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满口脏话,“匪气十足”,却是组建美国装甲部队的核心人物,二战时向前推进1000多英里,解放1.3万座城镇,歼灭144.4万德军。没有他,二战期的美军不可能威猛犀利。“匪气将军”巴顿凭借什么样的领导力征服下属、横扫敌军? 在1917年的时候,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欧洲已接近尾声,一个年轻的美军官看到了1种前所未有的新武器坦克在战场中的威力,于是用特别优厚的条件向法国军队换购了20台坦克,并成为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坦克兵。 随后,这名年轻的军官在法国朗格勒高原设立了美军坦克训练中心,他废寝忘食、不分昼夜地训练着自己的士兵,并在训练完成之后率领着坦克部队冲到了前线。这名军官驾驶着坦克将身后的部队和其它坦克兵远远地甩在了身后,在德军的阵地上横冲直撞、左奔右突,威猛至极!这名年轻的军官就是被称为血胆将军的乔治·巴顿。
看看他辉煌的战绩吧:组建美国装甲部队的核心人物,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向前推进1000多英里,解放了1.3万座城镇,歼灭144.4万德军。二战的总指挥艾森豪威尔称赞他就像希腊神话中的大力神,在他面前没有不可克服的困难,没有不可逾越的障碍。即使是他的对手德国军官也对乔治·巴顿交手称赞,被他的远见卓识与指挥艺术所震撼。 乔治·巴顿的远见卓识与指挥艺术值得所有管理者学习,如果一个管理者能够学到一半巴顿远见的指挥水平的话,那么对于公司而言绝对是一大幸事。 远见与实践 坦克最初是由英国人发明的,随后投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让德军大为惊恐,美军在到达欧洲战场前根本就没有见过这种武器。乔治·巴顿一眼便看到了坦克的未来价值,于是不惜以重资换购了法军的坦克。 事实证明巴顿的眼光十分精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基本上是坦克和飞机的天下,德军凭借着坦克和飞机以闪电般的速度征服了一个又一个国家,而最终美国也依赖着乔治·巴顿的坦克部队和阿诺德将军率领的空军战胜了德国。如果当年的巴顿在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未组建坦克部队,那么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美军不会那么犀利 。 很多企业每年都会组织出差考察,这是无可厚非的,但在考察之后真正为公司带来改变了吗?企业在这次考察中是否找到了纠正公司问题的方法,突破某一区域的市场方案,发现某个可能改写行业的商机? 更重要的是你在发现了这些方法方案与商机之后,是否回到公司坚持付诸实践!远见很重要,而实践更重要,没有远见难以取得重大突破,没有实践再高的远见也不过是摆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