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秦老师20160814关于奥数学习的建议

 qoohappy446 2016-08-18
秦老师,小学数学20年教龄,10年班主任,曾教过奥数,14岁男娃的妈

2016/8/14  《关于奥数的学习》

1.0  几岁开始学奥数
       1.1  课本与奥数
              小学数学课本偏重于技能(例如,计算技能,对文字的理解技能)。
              奥数偏重于思维训练,讲究的是孩子对事情采取哪一种解决的方式。
       1.2  年龄段
              1.2.1   6岁以前,很少学奥数,所学的核心其实是思维训练。
                         3岁以前,孩子开始学说话的时候,就应该有意识地进行思维方面的训练,例如谁比谁长、谁比谁多。
                         3-6岁间,都不能称之为奥数。
             1.2.2    思维训练包括哪些?
                         例如,逻辑思维推理能力,归类,用最为概括性的语言讲述眼中看到的事物。又比如,数的拆分,谁和谁能合成几?谁又能拆成几?
                         生活中就可以锻炼,不需要去专门的机构学。
              1.2.3   5-6岁接触正规的数学课本的数学知识训练,例如,数数,写数字,20以内加减法,简单的应用题。大班的时候接触即可,不建议过早。
              1.2.4   一、二年级,家长能力够强的,完全可以在家里自学,随便买本奥数书,每天陪孩子做一点玩。强调一下,是“玩”,不是做。如果家长没时间没经验,那只能花钱去机构,去了机构你会发现,四季也好,学而思也好,也是老师陪着孩子玩这些题目。一二年级还是思维训练为主,没有上升到真正的奥数。
              1.2.5    真的奥数何时开始?
                          两年级升三年级的那个暑假。
                          这时开始学“专题”(年龄、和倍和差、方阵、植树)。
                          此时最恰当的选择是到正规的培训机构,让正规的老师来进行正规的教学,否则有可能把孩子教坏。

2.0   如何选择培训机构
        2.1  四季学而思        
               如果孩子天分很高,尤其理科的逻辑推理能力天生就强,理解能力也强,推荐选择四季学而思。
               四季有个金牌班,学而思有超常1班2班3班,进这几个班的孩子都是奔四大杯赛去的。
               这样的孩子凤毛麟角,更多的孩子是芸芸众生。不出挑、不聪明的孩子怎么办?
               这时就看家长的态度,四季除了金牌班以外有一些班级,是不允许家长陪读的,有些孩子在里面就像听天书一样,你觉得有这个必要么?
               学而思的班,允许家长陪读,实质也是希望借家长的力,帮助孩子坚持下去。
               我接触的那么多孩子中,绝大多数孩子都属于这种需要家长在旁边陪着的,但是往往很多家长是做不到的。
        2.2  如何陪读
               我自己曾经陪着我儿子读过三年的学而思,说实话,陪一个孩子读书真是蛮辛苦的,当然这之中也是有技巧的。
               刚一开始,你得全程陪她记笔记,回去后还得把笔记从头到尾几乎是再讲一遍。
               但随着时间和年龄的增长,如果你能够坚持下去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你可以慢慢慢慢地退出。
        2.3  习惯是关键的关键
               最关键的还是一个习惯的培养。
               这个习惯才是将来真正能够支撑孩子在奥数方面能走多远的决定性因素。
               习惯重于一切。
               习惯应该从0-3岁就要开始培养。有些孩子天分很高,但是习惯不好,他的奥数,根本就走不长。这样可惜的孩子,我见过不少。
               2.3.1   专注度
               2.3.2   抗干扰
                          意志力才是能够让孩子做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的核心动力。
                          真正拼的是家长的意志力,你是否在旁边能够有耐心的陪着孩子度过这段非常困难的时间,尤其是二升三的暑假。
                          遇到难题,只要放弃过一次,就会有两次三次,再逼着学下去就不可能了。
                2.3.3   抗挫折             
                          很多孩子任性、随性、抗挫折能力特别差。
        2.4   总结
                天分很好、习惯又好的孩子,往四季的金牌班、学而思的超常1班2班3班送。这种孩子不需要家长陪读。其实在数量上绝对绝对凤毛麟角。
                天分比较好的孩子,还是建议去机构学,当然家长在旁边做好陪读的思想准备。
                真的没啥天分?去找私教,因材施教。
        2.5   四季和学而思
                司机的目标很明确,就是金牌班冲杯赛,其他班,说的难听点,不是他们的重点。
                学而思要比四季灵活一些,最好的是超常班1班2班3班,下面有提高班和尖子班。
3.0   杯赛
        3.1   四大杯赛:小机灵杯、中环杯、亚太杯、走美杯。  
                其他小的:春蕾杯、数学大王、数学能力
                杯赛都是从三年级开始(一二年级只是思维训练) 
                报名基本在暑假,考试全部集中在12月(杯赛月)
         3.2  如果孩子在学而思的尖子班和提高班在读,基本上要冲四大杯赛的可能性不大。
         3.3  那么,不能拿杯赛又进不了超常1班2班3班,还要学奥数?
                还是要学的。
         3.4  学的是奥数带来的思维变化。
                小学数学课本越改越差。光学课本,对于思维与眼界的开拓不利。
                目前的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是有点脱节的。我儿子正读初中,班上学过奥数的同学和没学过奥数的根本不一样。例如,奥数四五年级的行程问题、火车过大桥问题,就是我们初二的物理题目,没学过奥数的孩子接触这些物理题目肯定比学过奥数的孩子要困难得多。
                所以,还是读一读吧。实在天分不好,就读简单的,不要去搞那些竞赛题。

