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14宪问篇
2016-08-18 | 阅:  转:  |  分享 
  
14宪问篇



【1】憲問恥。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恥也。”“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為仁矣?”子曰:“可以為難矣,仁則吾不知也。”

原宪询问什么是耻辱,孔子说:“国家政治清明时领取俸禄,当国家政治黑暗时,仍然领取俸禄,这就是耻辱。”原宪又问:“好胜、骄傲、怨恨、贪欲都不曾有过的人,可以算的上是仁人了吗?”孔子说:“可以说是难得的了,至于是不是仁人,我就不知道了。”



宪:原宪,字子思,也称原思,原思仲。孔子学生。

有道:指政治清明。

谷:小米,即俸禄,这里代指做官。

无道:指政治黑暗。

克:好胜。伐:骄傲。怨:怨恨。欲:贪欲。

难:难得。



【2】子曰:“士而居,不足以為士矣。”

孔子说:“作为士而留恋家居的安逸生活,就不配做士。”



怀居:留恋安逸的生活。怀:思念,留恋。居:。

不足:不配,不够。

【3】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無道,危行言孙。”

孔子说:“国家政治清明时,说话正直,行为正直;国家政治黑暗时,行为正直,说话谦逊。”



邦:国家。有道:指政治清明。

危:高,引申义是端正、正直。

无道:指政治黑暗。

孙(xùn)

孔子说:“有德行的人必定会讲善言,会讲善言的人不一定有德行。仁者必定勇敢,勇敢的人不一定有仁德。”



不必有:不一定有,未必有。

仁者:有仁德的人。



【5】南宮適問於孔子曰:“羿善射,奡盪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宮適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南宫适问孔子说:“羿善于射箭,奡擅长水战,都得不到好死。禹、稷亲自种庄稼,而得到了天下。这是什么原因?”孔子没有回答。南宫适出去后,孔子说:“这个人真是君子啊!这个人真崇尚道德啊!”



南宫适(kuò)(yì)(zhuó)(ào)(jì)jià):亲自下田种地。

若人:这个人。

尚德:崇尚道德。



【6】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孔子说:“君子之中不仁的人也有吧,小人之中却没有仁人。”



【7】子曰:“愛之,能勿勞乎?忠焉,能勿誨乎?”

孔子说:“爱他,能因为爱他,就不让他劳苦吗?忠于他,能因为忠于他就不对他进行劝谏吗?”



之:他,泛指“一个人”或“某个人”。

忠焉:忠于他。焉:他,作代词用。乎:吗,疑问语气助词。



【8】子曰:“為命:裨諶草創之,世叔討論之,行人子羽修飾之,東里子產潤色之。”

孔子说:“郑国创制外交公文:先由裨谌起草初稿,接着由世叔审议后提出意见,再由外交官子羽修改,最后由东里子产作文字上的润色定稿。”



为命:创制外交文书。为:创作。命:此指外交文书。

裨谌(bìchén)”問子西。曰:“彼哉!彼哉!”問管仲。曰:“人也。奪伯氏駢邑三百,飯疏食,沒齒,無怨言。”

有人向孔子问到子产的为人,孔子说:“他是能施恩惠的人。”问到子西的为人,孔子说:“他啊,他啊!”询问管仲的为人,孔子说:“管仲是一个人才。他剥夺了伯氏骈邑的三百户采地,使伯氏只能吃粗粮,可是伯氏至死也没有怨恨的话。”



“彼哉”句:他呀,他呀。这是古代曾经流行的一个习惯语,表示轻视,犹言算得了什么,不值得一提。

伯氏:名偃,齐国大夫。骈(pián)(cài)古代诸侯分封给卿大夫的地(mò)【10】子曰:“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

孔子说:“贫困而不抱怨很困难,富有而不傲慢却很容易。”



【11】子曰:“孟公綽,為趙、魏老則優,不可以為滕、薛大夫。”

孔子说:“孟公绰做晋国越氏、魏氏的家臣,是能胜任的,但不能做滕、薛这样小国的大夫。”



孟公绰(chuò)

孟公绰是一个廉静寡欲的人,让他担任赵、魏家臣,望尊而无实事,比较合适,如果让他担任滕、薛等小国的大夫,处理政务,既要应付大国的侵略,又要安抚百姓,就会才短力细。从孔子对孟公绰才能的评价中体现了孔子量才录用,使人才各得其所的用人原则。【12】子路問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綽之不欲,卞莊子之勇,冉求之藝,文之以禮樂,亦可以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

子路问怎样才算是一个完美的人。孔子说:“像臧武仲那样明智、孟公绰那样廉洁、卞庄子那样勇敢、冉求那样多才多艺,再用礼乐加以文饰,也就可以成为完美的人了。”孔子又说:“现在要成为一个完美的人何必一定要达到这样的要求呢?只要他见到财利时能想到道义,遇到国家有危难而愿付出生命,长期处于显赫的位置上也不忘记平日的诺言,这也就可以算是完美的人了。”



成人:完人,即人格完善的人,德才兼备的人。

臧(Zāng)(biàn)



【13】子問公叔文子於公明賈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賈對曰:“以告者過也。夫子時然後言,人不厭其言;樂然後笑,人不厭其笑;義然後取,人不厭其取。”子曰:“其然,豈其然乎?”

