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东曲阜发展文化产业:让“不会动”的文化"动"起来

 找东西zdx 2016-08-18

山东曲阜发展文化产业:让"不会动"的文化"动"起来

2012年09月09日 07:57   来源:光明日报   邱玥 杨亮

    

    孔庙大成殿

    

    高铁拉近了曲阜到北京和上海的距离,也为曲阜旅游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曲阜开发的孔子文化商品正在不断升级,以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

    

    “曲阜修学游”吸引来自世界各地孔子学院的学生。 


    编者按

    提到曲阜,人们自然会想到孔子。“文化是曲阜最大的优势,孔子是曲阜最大的文化品牌。”这是很多专家对曲阜文化资源的评价。

    因此,曲阜头顶“光环”:孔子故里、世界文化遗产地、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等等。

    但是,曲阜发展文化产业也有自己的“烦恼”:尽管拥有众多文化发展优势,但产业发展较为缓慢,与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位不相称。

    如何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文化产业优势,激活文化“不动产”,让文化的水活起来、动起来,曲阜正在探索。 

    1

    突破:催生文化产业动力

    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儒家文化的源头,曲阜拥有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4处和非物质文化遗产106项,其中孔庙、孔府、孔林为世界文化遗产,但这笔丰厚的文化遗产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掘——

    “一直以来,我们在文化产业发展趋势把握上还不够准确,在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规划层次上还不够高端,在文化产业结构布局上还不够科学,在人才引进政策措施上还不够有力。”曲阜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长胜对此有着清晰的认识。

    有人说,曲阜不仅是济宁的曲阜,山东的曲阜,也是中国的曲阜,世界的曲阜;如果说孔子是代表中国文化的标志性“符号”,那么曲阜就是我国向世界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

    “唯有用好‘孔子’这个独步天下的金字招牌,曲阜文化产业发展的竞争力才能得到真正提升。”李长胜说。依照文化建设“突破曲阜”的决策部署,如今,曲阜正一步一个脚印,朝着“打响孔子文化品牌、振兴儒家文化产业、建设东方文化圣城”的目标迈进。

    近来,一组关于曲阜文化产业的镜头格外亮眼夺目,为曲阜文化建设的新进展、新成就添上生动注脚:

    5月21日,国家大遗址保护曲阜片区暨山东省文物保护88项重点工程在曲阜鲁国故城遗址地集中开工;同日,山东省重大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尼山圣境”奠基开工;6月18日,万豪卡通动漫文化基地项目在北京正式签约;7月5日,曲阜文化综合体项目、孔子学苑项目等文化产业大项目在2012济宁(北京)文化产业专题招商推介会上集中签约……曲阜,这座拥有千年文化的古城,正向着现代文化名城的目标迈进,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成为这段进行曲中最具华彩的乐章。

    目前,曲阜正在以项目建设作为文化产业的突破口,吹响文化产业跨越发展的“集结号”,重点围绕儒家文化、始祖文化、鲁班文化等招商选商。在4月20日至22日举办的第二届曲阜文化旅游产业招商大会上,共签约项目22个,投资总额达106.46亿元。

    “‘突破曲阜’这个想法非常正确,为弘扬儒家文化提供了构建产业化平台的机遇。”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张宇一语中的。目前,曲阜大力实施孔子品牌带动战略,孔子文化旅游业、孔子文化复仿制品业和孔府美食、节庆会展等知名业态逐渐凸现出来,具有浓郁孔子文化元素的商品销售收入已占整个曲阜旅游产业收入的35%以上。

    文化,已成为推动曲阜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2

    惠民:让文化浸润城市

    曲阜文化产业究竟该走什么路子?

    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有不少专家学者提出,要把曲阜打造成为东方文化圣城。因为,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来说,如何将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价值——思想文化精华挖掘出来,至关重要。

    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部副主任祁述裕给出了一个答案:对曲阜来讲,欲做产业,先做事业;欲做项目,先做环境。

    曲阜发展文化产业,有赖于公共文化体系和文化名城建设路径的形成。“曲阜不一定在GDP上做多大的贡献,但是必须在文化上做引领的贡献,做到让老百姓切实获益。”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刘德龙指出。

