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空”

 发哥07domrg8zi 2016-08-18

什么是“空”

空,很多人认为是什么都没有,是断灭,其实不然。佛教说“空”,有很多种:二乘圣人所讲的“空”是“分析空”,分来分去,分到最后什么也没有了。菩萨的“空”是“当体空、般若空”。如果用三观的尺度来看,菩萨离二边、行中道,二乘偏空,凡夫执有。

空,有两种解释:

第一、“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因,是一种动机或最初的影响力;缘是条件。由动机和条件组合的任何事物,都是原本空无自性的,“空”就是“无自性”。全世界所有研究形而上学的都公认:真实、真理是原本如此的,只能发现,不能创造;真理也是普遍如此的,并非在中国是真理,到外国就不是了;并非你信,它就是真理;不信,它就是罪恶。

就我们所了解,在这大宇宙中,除了条件的组合,根本就没有任何永恒的个别事物的存在。所以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条件组合的东西,都是空幻不实的因缘假合。

“空”不是没有,而是原本如此。诸相原本不有,再加上一个“无”字,岂非多余?“空”是什么?“空”就是指没有个别的自我,没有个别的自性。“空”是什么?它是万有的原因、创造的势能、发展的余地和不息的生命。因此森罗万象,一一从“空”里来,又到“空”里去;如水泡般,来实无来,去实无去。不二法门,岂有剩义?

第二、我们一讲到“有”,就形成窒碍;说“空”,极其自然。“空”是体用一元的,“空”就是余地,有道是:“忠厚留有余地步,和平养无限天机。”家里后面有院子,就可以种种花;前面有院子,还可以摆放盆景。假如前、后都没有院子,那就毫无发展的余地了。

心空的人,度量大。量大的人,什么事都好商量;度量狭小的人,鲁仲连来了也没有用。所以“空”就是创造、发展的势能。因为海阔凭鱼跃,天空任鸢飞,如果不空,有什么用?房子不空,怎么住?杯子不空,谁买?船若不空,一下水就沉了。所以只有“空”,才能使人不沉沦。般若慧便是“空”的妙用,契合空性,摒除自我执着,才有自在逍遥的人生。

由于“空”,才能不断地创新。宇宙中每一秒钟都有新的星球形成,每一秒钟也有许多星球殒灭。森罗万象,全显“空”的体用。而修学佛法,首先就要“心空”。“心空”就是要空去尘垢——从生到死所累积的心垢,因此才说“为学日益”,求学,天天有心得;“为道日损”,学道得丢掉很多多余的东西,天天都在减损。要把那些舍不得的嗜好、孤僻、个性、我执、法执统统丢掉,丢到一物不存,如同桶底脱落,就是大事了毕了。

所以说:“空,永远是大宇宙不断进化、不断开展、不断创新的无限势能。”如果不空,就如同一潭死水,了无生机了。

(选自耕云先生《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浅解,1986年,台北)

什么是“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