次汇聚全世界体育健将的运动会,更是一场全人类的欢乐大party。用一种更加宽容、更加纯粹的心态来理性看待奥运,才能真正从中获得享受。   (张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