    为此,曲阜打破活动的单一模式,力求文化活动形式多样、节目丰富,把基层文化阵地真正变成群众的文化活动中心。每年一度的“国际孔子文化节”、春节联欢晚会、大型元宵灯展等品牌活动成为展示曲阜对外形象的窗口和老百姓的节日大餐。夏秋广场文化活动精彩纷呈,文艺演出、文艺赛事、电影放映、健身健美、书画摄影展览开展得有声有色。

    380余处文化大院、181个文化广场相继建成使用,405个农家书屋成为农民求知娱乐的新天地,150多个群众性文艺队伍长期活跃在村街、社区……眼下,一个个文化设施工程,一项项文化惠民举措,一张覆盖城乡、优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网络,已在圣城大地全面铺开。

    “文化建设最终是留给老百姓的,要在老百姓心里扎根。”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国学研究所于江山说,要把曲阜打造成“首善”之区,让文化浸润曲阜的每一寸土地,让每一个曲阜老百姓人人具备儒家的文化思想和精神品格,“受惠于这样的民风,才能让更多的人分享到曲阜文化发展的累累硕果。”

    文化企业的创新力和活力是文化产业发展最宝贵的资源。很长一段时期内,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动力不足是曲阜文化企业发展的一大制约。“在某种程度上,曲阜的文化符号很多,文化内容却很缺。”于江山认为,曲阜发展文化产业的探索,必须沿着“大视野、大战略、好内容、实效益”的思路,要淡化行政梯次,加大改革力度,创新体制机制。

    为此,2011年初,曲阜市在各单位挂牌成立“马上就办办公室”,全力打造“马上就办”、“四零工程”等政务品牌,建立“一站式”服务平台,在注册、立项、土地等办理方面提供一站式服务,为文化建设“突破曲阜”创造优越环境,全力扶持文化产业发展。

    3

    传承:激活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是曲阜的宝贵财富,保护好、管理好、利用好这些丰富的资源,是每一个孔子故里人民的责任。对此,曲阜市委、市政府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注重保护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管理方面初步形成了具有曲阜特色的发展格局。近年来,相继完成了尼山文物景区保护性开发、颜庙复圣殿落架大修、孔庙大成殿背面上下檐揭维修、少昊陵大殿维修、孔府西路建筑修复等多项重大文物修缮工程。

    在管理好、保护好这些珍贵遗产的同时,如何将曲阜这些灿烂而又厚重的传统文化传播到各地,展示给世人?

    北京市委宣传部文化产业促进中心主任梅松认为,通过产业化来弘扬传统文化,这条路是可行的。近年来,国内外“孔子热”、“国学热”的日益兴起,特别是孔子学院在海外迅速发展,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孔子教育奖、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等文化品牌活动影响力日益增强,曲阜已经成为济宁市、山东省乃至全国的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

    通过着力搭建现代化的文物保护与展示平台,曲阜实现了文物保护与经济建设的“双赢”;着力构建儒家文化演艺品牌,明故城开城仪式、尼山春季祭孔、大型舞剧《孔子》,实现了文物旅游形态由“静”到“动”的延伸;孔子故里修学游、寻根朝觐游、孔子学堂等体验型、参与性旅游项目的推出,则开辟了现代人感受儒家文化的新视角。

    每年,海内外数以百万计的游客慕名而来。中宣部改革办副主任、财政部文资办副主任高书生认为,曲阜是孔子的故乡、儒家文化发源地,孔子品牌已成为宝贵的文化资源。因此,将曲阜看作是一个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地,一定要淡化观光旅游,强化文化寻根、文化体验。

    “当前曲阜发展文化产业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旅游加上精神产业。”祁述裕说,与经济价值相比,理念是更高等级的追求。因此,曲阜未来的追求就是追求精神产业、信仰产业,使文化成为提升国民素质、改进治理方式的一个孵化器。

    经过科学的保护与利用,一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现光彩。以《祭孔大典》为依托,吸引海内外华人、华侨朝觐孔子,每年除孔子诞辰举行大型的祭祀表演外,还单独为中外嘉宾在特定时间举行祭祀表演。被誉为“曲阜三宝”的碑帖、楷雕、尼山砚等传统工艺品经过深度开发,不仅成为收藏和馈赠佳品,也培植壮大了一批优秀文化产品加工销售的龙头企业,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力争到2016年,曲阜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将达到150亿元,占GDP比重达到15%以上;到2020年,形成公共文化服务力强、文化产业竞争力强、文化产品创造力强、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力强、文化高端人才聚集的文化发展新格局。”——曲阜进军文化强市的号角已经吹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