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舒活世界 魚菜網

 WaterJAM 2016-08-19
來源 http:///yugang/guolv/2012/1111/664.html

發燒談:氨的循環及硝化菌系統的建立時間:2012-11-11 21:01  來源:神州錦鯉網  作者:神州錦鯉
魚糞由異營性細菌分解成氨.氨一形成,亞硝酸菌開始成長。第8天, 氨達最高濃度,第14天, 氨被降解,約30天後,硝化菌系統建成。
關於生態養水的文章很多,我就不重複硝化機制和養水的方法.這裏借用國外的一個圖和數據, 我覺得比較好分析硝化系統的建立過程
   新手建缸有數據可以借鑒,對於濁水,魚表現異常等不會那麼緊張, 有時在建缸期間看到水一下變清,誤以為硝化系統已經完成, 不換水,人們容易疏忽有害物質的毒性.
   新手可以根據第二章魚的表現來判斷有害物質的毒性,從而換水或加強過濾或加鹽來緩和毒性.
25-121110212140x2.jpg
建立硝化過程(養水)的過程
[紅色]代表 --- 氨的濃度
[綠色]代表 --- 亞硝酸鹽的濃度
[藍色]代表 --- 硝酸鹽的濃度橫作標為養水的天數
黃色區域: 毒性(Toxic Levels)

   之前之後好多的反應,我就不多講,主要是這幾項.
亞硝酸菌 硝酸菌 廢物-------->氨------->亞硝酸鹽------->硝酸鹽--水草
    魚排洩物經由異營性細菌分解成氨.氨一形成, 亞硝酸菌開始成長. 一開始, 亞硝酸菌繁殖的速度比氨的形成速度慢,氨升高.到了第八天, 氨達到最高濃度.
    由於亞硝酸菌消費氨的速度超過氨的形成速度,氨的濃度逐漸下降, 第十四天, 氨被逐級減為0 亞硝酸鹽經由硝酸菌分解成硝酸鹽.亞硝酸鹽一形成,硝酸菌開始成長.
   一開始, 硝酸菌繁殖的速度比亞硝酸鹽的形成速度慢, 亞硝酸鹽升高.到了第十七天, 亞硝酸鹽達到最高濃度. 由於硝酸菌消費亞硝酸鹽的速度超過亞硝酸鹽的形成速度,亞硝酸鹽的濃度逐漸下降, 第三十天, 亞硝酸鹽被逐級減為0 第三十天,硝化系統的的建立完成了. 而硝酸鹽從第十七天一直增加,靠換水或水草來消費.
個人的體會:
1. 對於氨的毒性, 在圖上的第一個黃色區域, 很容易判斷 (鼻子不塞就行了), 知道要換部分水.
2.對於亞硝酸鹽的毒性, 在圖上的第二個黃色區域, 光看水的顏色和聞水,是不能斷定的. 要看魚的表現和魚鰭魚尾. 魚有緊迫感, 抵抗力稍差.除非濃度過高,才會有表象. 所以, 當水沒有完全養好前, 到了這個階段, 記得不能偷懶.尤其第十七天,毒性最強而人們容易疏忽.
3.對於這個圖,我們依據走勢來換水,可以避免這些有害物質的毒性.
4.如果是綠水的話, 是另一回事.
特此聲明:
1。這是在無魚的情況下,最基本的條件作的數據整理。不適用老濾綿或其他方法。
2。圖隻是一個參考,科學分析隻是一個工具,解決具體的問題靠自己。多上網學習,多請教這裏的高手。

   第二章:毒性範圍和魚的表象
    氨: 應為 0ppm. 毒性表現: 灼傷, 黑斑, 鰭裂, 沒有方向地來回走,轉小圈, 躺在缸底. pH=7.0, 氨濃度不能超過 4ppm pH=7.2, 氨濃度不能超過3ppm pH=7.4, , 氨濃度不能超過2ppm pH=7.6, , 氨濃度不能超過1ppm pH=7.8, , 氨濃度不能超過.75ppm pH=8.0, , 氨濃度不能超過.5ppm 可以看出,當 pH增加,氨毒性的容忍範圍減低氨濃度 0 PPM 魚鰭舒展 健康 表現正常 .5-1 PPM 緊迫感 縮鰭 快速呼吸 2-3 PPM 緊迫感 縮鰭 快速呼吸 可能細菌感染 死亡率開始增加 4-5PPM 死亡率達到 50% 6-7 PPM 死亡率增加
     亞硝酸鹽應為 0ppm 比氨還毒,. 3 to 5 mg可以殺死魚. 毒性表現:缺氧, 快速鰓呼吸,遊在上層, 鰓是褐色而不是草莓紅.
     硝酸鹽: 0-40ppm (理想) 硝酸鹽一般沒有毒性,也有容忍的範圍;小金魚最好不超過80-100PPM,安全範圍40PPM以下,大金魚和錦鯉可忍到很大的濃度120PPM。超過這些值,會有緊迫感(stress),懶散,魚鰭上紅斑或看到紅血管。 毒性表現: 尾巴上看到紅血管,免疫力下降,可以造成魚體翻轉.