孔子向公明贾问公叔文子,说:“老先生不说、不笑、不取财,是真的吗?”公明贾回答说:“这是传话的人说得太过分了。老先生到该说话的时候才说话,别人就不讨厌他所说的话;高兴的时候才笑,别人就不厌恶他的笑;符合礼义而后才取财,别人就不讨厌他的取。”孔子说:“原来是这样,怎么会传成那样呢?”



公叔文子:名拔,卫献公之孙,“文”是他的谥号。公明贾(gǔ)【14】子曰:“臧武仲以防求為后於魯,雖曰不要君,吾不信也。”

孔子说:“臧武仲凭着他的封地防城要求鲁国国君将他的后代立为卿大夫,即使人们说他并没有要挟国君,我是不相信的。”



防:邑名,在今山东省费县东北之华城,臧武仲的封地。

后:后代。

要(yāo):要挟(利用对方弱点,强迫对方答应自己的要求)。



【15】子曰:“晉文公譎而不正,齊桓公正而不譎。”

孔子说:“晋文公诡诈而不正派,齐恒公正派而不诡诈。”



晋文公:春秋时代晋国国君,姓姬,名重耳,春秋五霸之一。

谲(jué)【16】子路曰:“桓公殺公子糾,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子路问:“齐桓公杀了他的哥哥公子纠,召忽自杀殉节,但管仲却没有自杀。”子路又说:“这样,管仲是没有仁德了吗?”孔子答道:“齐桓公多次召集各诸侯国主持盟会,不用武力而制止了战争,这都是管仲的力量。这就是他的仁德啊!这就是他的仁德啊”



公子纠(jiū)如:乃、是。



【17】子貢曰:“管仲非仁者與?桓公殺公子糾,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經於溝瀆,而莫之知也。”

子贡说:“管仲不是仁人吧?齐桓公杀了公子纠,管仲没有自缢身亡,却又辅佐齐桓公。”孔子说:“管仲辅佐齐桓公,使齐国在诸侯中称霸,匡正了天下,人民到如今还受到他给的好处。假使没有管仲,我们恐怕已经沦为披头散发、衣襟在左边开的落后民族了。难道管仲像一般的平庸男女那样,为了守小节,在小山沟里上吊自杀,而不被人知道吗?”



糾(jiū)(kuāng)(pī)(rèn)指古代中原地区以外少数民族的装束自經(jīng)(dú)

而莫之知也:同“而莫知之也”,却没有人知道这么回事啊。莫:无人,没有人。



【18】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與文子同升諸公。子聞之曰:“可以為‘文’矣。”

公叔文子的家臣大夫僎,和文子一道升为国家的大臣,孔子得知后说:“公叔文子死后,可以用‘文’作谥号了。”



臣:就官位说,国君有臣这是朝臣;受封的大夫也可以有臣,称家臣。大夫僎(zhuàn)shì在我国古代,统治者或有地位的人死后,给他另起的称号【19】子言衛靈公之無道也,康子曰:“夫如是,奚而不喪?”孔子曰:“仲叔圉治賓客,祝鮀治宗廟,王孫賈治軍旅。夫如是,奚其喪?”

孔子说到卫灵公的昏庸无道时,季康子说:“既然这样,卫国为什么不败亡呢?”孔子说:“有仲叔圉接待宾客办理外交,有祝鮀主管宗庙祭祀,有王孙贾统率军队。因为这样用人得当,卫国怎么会败亡呢?”