4.0  如何评判机构的好坏
       4.1    教材
                学而思,提高班、尖子班、超常班,前面的基础题几乎一样,只是后面的难题部分,尖子班多2道,超常班多7-8道。
                四季,难度的梯度设计没有学而思的好。四季的题目偏难,这真的对孩子的能力是挑战。如果孩子天分不是很高,我不认为去读四季是件好事。
                他们也有共同点,难度一年比一年难,六七年前的难题现在大多在基础题里,这是水涨船高,竞赛难度也是逐年增加。
       4.2    老师
                无论教材如何编,万变不离其宗都是那些题目。
                但是遇到一个好老师,这真的需要一点运气。
                教奥数的老师,其实要求很高:
                1)语言必须非常风趣幽默!否则没有魅力吸引孩子去做难题、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题目。
                2)把孩子当人,而不是只把教材教案灌给孩子
                所以,询问孩子“上课有趣吗?喜欢听吗?怎么上课的?”

5.0   家长的指导
        5.1   陪读
                花钱买轻松,扔进教育机构,下课后问听懂了吗,孩子大多回答听懂了。其实这时,钱打水漂了。
                刚开始学奥数的时候,绝对绝对要记住,家长要100%在旁边,要听要陪。因为那些知识,没有哪一条是不超出孩子范围的。
                尤其是二升三的那个暑假!因为一二年级的课本知识太过简单,一下子跳到专题,对孩子来说是非常非常难的过程。
                这个时候就需要家长帮孩子一把,撑她一把。
                撑过了二升三那个暑假,过了三年级的那个秋季,到三年级第二学期的时候,你可以感受到孩子有个飞跃的进步。
                所以,学奥数,有时考验的其实是大人。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家长付出多少孩子就会回报多少。
        5.2   兴趣的培养
                所有的兴趣都是可以培养的。
                举个真实的案例,暑假里碰到一个小女孩,不喜欢数学,怕数学。后来发现,是家长在家里的教学方式有问题。
                家长用成人的想法去教孩子,孩子当然不能理解,教了几次,家长又缺乏耐心,还言语打击“你怎么那么笨啊”(或者严厉地追问“你怎么做的?你怎么想的?”)久而久之,孩子没有自信了。
                所以,如果你不会教,就不要教,把这些问题交给老师,千万别在家里瞎教。
                无论学什么,兴趣是排第一的,一定要让孩子喜欢才行。
         5.3  如何陪读
                5.3.1   仔细观察孩子上课的注意力是不是越来越好
                5.3.2   仔细观察孩子是不是越来越喜欢上奥数课、或者越来越喜欢这个奥数老师
                           如果孩子渐渐显现疲倦感,或者说自己不喜欢奥数。就要及时刹车,要换。
                           家长都喜欢追名师,但我的亲身经历告诉我,适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老师。学习的主体是孩子。
                5.3.3   仔细观察孩子抗挫的能力是不是越强
                           即,脸皮是不是越来越厚?
                           学奥数要有打不死小强的精神。
                           遇到难题要脸皮很厚地告诉老师“我没有听懂,请你再讲一遍”。
                           一定要有这种脸皮厚的精神,才能学奥数,不会做就明明白白地说出来“我不会做”。
                           不懂装懂是学奥数最可怕的敌人,要乐观面对自己每一次的失败
                           尤其是女孩子,很关注老师的评价,怕说做不来题目、老师就认为自己是笨孩子、瞧不起自己。
                           这个时候,需要家长给孩子鼓励
                           我教儿子时,都会说,做不出来是应该的,因为这些题目就已经够难了,已经超出你范围了,做不出来是正常的,做得出来那就是天才了!
                           时间长了,孩子的自信心就慢慢培养出来了。
         5.4   艰苦卓越的过程
                 奥数,英语,阅读,音乐,美术,体育,一个也不能少。
                 没有奥数基础,小升初不要谈“择校”。公办中学的特色班也要奥数。
                 教育肯定竞争日趋激烈、公办和私立的差距肯定只会越来越大、收到金钱的影响也会越来越大、拼爹更要拼娃。
                 方向其实是素质教育,现在的奥数也不是简单地做题目,而是把问题放到生活中,孩子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