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宝强婚变,打碎了谁的形象?

 WAERTER 2016-08-18

历数近年来娱乐圈多起负面新闻,“大家风范”在名利场中愈发罕见。

侨报8月18日“四合院”时评】14日凌晨,大陆知名演员王宝强在微博上发布离婚声明,直指其妻马蓉与经纪人宋喆存在婚外不正当两性关系。随后数日,猛料迭出,舆论持续发酵。仔细梳理已知信息及看客评论,浓浓恶意、滔滔戾气扑面而来。

且不说这场婚变孰是孰非,作为一个“草根逆袭”的典型、一个颇受民众喜爱的明星,王宝强这种自揭家丑的行为,怎么看都像是破罐子破摔。他摔碎的不仅是苦心经营的完美家庭、一贯保持的正面形象,还有中国公众人物的道德底线。

有声音说,王宝强的婚变打破了很多人的梦想。在某种意义上,他身上承载着中国社会“老实人不吃亏”的传统观念,如今他用一场鲜血淋漓的婚变,残酷地告诉人们,“草根”即便逆袭也改变不了悲剧的命运,所获得的一切也可能被最信任的人卷走,最终身无分文、身败名裂。这让怀着简单梦想的“乡野村夫”人人自危, “再也不相信爱情”之余,人与人之间尤其是亲人之间的信任危机也随之而来。所以,这看似是一场情感纠葛,实则是底线问题,着实不该由一个长期被人设为“憨厚、努力”的符号性人物来演绎。

在这场“爱情保卫战”中,男人不像男人,女人不像女人,公众人物不像公众人物,这本身就是一种愧对大众的难堪。遥想京剧大师梅兰芳,作为从艺者,其志向不仅在于德艺双馨,更关乎民族大义;一代名导谢晋也曾说,真正的艺术家,同时也该是思想家,他通过屏幕对社会问题发言。回看王宝强婚变,再历数近年来娱乐圈多起负面新闻,“大家风范”在名利场中愈发罕见,公众人物开始忽略了对“艺”的塑造、对“德”的传承,模糊了职业操守,忘记了社会责任,他们学会了利用民众的关注、消费民众的喜好,最终成了网络暴力、社会问题的推手,他们应承担的“示范”作用最终沦为娱乐的羔羊。

在感慨“贵圈很乱”的同时,公众也到了该回归理性的时候。婚变真相还未大白,下任何结论都为时尚早,公众的不慎言行往往被有心人利用,来引导舆论走向,而舆论的反复只会加剧事件的恶性演变。因此,公众 “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心态应加以克制,尽早让风波回到单纯的法律轨道之上。

(编辑:勉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