卫灵公:卫国国君,其夫人南子一度把持国政。

康子:即权臣季康子。

奚而:复合疑问副词,为什么。

仲叔圉(yǔ)鮀(tuó)賈(jiǎ)

孔子说:“随便开口又不觉得惭愧,那么作起来也是困难的(zuò)【21】陳成子弒簡公。孔子沐浴而朝,告於哀公曰:“陳恆弒其君,請討之。”公曰:“告夫三子!”孔子曰:“以吾從大夫之後,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從大夫之後,不敢不告也。”

陈成子杀了简公,孔子得知就沐浴上朝,向鲁哀公报告说:“陈恒杀其君主,请求出兵讨伐。”哀公说:“去报告三位大夫吧!”孔子退出来后说:“因为我曾经当过大夫,不敢不来报告。君主却说:‘去报告三位大夫吧!’”孔子到三位大夫那里去报告,他们表示不同意出兵。孔子又说:“因为我曾当过大夫,不敢不来报告。”



陈成子:齐国大夫陈恒。“成”是谥号。简公:齐国国君。

沐浴而朝:孔子斋戒沐浴后才去上朝,可见孔子对这一事件的重视。

三子:指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他们三家掌握鲁国实权,鲁哀公不敢作主,故叫孔子去报告这三位大夫。

之:动词。去,往。之三子告:去报告三位掌权的大夫。

从大夫之后:犹言我过去曾经当过大夫

子路询问怎样事奉君主,孔子说:“不要欺骗他,而要犯颜直谏(敢于冒犯尊长或皇上的威严而极力相劝(zhèng)(jiàn)【23】子曰:“君子上達,小人下達。”

孔子说:“君子向上,通达于仁义;小人向下,通达于财利。”



上:指崇尚仁义。达:通达。

下:指追求财利。



【24】子曰:“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

孔子说:“古代的求学者为的是充实自己,今天的求学者却为的是向人炫耀。”



学者:求学的人。为己:充实、提高自己。

为人:做给别人看,炫耀自己。



【25】蘧伯玉使人於孔子。孔子與之坐而問焉,曰:“夫子何為?”對曰:“夫子欲寡其過而未能也。”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

蘧伯玉派人去拜访孔子,孔子与使者对坐问他,说:“蘧老先生想做什么啊?”使者回答说:“老先生想减少自己的过失,但还没能做到。”使者退出后,孔子说:“好使者!好使者!”



蘧(qú)(yuàn)【26】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孔子说:“不在那个职位上,不考虑那些政事。”曾子曰:“君子考虑问题,不超出自己的职位范围。”



位:职位。

谋:考虑,参与。

出:超出。



【27】子曰:“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孔子说:“君子以说得多而做得少为可耻。”



【28】子曰:“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子貢曰:“夫子自道也。”

孔子说:“君子有三项标准,我都没能达到:有仁德的人不忧愁,聪明的人不疑惑,勇敢的人不惧怕。”子贡说:“这正是老师您的自我表述。”



道:正道。

仁者不憂:有仁德的人不会因为心虚而忧虑。【29】子貢方人。子曰:“賜也賢乎哉?夫我則不暇。”

子贡批评别人。孔子说:“端木赐,你就那么好吗?我可没有这闲功夫去议论别人。”



方:同“谤”,指责别人的缺点。

赐:端木赐,即子贡。贤:好。?

不暇(xiá)

孔子说:“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担心自己没有才能。”



患:担心。不已知:“不知已”的倒装句。

能:能力,才能。



【31】子曰:“不逆詐,不亿,不信。抑亦先覺者,是賢乎!”

孔子说:“不预先怀疑别人欺诈,也不主观猜测别人的不诚实,(但若遇上伪善的人)也许能事先发觉,这就是贤能了。”



逆:预先,预测。

亿:同“臆”,主观猜测。

抑:也许,或许。



【32】微生亩

微生亩对孔子说:“孔丘,你为什么这样忙忙碌碌呢?该不是为了讨好别人吧?”孔子说:“我并非炫耀口才,是厌恶那些固执不开通的人。”



微生亩:姓微生,名亩,年老隐士。看到孔子四处奔波宣扬自己的道,提出了这个问题。

栖栖(xīxī)(nìng)【33】子曰:“驥不稱其力,稱其德也。”

孔子说:“千里马,并不是称赞它的气力,而是称赞它的品德。”(良马不以它的力气为出名而以它的品质出名(jì)【34】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有人问孔子:“用恩德来回报怨恨,怎么样?”孔子说:“那用什么来报答恩德呢?要用正直来回报怨恨,用恩德来报答恩德。”



德:此指恩德。

报:回报,报答。

直:正直。



【35】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貢曰:“何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

孔子说:“没有人了解我啊!”子贡说:“为什么说没有人了解您呢?”孔子说:“我不埋怨上天,不责怪他人,通过学习平常的知识,理解其中的哲理,获得人生的真谛谓学习人情事理的基本常识。【36】公伯寮愬子路於季孫。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於公伯寮,吾力猶能肆諸市朝。”子曰:“道之將行也與,命也;道之將廢也與,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

公伯寮对季孙说子路的坏话。子服景伯把这事告知孔子,并且说:“季孙老先生已经被公伯寮的话所迷惑了,我的力量还能把真相辨明,杀掉公伯寮,并把他的尸首摆在街市上去示众。”孔子说:“我的道能得到实行,是天命;我的道被废掉,也是天命。公伯寮对我的命运又能怎么样!”