    硝化細菌的作用絕對不是單純的淨水!
    他是一個水族生態的關鍵!
    剛建立的新缸並不存在這些有益的細菌。當你把買來的硝化菌倒如水中的時候,細菌開始在裏面繁殖,這是一種有益菌,通過他建立一種生物過濾系統,以自然分解水中的底質和有害物質。
    當然這需要一段的時間,讓這些細菌繁殖,直到他足以處理魚兒的排洩物。而這些細菌的繁殖速度,草缸要比裸缸相對快的多!裸缸必須有良好的物理過濾,然後通過硝化細菌在濾材中的繁殖,再起到生物過濾的效果!一旦生物過濾建立好了,才真正開始了你的氮循環!
    這樣一個氮循環的過程有時需要幾周,甚至更長的時間:你們可能有這樣一種相同的經曆,
    第一天,放入闖缸魚,此時氨和亞硝酸鹽濃度為0,水是非常清澈的,象水晶般。
    第3天,水開始發白,氨的濃度馬上升到一個危險水平,硝化細菌開始繁殖生長,魚隻開始窘迫,拒食。
    第5天氨的濃度達到高峰,硝化細菌開始把氨轉換為亞硝酸鹽,魚出現明顯不適,有些魚可能在這一時間死去。
    到了第8天,氨被轉換為了亞硝酸鹽,亞硝酸鹽濃度上升,魚的狀態開始好轉。
    到了第14天,亞硝酸鹽的濃度又開始上升到高峰,,魚再次陷入窘迫,某些強壯的魚,可以挺過這一時期!
    到了第20天左右,亞硝酸鹽開始下降,氮循環第2階段開始,魚隻狀態好轉,水質也開始穩定。
    第25天亞硝酸鹽被轉換成硝酸鹽。亞硝酸鹽的濃度迅速降低。
    到第30天,氨 和亞硝酸鹽已經檢測不出,水族箱完成了氮循環,你可以換掉一部分水,然後放入你想要的魚了!
    硝化作用: 在“老”水族箱中有上兆的細菌生存著,不同的細菌有著不同的工作和任務,它們會經過許多程序的氧化作用將有機營養鹽分解或轉化成水、二氧化碳以及各種無機鹽類。蛋白質會被分解成為胺基酸而轉化成無機鹽的氨。魚類會排洩出氨和尿液,而水質中的酵素會將它們分解成銨鹽和二氧化碳。部份硝化細菌能借助溶解於水中的氧氣將氨轉化為亞硝酸鹽,這些亞硝酸鹽又被分解為無毒的硝酸鹽,這整個過程--阿摩尼亞→亞硝酸鹽→硝酸鹽→稱為“硝化作用”。
   硝化細菌的特性: 大多數細菌進行細胞分裂生殖約需要20分鐘時間,而氧化氨的硝化細菌進行分裂卻需要2-3個小時,有的甚至需要20-30小時。因此,當其他種類細菌在大量繁衍時。硝化細菌繁殖的速度會明顯地落後,結果造成水質中非氮的有機物質會很快地分解掉,而氮化合物以及氨卻分解緩慢。這也是造成一般水族愛好者認為水中的氮化合物是最難分解的物質的原因。
    如圖表,明白地標出硝化細菌的繁殖速度和所需要的時間:剛開始硝化細菌數為1000,至結束時硝化細菌數量已經增加了100000倍,達到了十億,其繁殖速率是每天增加一倍。或許有愛好者會認為不太客觀,但事實就是如此,不過得有一個先決條件,就是水中必須要有充足的養份可以供細菌應用。
    一定要耐心等待1-3個星期 當新建立的水族箱一切都設置完成時,一般水族愛好者很少有耐性幹等1-3個星期,因為水族箱看來一切都很正常:水草茂盛地生長、水質清澈透明,看起來似乎和那些建立已久的“老”水族箱一樣,於是就直接將魚類放養進去,並定時喂食。但經過長久的辛勞經營,魚類仍然或多或少地生病、感染、死亡……奇怪!為什麼會這樣呢?仔細推究原因,可以得知:因為在這個新的水族箱環境中根本沒有硝化細菌來分解毒素。細菌繁殖的能量來自其他生物的排洩物或屍體,尤其是植物。所以,如果水中沒有密植水草,那些細菌,尤其是硝化細菌根本無法在空蕩蕩的水族箱底部繁衍,以此環境來養魚,可以說是“間接謀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