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母爱 | 一场温情而伟大的修行

 LLPLGZ 2016-08-19


在中国历史上,诞生过无数杰出的巨人,他们或者创造历史,或者因为留下了不朽的思想和文章而名垂青史。探询他们成功的足迹,我们惊奇地发现,他们的成功的背后都站着一个伟大的女人——母亲


孔 母 教 子

孔子小时候,母亲颜征在教孩子们习字、算数和唱歌,同时也教习礼和仪式。孔子不到六岁开始跟班学习且成为母亲小助手。孔母的苦心栽培和细心教育,不到十岁的小孔子,已学完全部发蒙功课,因他爱琢磨,肯想问题,记忆力出众,喜欢助人,成为同窗学习的佼佼者。有了孔母的这段家教生涯,对孔子以后办私学、兴教育等起到直接影响。


孟 母 三 迁

孟子小时家里很穷,他和妈妈只能住在墓地旁,爱玩的小孟子就跟小伙伴一起学大人跪拜、哭丧。妈妈知道后马上换住所,搬到了市场旁边,小孟子顽劣难改,模仿商人做生意,又鞠躬又吆喝,学的有模有样,看着是块做生意的料。妈妈得知后觉得还是不行,最后搬到了学校旁边住,这样一来,爱玩的小孟子静下心来,爱上了读书,变得彬彬有礼。孟母的举动成就了一代儒家宗师。


岳 母 刺 字


话说当年金兵大举入侵中原,23岁的岳飞要报名参军。出发前,其母姚太夫人把他叫到跟前说,敌人杀到家门口了,你打算咋办啊?“揍他!”岳飞答道,“不听话,削他;再不听话,灭他。”姚太夫人很满意。接下来干了一件狠事:在儿子背上刺了四个字:精忠报国。好好打仗,别临阵脱逃,跑了人跑不了字。这几个字还真神,此后岳飞单挑金兀术,有如神助。金兵哀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画 荻 教 子

北宋欧阳修,四岁那年,父亲去世了,剩下孤儿寡母,家中困难可想而知。母亲郑氏一心想让儿子读书,因为那个时候,底层草根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可是,哪里有钱供他上学呢?连纸笔都没钱买啊!郑氏左思右想,决定自己来做家教,拿荻草秆在地上写字,代替纸笔,教儿子认字。

啮 指 痛 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