公伯寮:字子周,孔子的弟子。曾任季氏家臣。愬(sù)

季孙,鲁国正卿季孙氏,即季平子。(sì)

孔子说:“贤人避开混乱的社会而隐居,其次是离开是非之地躲避到别的地方去,再其次是避开别人难看的脸色,再其次是避开难听的恶言。”孔子说:“像这样做的已经有七个人了。”



辟世:“辟”同“避”,避开黑暗社会而隐居。

作者:这样做的人。七人:指七位贤人隐士。具体所指其说不一。此举一种说法: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



【38】子路宿於石門。晨門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與?”

子路在石门住了一夜。早晨,子路要进城,守城门的人问道:“从哪里来的?”子路说:“从孔氏那里。”守城门的人说:“就是那位明知做不到却一定要去做的人吗?”



石门:鲁国都城城南的一道郭门,即外城门。

晨门:守门人,负责早晚开、关郭门的人。

奚自:即自奚,从哪里。疑问代词“奚”作宾语,前置。



【39】子擊磬於衛。有荷蕢而過孔氏之門者,曰:“有心哉!擊磬乎!”既而曰:“鄙哉!硜硜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則厲,淺則揭。”子曰:“果哉!末之難矣。”

孔子在卫国,有一天在敲磬,有一个挑着草筐的人,从孔子门口走过,说:“这个敲磬的人,是有心事啊!”过了一会儿,又说:“可不明智啊,那硁硁的声音,好像在说没有人了解自己。既然没有人了解自己就停止算了吧。水深,就穿着衣裳走过去;水浅,就撩起衣裳走过去”。孔子说:“说得真坚决!如果真像涉水那样,就没有什么困难了。”



磬(qìng)(hékuì)(kēngkēng)qì提起下衣渡水):出自《诗经?邶风》,意思是:水深,就穿着衣服下水走过去,水浅,就撩起衣服走过去。

果:坚决。

末:通“没”,没有。



【40】子張曰:“《書》云:‘高宗諒陰,三年不言。’何謂也?”子曰:“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君薨,百官總己以聽于冢宰,三年。”

子张说:“《尚书》上说:‘殷高宗守孝,住在凶庐,三年不谈政事。’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不仅仅殷高宗,古人都是这样。国君死了,三年之内,文武百官自己的(hōng)总摄shè主宰)己职(zhǒng)

孔子说:“在上位的统治者循礼节而行,老百姓就容易使唤了。”



上:在上位的统治者。

使:使唤,役使。



【42】子路問君子。子曰:“脩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脩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脩己以安百姓。脩己以安百姓,堯舜其猶病諸!”

子路问怎样才算是君子。孔子说:“修养自己,严肃认真地对待生活。”子路说:“像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修养自己,使贵族、大夫们安乐。”子路说:“像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修养自己,使天下百姓都安乐。修养自己,使天下百姓都安乐,尧、舜那样的圣君,尚且担心难以做到呢!”



修已以敬:重视修身养性,用来严肃认真的对待生活。修已:即修身,修心养性。以:用来。敬:严肃认真的态度。

安人:使贵族、大夫们快乐。古代的“人”有广狭两义。广义的“人”指一切人群;狭义的“人”只指士大夫以上的各阶层的人。

安百姓:使百姓安乐。

其犹:大概还。病:为难。诸:“之乎”的合音词,相当于现代汉语“呀”、“呢”。



【43】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以杖叩其脛。

原壤左右伸腿叉开两只脚坐在地上,接待孔子,孔子说:“小时候不懂礼貌,长大了无所作为,老了还不去死,真是祸害!”说着用拐杖敲他的小腿,要他把腿收回去。



原壤(rǎng)(yísì)(bòjī)jījù),也叫夷。夷俟就是箕踞以待来人,古人视作倨傲无礼之态(shù)(jìng)【44】闕黨童子將命。或問之曰:“益者與?”子曰:“吾見其居于位也,見其與先生並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

阙党的一个儿童奉命来向孔子传话。有人问孔子,说:“这儿童是求上进的人吗?”孔子说:“我看见他坐在大人的位子上,又看见他与长辈并肩而行。他不是求上进的人,而是一个想急于求成的人。”



阙(quē)



















献花(0)
+1
(本文系chenliwei80...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